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覺得,你現在最應該擔心的,是回去以後怎麼向你嬸子交代。你二叔可是跟著你出國的,現在你回來了,把他扔在非洲,跟著個軍閥當什麼顧問,你嬸子非得找你要人不可。」返程的飛機上,王根基笑呵呵地對馮嘯辰揶揄道。

  馮嘯辰拍拍口袋,說道:「我這裡有我二叔寫的親筆信,一封是給我嬸子的,一封是給我爸的,還有一封是給我奶奶的,裡面還有給我堂弟的信。有這些信,他們就沒法找我的麻煩了。」

  「他們都會理解的。」吳仕燦說道,「尤其是你嬸子,她本身就在軍工企業里工作,這種事情見得多了。想當年搞原子彈的時候,多少人一去就是十幾年,音訊杳無,家裡人不也就是這樣過的嗎?」

  「呃,這個也太不人道了。」馮嘯辰道。

  吳仕燦搖搖頭,說道:「這有什麼辦法?搞建設嘛,總得有人做出犧牲的吧?對了,我記得當初你和羅主任去化工設計院找我的時候,羅主任也說過這話,在國家利益面前,個人的那點事情能算得了什麼呢?」

  「說到底,還是國家太窮太弱了。」馮嘯辰嘆道,「搞原子彈工程的時候,之所以需要如此保密,說穿了就是怕別人了解到咱們的進度,怕人家在什麼地方給咱們製造麻煩。如果國家強大一點,這些擔憂都是不必要的,那些前輩也就用不著忍受這種離別之苦了。」

  「哈哈,恐怕是你小馮擔心自己和愛人兩地分居吧?也難怪,你現在這個歲數,正是和女朋友如膠似漆的時候,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如果讓你留在非洲不回去,估計你是受不了的。」王根基大開玩笑。

  吳仕燦卻認真地糾正道:「這種事情,也不光是年輕人無法忍受,哪個年齡的人都一樣。我見過不少夫妻兩地分居的家庭,後來即便是調動到了一起,夫妻關係也很僵,還有父子關係、母子關係之類的,都很難恢復。對了,我記得小馮曾經讓咱們重裝辦搞一個解決職工兩地分居問題的行動,那真是積德行善的事情啊。」

  「時代變了,中國也不像過去那麼窮了,不能總是讓咱們的幹部工人承受犧牲。」馮嘯辰說道,「我想過了,回去以後要向董老匯報一下這件事,我叔叔呆在非洲,最多呆一年,就得讓他回來,絕不能讓他和我嬸子這樣分開。實在不行,就讓廠里把我嬸子也派過去。嗯嗯,這個想法也不錯,他們倆到非洲去,或許還可以不受計劃生育政策限制,能夠給我再生個堂弟出來呢。」

  「噗!」王根基直接就笑噴了,他用手指著馮嘯辰,樂不可支地說道:「小馮啊小馮,你平時總說別人腦洞太大,我看你才是開腦洞呢。你二叔二嬸也都快50了吧,你讓他們再給你生個堂弟出來,你這話如果讓你二叔聽見,信不信他會把你打死?」

  一通玩笑開過,吳仕燦把話頭引回了正題,對馮嘯辰說道:「小馮,你和馮工、張處長他們去迪埃的那幾天,我和小王又接待了一些來詢問裝備情況的非洲朋友。到目前為止,來問化肥設備的有十二家,問火電設備的有五家,鋼鐵設備有三家,水電設備也有三家,還有打聽工程機械、印刷機械什麼的,林林總總,有三十多個意向了。

  我認真分析過了,非洲國家的這些裝備需求,都在咱們的生產能力範圍之內。價格方面,咱們和西方國家相比,也有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安裝和售後服務方面,西方國家的用工成本太高,安裝一家小化肥的工時費,比買設備的費用還高。這一點咱們有絕對的優勢,誰也比不過咱們。

  我琢磨著,是不是回去之後就把各家裝備企業的負責人找過來,把這些意向轉告給他們,讓他們去和非洲客商直接洽談。咱們很多企業現在都有些開工不足,這些訂單過來,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可就是雪中送炭了。」

  馮嘯辰沒有馬上發表意見,而是把頭轉向王根基,問道:「老王,你的看法呢?」

  王根基道:「我的想法和老吳差不多,不過多一個建議,那就是那些承擔了出口設備任務的企業,要給咱們重裝辦交點管理費。咱們幾個跑一趟非洲,光差旅費就花了好幾萬,這些錢總得讓他們來承擔吧?至於說咱們三個的勞務費,就算了吧,權當是咱們給下面的企業做貢獻了。」

  「讓下面的企業交管理費,恐怕不妥吧。」吳仕燦反駁道,「這個沒有政策依據啊。」

  「那咱們憑什麼出這些錢?」王根基嗆聲道。

  「這是咱們的職責嘛,咱們重裝辦,不就是幹這個的?」

  「誰說咱們重裝辦是幹這個的?咱們只管搞協調,啥時候管企業的業務了?老吳,你這個思想也該換換了,現在講商品經濟,企業里的業務員接到業務,都是要拿業務提成的。咱們幾個人跑到非洲來拉業務,不拿提成也就罷了,哪有連差旅費都要倒貼進去的?」

  「這不都是國家的錢嗎,怎麼能算是倒貼呢?」

  「說是國家的錢,你找下面的企業出點錢試試,看看他們給不給?」

  「他們是給國家交過利稅的……」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辯論了起來,馮嘯辰在旁邊聽著,只是笑而不語。二人吵了一陣,估計也是覺得很難說服對方,便一齊把目光投向了馮嘯辰,異口同聲地說道:「小馮,你也別裝聾作啞了,說說你的看法吧,你支持我們誰的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