第8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祁瑞倉道:「日本是一個跛腳的國家,歐美對於日本的產業政策一向是持批評態度的。中國要和世界接軌,不能學日本的體制,應當學歐美的體制。」

  「那你如何解釋巴統協議呢?」馮嘯辰笑呵呵地問道。

  「這個……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這是政治上的問題。」祁瑞倉有些語塞了,他可知道自己的這個師弟頭腦清楚,不是他三言兩語能夠糊弄過去的。巴統協議名為西方國家聯手防範東方陣營的一個制度,實質上卻有封鎖高新技術,以遲滯蘇聯、中國技術發展的目的。政客們可以在公開場合睜著眼睛說瞎話,祁瑞倉是個學者,而且是個有良知的學者,再加上是在自己的同學面前,再裝這種傻就沒意思了。

  馮嘯辰淡淡一笑,說道:「哪個國家選擇哪種制度,是自己的事情。因為中國的制度不能讓美國滿意,所以他們就可以在技術上封鎖,還美其名曰防範東方陣營,這符合自由貿易的規則嗎?」

  「這件事,西方理論界也是有批評的,據我了解,許多政客已經提出,巴統協議已經不適應後冷戰時代的國際關係,要求廢除,我估計時間也快了吧。」祁瑞倉有些不確定地回答道。

  馮嘯辰笑道:「我估計也快了,不過,我估計巴統協議廢除之後,西方一定會拿出一個替代方案,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坐視中國強大起來的。你看我們從前幾年就開始要求重返關貿總協定,結果西方國家百般抵賴,說穿了就是不願意看著中國融入國際經濟體系。」

  祁瑞倉卻是找到了話頭,他說道:「那是當然,你看看你們那個裝備工業公司幹的事情,哪有一點自由貿易的樣子,人家不放心是正常的。只有把你們那個裝備工業公司關掉,允許自由競爭,人家才會考慮讓咱們復關的問題。」

  馮嘯辰應道:「屆時咱們就是一塊放在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你看南美那些市場經濟國家,哪個不是身陷債務危機,民族產業即將全線崩盤,只能淪為西方的原料供應基地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 財政困難

  聽馮嘯辰說到南美,祁瑞倉的臉色有些變了,他沉默了一會,說道:「現在西方經濟學界談起南美來,也是唉聲嘆氣。你們知道,南美在經濟學圈子裡,可是自由經濟的典範,就因為南美的經濟奇蹟,誕生了多少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我在美國的導師就曾經認真研究過南美,對南美的體制一向是讚不絕口的。」

  「現在呢?」馮嘯辰幸災樂禍地問道。

  祁瑞倉白了他一眼,道:「現在他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寫文章了,我也跟著他跑過幾回南美,看到的景象倒還是挺繁榮的,但干咱們這行的,哪能光看表象,其實南美各國現在都是債台高壘,就等一個機會,估計就要全盤崩潰了。」

  「不會吧?」已經在婦聯當上了一名副部長的於蕊詫異地插話道,她這個副部長可不是平常說的副部級幹部,只是一個副局級幹部而已,但以她的年齡,也算是位置不錯了。她現在分管的工作是婦女就業問題,也曾去南美考察過,對南美的經濟是頗為艷羨的。現在聽馮嘯辰和祁瑞倉都說南美面臨著危機,她實在有些不敢相信。

  丁士寬道:「老祁和小馮說得沒錯,我也研究過南美的經濟數據,各個國家在前些年舉債過度,而借來的外債卻沒有形成本土生產能力,結果就是入不敷出,大家都在賭南美什麼時候再次發生金融危機呢。」

  「也別說人家了。」一直沒有吭聲的謝克力發話了,他看了看馮嘯辰,說道:「小馮,我給你透個風,你們申請的1億元貼息貸款,估計要黃了。國家財政現在壓力非常大,很多地方非但中小學老師的工資發不出去,連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是欠著好幾個月工資的,如果國家不能提供點補貼,這些地方的工作就都停滯了。領導指示,穩定壓倒一切,你們提出的建立極限制造基地的事情,只能是緩一緩了。」

  謝克力研究生畢業後就進了財政部,現在也已經升到副司級了,手上頗有些權力。他給馮嘯辰透這個風,也不算是違反規定,而屬於打個預防針,讓裝備工業公司有所準備。年前,馮嘯辰拜訪了很多大型製造企業,號召大家集資建設一個專門生產超大、超重型部件的極限制造基地。響應的企業不少,但很多企業一時拿不出真金白銀,馮嘯辰於是把主意打到了財政方面,希望財政能夠提供一些貼息,以便裝備工業公司從銀行借到一筆錢,應付基地的前期投入。

  裝備工業公司的報告送到財政部,倒是得到了幾位領導的批准,只等過了春節就要開始運作了。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年底財政部一盤點,發現今年的財政收入又未能達到預期,而各部門報上來的預算卻漲了一大堆,赤字大得令人髮指。在這種情況下,部領導只能指示儘可能壓縮那些不必要的支出,維持穩定。極限制造基地是一個投入周期挺長的項目,短期內又見不到什麼回報,自然也就被列入了壓縮的名單。

  90年代前半期,是國家財政最為緊張的時候。改革開放之初,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國營企業,能夠向財政上繳利潤,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30%以上。改革以來,隨著財稅體制的變化,國營企業由上繳利潤轉為上繳稅收,相當一部分利潤被截留在企業里。此外,由於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崛起,國營企業創收在整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少,而非公有制企業不用上繳利潤,稅收也是能逃就逃,國家的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就呈現出了斷崖式的下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