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咦,馮助理,你怎麼來了?」

  康海東帶進來的人中,有人詫異地問了一聲。

  馮嘯辰抬眼看去,見對方正是嚴寒的室友周挺,人群中還有邵友世、林丹燕,也都是那天在一起吃過飯的人。在那一回,馮嘯辰自稱自己是林北重機駐京辦的工作人員,把大家都給哄騙過去了。此時見他出現在會議室里,而且與來永嘉、康海東都挺熟悉的樣子,幾個人當然是滿腹狐疑的。

  「怎麼,你們認識?」來永嘉向馮嘯辰問道。

  馮嘯辰笑道:「認識,前幾天還在一起吃過飯呢。對了,來院長,我跟你說的那些有關設計院內部的事情,都是這幾位透露給我的,呵呵,你可得保密喲。」

  後面那幾句話,他是壓低了聲音向來永嘉說的,沒有讓康海東等人聽見。畢竟這種外單位人員跑來刺探內部秘密的事情,不算是很光彩。來永嘉一上任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與馮嘯辰事先的告密有很大關係,這事如果讓康海東等人知道,恐怕也會給馮嘯辰拉來仇恨的。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待眾人分別坐好之後,來永嘉鄭重其事地介紹著馮嘯辰:

  「這位是國家裝備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馮嘯辰同志,有關60萬噸乙烯裝置的項目,就是由馮嘯辰同志直接負責的。馮助理雖然年紀很輕,和在坐的一些年輕同志歲數差不多少,但他已經主持過很多項國家重大裝備攻關項目,是中央領導同志都非常欣賞的一位年輕幹部。這一次,馮助理主持與日本池谷製作所談判,通過艱苦努力,使池谷製作所同意向我國轉讓有關大型乙烯裝置的部分關鍵性核心技術。現在,請大家一起鼓掌,歡迎馮助理為我們介紹日方轉讓技術以及我方受讓技術的具體要求。」

  眾人聽了個雲山霧罩,不過多少也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不簡單,於是便嗶嗶啪啪地鼓起掌來,掌聲不是很熱烈,但也算是比較給面子了。周挺坐在離馮嘯辰不遠的地方,對眼前的變故一時難以接受,他一邊鼓掌,一邊低聲地問道:「馮助理,你不是林北重機的嗎,怎麼又成裝備公司的了?」

  「呵呵,我的確是林北重機的,不過現在也在裝備公司工作。」馮嘯辰含糊其辭地說道。他說的話也不完全是撒謊,因為他那本林北重機的工作證一直都沒扔,現在也還處於有效的狀態呢。

  「你在裝備公司,那豈不就是……咦,我明白了,原來你是……」周挺繞了個挺大的圈子,才想明白了這其中的事情。鬧了半天,馮嘯辰就是裝備公司的人,那麼那天請大家吃飯的時候所問的話,也就是有備而來的了。再至於此後的停電、來永嘉上任、設計院替大家租房,這其中必定都有馮嘯辰的影響。

  想到那幾天停電時候的痛苦,再想到突然有了房子的驚喜,周挺都不知道自己該感謝馮嘯辰好,還是先鄙視他一番為好。

  馮嘯辰看出了周挺的心思,也不解釋,而是說起了正事:「各位,非常感謝以往大家對於裝備工業公司的支持。目前大乙烯裝置的設計還在進行,估計未來半年中大家還要繼續辛苦,我在此感謝大家的付出,等到大乙烯設計完成,我們裝備公司做東,請大家到春天酒樓喝慶功酒。

  不過,我今天過來,說的不是慶功的事情,而是目前的一個緊急任務,也就是剛才來院長說到的池谷製作所轉讓關鍵性核心技術的事情,這件事需要在坐的各位協助我們完成。」

  「池谷製作所?」邵友世詫異道,「馮助理,這可是全球化工設備的龍頭企業,技術水平之高,我們都是難以望其項背的。他們怎麼會願意向咱們轉讓核心技術呢?而且還是關鍵性的核心技術。」

  馮嘯辰笑道:「這事就不足為外人道了。總之,邵工知道這一點就行了,他們不斷願意轉讓技術,而且是核心技術,包括設計思想在內。如果你們在受讓技術的時候有什麼弄不懂的,儘管向日方的技術人員詢問,他們是有義務解釋的。」

  「這麼好的條件!咱們付出的代價恐怕也不小吧?」林丹燕問道。

  馮嘯辰道:「代價的確是很大,不過也是值得的。這件事情是我們裝備工業公司負責的,交換回來的技術,所有權屬於我們裝備公司,未來石化設計院要把這些技術應用於其他化工工程,需要徵得我們允許,同時要向我們交納技術使用費,這一點,咱們是要寫在合同里的。」

  「那倒是完全應該的。」周挺點頭道,他不知道池谷製作所轉讓技術是迫於無奈,屬於向馮嘯辰支付的封口費,裝備公司其實分文未出。在他想來,乙烯裝置的核心技術,絕對是價格不菲的,裝備工業公司要求占有技術的所有權,完全合理。

  「馮助理,我們室現在正在設計2000立米的乙烯球罐,低溫鋼材的焊接問題是一隻攔路虎。這次日方轉讓的技術中間,包含這方面的技術訣竅嗎?」周挺繼續問道。

  「當然包括。」馮嘯辰道,「有關需要對方轉讓的技術清單,是我們吳仕燦處長開列的,全部是咱們國家目前懸而未決的重要技術。大家好好準備準備,下星期由康院長和我們吳處長帶隊,一起到日本去學習。」

  「烏拉,要出國了!」林丹燕第一個蹦了起來,揮舞著小粉拳便歡呼開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弟弟回國

  飛機載著康海東、吳仕燦及一干設計院技術人員,飛向一衣帶水的日本,去接收池谷製作所含著眼淚讓渡的大乙烯核心技術。藉助於這些引進的技術,再加上國內這些年在化工設備上的積累,形成自主的大乙烯技術已經沒有太多的懸念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