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多年前,馮嘯辰與陳抒涵合作,開辦了春天酒樓。隨後,在晏樂琴以及馮華夫婦的幫助下,馮嘯辰又建立了中德合資辰宇金屬製品公司,並撬了桐川縣的牆角,把書記的秘書楊海帆招攬到自己麾下,擔任了金屬製品公司的經理。

  隨後,馮嘯辰的產業不斷發展,金屬製品公司演變成了辰宇軸承公司,藉助於港商章九成的投資,成立了辰宇工程機械公司。此外,還併入了由姚偉強負責的菲洛金南軸承經銷公司,包成明負責的辰宇商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辰宇實業集團公司。

  這些年,辰宇旗下的春天酒樓和幾家公司發展都非常迅速,尤其是工程機械公司,目前在國內工程機械領域已經有了一席之地,幾種機械分別有10%以上的市場份額。8年前,馮嘯辰對楊海帆、陳抒涵等人提出了一個「小目標」,聲稱在1994年之前要實現年利潤過億。那時候,大家都覺得他在吹牛,誰曾想,這個小目標在前年就已經完成了,現在大家對於1994年的盈利目標預期已經上升到了10個億,而且據楊海帆估計,實現這個目標是完全有把握的。

  馮嘯辰最早做春天酒樓的時候,只是覺得不能辜負這個萬眾創業的時代,總得做點事情,至少改善一下家人的生活。等到旗下的產業一年能夠賺到1億利潤的時候,他就有些傻眼了,不得不考慮這些產業如何安置的問題。

  他本人的理想,是作為國家裝備工業公司的一名高級幹部,在國家重大裝備發展中盡一份力量。家族企業的發展,對於他來說只能算是業餘愛好,不可能占用他大多數的精力。他當然也沒有高尚到要把企業直接獻給國家的程度,一家利潤過億的企業,對於國家來說算不上什麼,對於他的家族來說則非常重要。古人說「家國天下」,家庭對於馮嘯辰來說,也是有很重要地位的。

  鑑於此,馮嘯辰便與父母商量,準備等馮凌宇學成回國之後,讓他到辰宇公司去工作,先熟悉企業的情況,然後再進入企業的管理層。楊海帆目前是辰宇實業集團的總經理,董事長一職是由馮飛擔任的。未來,馮凌宇應當能夠接任董事長這個位置,算是幫馮嘯辰守住了這份家業。

  除此之外,這個公司也會有馮林濤的一份,這是馮嘯辰向馮飛承諾過的,也是馮立向馮嘯辰強烈要求過的。馮家的人口不多,到第三代也就是馮嘯辰、馮凌宇、馮林濤以及在德國的馮舒怡四人。馮立已經想好了,這個辰宇公司起碼要拿出40%來分給馮林濤和馮舒怡這兩個侄子侄女,每人20%。對於這麼高的比例,何雪珍多少有些不舍,而馮嘯辰則是滿不在乎的。以馮嘯辰的想法,大不了把公司做大一些,每個人分到的財產就更多了,糾結於幾成比例有何必要呢?

  也正因為知道自家的企業有如此高的利潤,馮凌宇才能夠踏踏實實把克林娜帶回來。沒錯,德國的總體條件的確比中國要強得多,但一個德國的普通工薪家庭,與一個中國的億萬富翁相比,情況就是顛倒過來的吧?馮凌宇相信,以自己家庭的經濟條件,肯定能夠讓克林娜獲得錦衣玉食的生活,這也就不算虧待她了。

  對於馮嘯辰給自己的安排,馮凌宇嘴上說得可憐,其實心裡是完全接受的。家裡有這麼大的產業,他怎麼可能再去幫別人打工呢?接手辰宇公司,是他的宿命所在,而且這麼大的一個舞台,也是盡夠他去施展的。

  「我想好了,你先到工程機械公司去工作一段時間,可以先一個工程師做起,慢慢熟悉情況。未來如何安排你,就讓楊海帆來決定吧。」馮嘯辰向馮凌宇說道。

  馮凌宇笑著點點頭道:「沒問題,我服從安排。我在亞琛工業大學學的就是機械,我還專門研究過有關工程機械方面的知識,到工程機械公司去,肯定不會給你丟臉的。」

  馮凌宇說的情況,馮嘯辰其實早就知道。他們兄弟之間的聯繫不少,這些安排都是事先說好的,並不需要在這個場合里重複。他更關心的,其實是馮林濤的打算,畢竟馮林濤只是堂弟,與他是隔著一層的。

  「林濤,你是怎麼考慮的?」馮嘯辰轉頭對馮林濤問道,說罷,他又補充了一句:「我跟二叔和二嬸談過,辰宇公司也有你一份,具體的比例以後再細說。要不,你也和凌宇一樣,先到工程機械公司去當工程師,未來再往管理崗位上轉。」

  「我就算了。」馮林濤搖著頭道,「我在慕尼黑學的是核工業,到辰宇公司去,只怕用不上。再說,我的興趣也不在管理企業上,我還是想做點技術工作,這樣比較……呃,輕鬆一些。」

  說到這裡,他臉上現出了一些紅暈。他知道馮嘯辰給他的安排是很好的,可惜他的確不喜歡當什麼高管,而是更願意做技術。他覺得自己這樣說話,有點不給馮嘯辰面子的意思,所以有些窘迫。

  「對了,林濤,我一直沒顧上問你,你怎麼會選擇學了核工業呢?這個專業太冷門了。」馮立問道。他是曾經當過中學老師的,對於專業選擇有一些了解。

  馮林濤道:「大伯,我從小就喜歡核工業的。嗯,對了,其實還是受到大伯你的影響呢,我記得我七歲的時候,跟我爸媽回新嶺,你跟我講過核工業的知識,我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決定要學核工業的。」

  「你七歲的時候……」馮立以手撫額,這都是啥年代的事情了。自己是當物理老師的,沒準那時候真的給小孩子講過什麼核工業之類的事情,但那不過就是逗小孩玩而已,哪裡想到竟然會影響到了馮林濤的畢生志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