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到這個時候,趙亞東也已經想明白了,和其他企業合作建一個極限制造基地,對於北化機來說是大有好處的,這意味著北化機擁有了更強的製造能力,未來就可以承擔更大的項目了。至於說出錢、出人,雖然有些割肉的感覺,但與北化機得到的好處相比,還是可以承受的。馮嘯辰做事精明,但也不會讓合作者吃虧,這一點趙亞東是清楚的,他氣憤的只是對方沒有給自己更多的便宜而已。

  想明白了這些,趙亞東的心情就放鬆了,他現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儘可能多地給北化機爭取到好處。他知道,馮嘯辰既然來了,也就是存著與他討價還價的念頭,北化機能夠在這項合作中得到多少額外的利益,就取決於趙亞東他們的談判技巧了。

  馮嘯辰一行在北化機逗留了兩天時間,總算是把合作意向敲定下來了,最終的結果滿足了雙贏的要求。趙亞東、黃天舒他們送馮嘯辰一行離開的時候,賓主都是笑容滿面,長時間地握手,表現出了極其融洽的關係。

  「這個馮嘯辰,實在是太精明了!」

  看著送馮嘯辰等人去火車站的小轎車開出廠門,黃天舒感慨地向趙亞東說道。

  「要不上頭能這麼欣賞他?」趙亞東道,「羅翔飛都快70了,按道理早就該退了,可還擔著個總經理的職務不肯放,你以為是什麼緣故?」

  「什麼緣故?」蔣憲宇在旁邊問道,這種人事上的講究,他是不懂的,聽趙亞東說得如此神秘,他也就忍不住要問問了。

  趙亞東道:「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就是幫馮嘯辰占著位置呢。馮嘯辰今年好像也就是剛滿30吧,當著個總經理助理,在裝備公司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他的年齡,要再提一級直接當總經理,未免太年輕了,容易引起非議。如果換個年輕一點的總經理過來,把位子占上了,馮嘯辰就沒有發展餘地了。羅翔飛現在這樣呆著,就等著馮嘯辰年齡再大幾歲,他可以直接退休,讓馮嘯辰接班呢。」

  「居然有這樣的安排?經委這邊也能同意?」徐震新詫異地問道。

  趙亞東道:「這不是經委同意不同意的問題。上頭有領導發了話,把馮嘯辰當成重點培養對象,你說經委能不同意嗎?」

  「原來是這樣……」幾個人都唏噓起來。趙亞東雖然沒說「上頭」是指什麼人,但大家也能想像得出了。這種事情,越是說得含糊,就越能給人以想像的空間。

  趙亞東嘆道:「所以呢,他下來拉咱們合作,咱們就算不願意,也得給他這個面子。」

  「不過,我倒覺得他這次提出來的方案,還是不錯的,對於咱們北化機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蔣憲宇連忙說道。

  「這倒也是,這個姓馮的做事,一向還是比較講道理的,雖然不會讓人占著什麼便宜,但也不會讓你吃虧。」黃天舒道。

  徐震新道:「憑心而論,搞極限制造基地這個想法,的確是個好想法,有氣魄,真能搞成的話,咱們整個國家的工業水平都能上一個台階,包括咱們北化機也能沾上光的。就沖這點,咱們也得加入進去。」

  趙亞東道:「人家能夠得到上頭的欣賞,那也不是浪得虛名的,的確是有兩把刷子。就說這個極限制造基地的構想,魄力之大,恐怕連羅翔飛都要自嘆不如。依我說,以後咱們就跟著這個小年輕干吧,哪怕是他把肉都吃了,咱們至少也能落著一口湯喝呢。」

  「哈哈,趙廠長,你可別這麼悲觀。我和蔣處長算過了,這次裝備公司分包給咱們的大乙烯部件,咱們如果能夠全部吃下來,三五千萬的利潤是沒跑的。這可就不能算是喝湯了,也能算一塊不小的肉呢。」徐震新笑著說道。

  趙亞東點頭道:「沒錯,這個項目的確有油水。老徐,老蔣,你們這些天辛苦一下,把生產準備工作做好,能夠拿下大乙烯的業務,咱們未來幾年的日子就好過了。」

  第五百四十章 面試

  趙亞東等人在背後的議論,馮嘯辰並不知情,他正帶著周夢詩、黃明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家企業,去進行同樣的遊說。每家企業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企業經營狀況、技術實力、發展潛力乃至領導風格等等,都有差異,要說服這些企業聯合起來,共同建設一個極限制造基地,需要進行艱難的談判。在過去的六七年中,馮嘯辰不知參加過多少回這一類的談判,早已磨練出了舌戰群儒的嫻熟技巧。

  而在此時,京城西南郊一幢大樓的小會議室里,也正在進行著一場小規模的會談,或者將其稱為面試更為貼切。坐在下面的考官是國家核電公司的幾名高級技術人員以及科工委的副司長彭小桐,站在會議室一頭侃侃而談的,正是剛剛回國不久的馮林濤。

  馮林濤在德國學習核工業專業,回國後希望從事與核工業相關的工作。馮嘯辰原打算利用自己的關係幫他聯繫一個單位,後來琢磨了一下,覺得自己與核工業這個系統里的單位也不算太熟,貿然去推薦自己的堂弟,沒準會有一些麻煩,於是便聯繫了自己在科工委的老熟人彭小桐,請他幫忙。

  彭小桐是幾年前馮嘯辰受馮飛委託去幫東翔機械廠尋找創收機會的時候認識的。當時,馮嘯辰為了獲得一個能夠在東翔機械廠考察的身份,托孟凡澤出面幫忙,孟凡澤給他介紹了自己在科工委的一位當司長的老部下,這位老部下又把馮嘯辰推給了當時任處長的彭小桐,二人就這樣認識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