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言之有理。」徐新坤道,「我一個戰友是在一家工具機廠的,他們生產的工具機型號太陳舊了,過去靠國家計劃硬塞給下游企業,現在國家不搞行政命令式管理了,下游企業寧可從國外進口工具機,也不願意用他們的工具機。現在他們也是處於停產狀態,虧損的情況比我們新液壓還嚴重。如果照剛才小馮的說法,讓他們去給國外企業做點配件,我看是沒問題的。畢竟是幾十年的老廠,生產個齒輪、卡盤之類的,還能生產不出來嗎?」

  「這個想法太好了,我會馬上向重裝辦的領導匯報。如果領導同意,開春之後,我們就會組織國內企業到國外去開拓市場。如果這條路子能夠走得通,小韓你可就是首功了。」馮嘯辰笑呵呵地對韓江月說道。

  韓江月心裡很是得意,臉上卻裝出不屑的樣子,說道:「誰在乎什麼首功不首功的。我可得提前說好,你們如果要出國去開拓市場,一定得給我們廠留一個名額,這才是最實惠的呢。」

  「一定一定。」馮嘯辰連聲說道。

  看看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寧默首先提出要請大家一起到塘阜縣城去大吃一頓,一是慶祝韓江月競選成功,二是感謝馮嘯辰千里馳援,而且還帶來了訂單。

  這一會,寧默已經回憶起來了,馮嘯辰說的辰宇公司的總經理楊海帆,不就是當初他在鵬城遇到過的那個人嗎?考慮到楊海帆與馮嘯辰的關係,寧默知道,這家辰宇工程機械公司,真正的幕後老闆正是馮嘯辰。既然如此,那麼這個訂單其實已經是沒有什麼懸念了,當然,這還得看新液壓能不能保證質量,這就是韓江月他們要考慮的事情了。

  借著眾人往外走的時候,寧默蹭到韓江月身邊,小聲地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了韓江月。韓江月錯愕之下,自然也是滿心感慨。不過,自己與馮嘯辰已經是無緣無份的人了,反而是身邊這個胖子才是自己能夠抓住的幸福。念及此,她輕輕伸出手,搭在寧默的胳膊上,頓時把寧默又給激動得找不著北了。

  「這胖子,原來是小韓的對象?」

  「我怎麼覺得小韓原來和小馮有點意思啊?」

  「小馮是京城的幹部,身份上還是有點差距吧。」

  「這胖子看著倒是挺實誠的,長得……呃,也算是挺憨厚的,是個靠得住的人。」

  徐新坤一行竊竊私語,不由得悄悄加快了腳步,把兩個年輕人甩到了後面。馮嘯辰扭頭看看跟在自己身邊的趙陽,笑著說道:「小趙,看樣子,胖子是打算在明州過年了,你怎麼辦?」

  「當然是回臨河去,我還能留下來當燈泡嗎?再說,我媳婦還在家裡等著我呢,我如果不回去過年,她還不剁了我。」趙陽撇著嘴說道。

  「那好,咱們倆吃過飯就開車回京城,我讓京城的人給你訂回臨河的火車票。」

  「還開車啊!昨天這一路,沒把我累趴下。馮處長,你還是現在就剁了我吧!」

  趙陽殺豬也似地嚎了起來。

  第四百五十八章 廣場協議

  日本廣島,秋間化工機株式會社的副總裁辦公室,米內隆吉正在向自己的屬下大發雷霆:

  「怎麼回事,厄瓜多的化工廠項目,為什麼被荷蘭人搶走了?去年我去厄瓜多訪問的時候,已經和他們的工業部長談好了,你們需要做的只是落實合同條款而已,居然還能把項目給弄丟了,你們到底做了什麼?」

  銷售總監森重士垂著頭,聽著上司的咆哮,不敢插嘴。秋間會社是一家家族企業,總裁是個不管事的老頭,會社的日常事務都是由副總裁米內隆吉負責的。米內隆吉今年已經奔60了,身體依然很健壯,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脾氣日長,手下都害怕他。

  好不容易等到米內隆吉嚷完了,森重士這才怯生生地抬起頭來,說道:「副總裁,你聽我解釋。這個化工廠項目,目前厄瓜多方面還沒有最終確定交給誰做,只是傾向於交給荷蘭人。出現這個變故的主要原因,是日元在過去半年中的持續升值,厄瓜多方面覺得價格上難以承受,所以轉向了荷蘭人。」

  「日元升值?」米內隆吉臉色陰沉,「又是因為日元升值,我也不知道政府那些人都在想什麼,日元再這樣升下去,我們這些做實業的都要完蛋了。」

  日元升值是從去年9月的廣場協議開始的,而廣場協議的緣由,則要追述到更早的時期。

  上世紀50年代,日本還是一個剛剛從戰敗之中爬起來的弱國,工業水平低下,產品缺乏競爭力。當時,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是300比1,這個匯率水平還是比較符合實際購買力狀況的。

  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經濟經歷了20年的高速增長,日本企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品逐漸擁有了競爭力,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而與此同時,日元的匯率並沒有明顯提高,與購買力相比,日元的幣值就顯得嚴重低估了。日元低估的結果,是日本商品相比歐美商品,尤其是相比美國商品,有了明顯的價格優勢,這一點與後世中國商品的情況頗為相似。

  與日本類似,二戰的另一個戰敗國聯邦德國在此時也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態勢,大量德國製造的商品行銷全球,侵占著英美等國家的既得利益。

  與日本、德國的高速增長相對應,英美等國經濟陷入了長期的滯脹,經濟學家們提出了各種經濟刺激手段,卻仍然無法讓國家走向振興。英美的大財團經過研究,認為本國經濟的蕭條主要來自於日、德的競爭,而日、德的競爭優勢,又在於它們「操縱匯率」,低估幣值,實行變相的傾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