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榮儒同志,關於國際大協作的觀點,你最近發表了不少意見,已經得到XX局同志們的廣泛關注。今天請你過來,就是想聽聽你對這個問題的系統的見解。這是關係到國家戰略的大問題,還請榮儒同志不要有所保留。」

  在一間面積不大,但修飾得很雍榮的小會議室里,一位老者面帶溫和的笑容,向沈榮儒說道。

  「好的。就這個問題,我也正在撰寫一份報告,準備向中央進行系統的匯報。今天我正好把報告的主要內容陳述一下,請您批評指正。」

  「在經濟問題上,榮儒同志是專家,我和其他同志都是你的學生。」

  「領導謙虛了。其實,有關這個問題,我原來的研究並不深,有許多理論問題缺乏深入的思考,有關世界各國在這方面的實踐,我掌握的資料也不充分。我所以能夠對這個問題提出一些想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社科院的研究生中間新成立的一個稱為『藍調咖啡學術沙龍』的組織,這個組織里的同學從正反兩個方面給了我許多啟示,甚至可以說,他們才是真正的專家。」

  「藍調咖啡?這個名字很新潮嘛。」

  「後生可畏啊,恰恰因為他們新潮,有國際視野,所以才能夠有創新的思想。我們這一代學者與世隔絕太久了,形成了許多思維定式,很難跳出來。」

  「哪裡哪裡,榮儒同志一向都是以思想開放而著稱的。你說說看吧,對於國際大協作這個問題,你的研究結論是什麼。」

  「很簡單,我認為國際大協作的理論在微觀上是可行的,但在宏觀上是不可行的。具體到一個行業、一個地區、一家企業,可以借鑑這種思路,搞活經濟。但從一個國家的層面來說,我是指像中國這樣大的一個國家,這個理論是不可行的。」

  「你先說說看,它在微觀層面如何可行。」

  「它在微觀層面的可行性,是已經接受了實踐檢驗的。比如說,在具體的地域上,沿海幾個開放城市的發展,都是主要建立在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上,而幾個開放城市的實踐是成功的,這就證明把一個地區的產業與國際產業鏈相結合,是完全可行的。

  從具體行業來說,國家重裝辦最近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對外協作工作,他們提出了一個理念,叫作『產業嫁接、借勢發展』,讓目前還缺乏成套裝備出口能力的國內企業與國外的大企業合作,承接這些國外大企業的業務分包。通過這種方式,一是能夠獲得一部分生產任務,扭轉裝備企業大面積虧損的局面;二是能夠在合作中進一步學習,掌握先進技術;第三則是培養外向型人才,為將來走向國際裝備市場做好儲備。

  這種做法,完全符合國際大協作理論的思路,把中國的優勢與國外的優勢相結合,從而實現良性發展。」

  老者點了點頭,道:「關於你說的後一件事,我已經看過經委報上來的材料了,的確是做得非常不錯。尤其是重裝辦要求各裝備企業必須統一報價,避免壓價合作,這一條得到了很多同志的稱讚。」

  「這個做法值得作為我們國家開展對外合作的經驗,在其他涉外的經濟合作中,都應當發揮國家的總體協調作用。」

  「是的,經委方面已經提出這樣的想法了。剛才你說的是國際大協作的成功範例,那麼你認為這種理論並不適合於作為整個國家的戰略,又是因為什麼呢?」

  「關於這一點,目前藍調咖啡的那些學生們提出了許多觀點,還有其他一些學者也有類似的觀點。我目前還沒有考慮得非常周全,初步地總結一下,我認為應當從三個層次來分析。」

  「哦,有三個層次?你挨個說說看吧。」老者微笑著,在手邊攤開了一個筆記本,拿著鉛筆開始記錄起來。

  沈榮儒是經常與老者交流的,對於老者所表現出的重視,並沒有什麼緊張的感覺。他在腦子裡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說道:

  「首先,從產品層面上說,一個大國和一個小國實施大進大出戰略,結果是不同的。一個小國的生產和需求,對於全球市場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作為一個大國,如果要搞大進大出的戰略,必然對原材料市場和產品市場產生嚴重的衝擊。

  一個大國的加工能力是非常大的,以服裝產業來說,如果我們要從事服裝加工貿易,將可以壟斷全世界90%以上的服裝生產。這樣一來,我們需要的布匹將是天文數字,將會導致國際布匹市場的價格大幅度上升;而同時,我們銷售出去的服裝也是天文數字,會導致國際服裝市場的價格大幅度下降。

  簡單地說,就是我們買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會漲價;而我們賣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會降價。原來亞洲四小龍這些小經濟體能夠從加工貿易中得到的巨額利潤,到了中國就只能剩下微利。」

  「這一點在沿海幾個開放城市已經有所表現了。」老者評論道。

  沈榮儒道:「這是我們的學生從理論上分析出來的,後來還有一些學生專門到沿海的加工貿易企業去做過調研,證實了這個觀點的正確性。」

  「好啊,你們的學生能夠從圖書館走向生產一線,從實踐中尋找真知,這一點就比某些學者強得多了。」老者似乎是隨意地說道,但沈榮儒分明能夠猜得出,對方的最後一句話包含著什麼暗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