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有這個渠道嗎?」謝克力道,「老么,你是咱們班上鬼點子最多的,你給我們想個辦法,讓我們把知識賣出去,你從中提成都可以。」

  「哈哈,是啊,咱們六四分成,老么你拿六,我們拿四,怎麼樣?」丁士寬也跟著起鬨道。

  馮嘯辰卻是一臉嚴肅,他掃視了一圈眾人,問道:「你們說的是認真的?」

  祁瑞倉覺得馮嘯辰的態度有些異樣,不由得也認真起來,問道:「什麼意思,你還真有這樣的渠道?」

  馮嘯辰點點頭,然後問道:「你們大家覺得,你們的勞動能值多少錢?比如說吧,雇大家一個月的時候,你們覺得給多少錢比較合適?」

  「具體幹什麼工作呢?」丁士寬問道。

  馮嘯辰道:「當然是發揮大家的專長,搞研究,寫文章,參加學術會議。你們放心,這些工作都是利用業餘時間。除了學術會議有可能要請假去參加,其他的研究活動、寫文章等等,都不會和咱們的課程相衝突。」

  「你是說,你能給大家找個研究課題來做?」謝克力聽明白了,這種事情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里並不罕見,他們的導師偶爾也會接點這樣的課題,然後從課題費里給他們開一些勞務費,一次十塊二十塊的,那就是很可觀的外快收入了。聽馮嘯辰這個意思,他似乎是弄到了一個這樣的課題,想讓大家一塊參與了。

  「我覺得吧,一個月起碼得20塊錢,否則……」丁士寬說了一半,沒有再說下去了。他覺得,如果這個課題是馮嘯辰自己弄來的,他作為同學去分馮嘯辰的收益,就不太好意思了。但要說一分錢也不拿,又有些不甘心。

  「我的確是接了一個課題。」馮嘯辰揭開了謎底,說道:「我想了一下,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個課題肯定是優先請班上的同學來做,咱們自己做不下來的地方,再請上屆的師兄師姐,或者其他所的同學來參與。至於費用嘛,如果大家願意參加,每個月200塊錢,如何?」

  「咱們這幾個人一共200塊?」謝克力問道。

  「當然是每人200塊。」馮嘯辰答道。

  「每人200!」祁瑞倉、謝克力和丁士寬異口同聲地驚呼起來。馮嘯辰原來那句話說得不太清楚,他們是下意識地覺得每月200塊應當是大家總的報酬,因為人均200的標準太過驚世駭俗了。可誰曾想,馮嘯辰提出的居然就是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標準,這樣的額度,別說是做課題了,雇個人去殺人越貨都不成問題啊。

  「老么,你接的是什麼課題,怎麼會給這麼多錢?」謝克力在震驚之後開始問道。

  馮嘯辰道:「老謝,剛才老祁不是說了嗎,知識太貶值了。我現在只是讓知識回歸它真實的價值而已。咱們這些人,都是國家的精英,一個月掙200塊錢算什麼,苗大媽一個月也能掙這麼多錢呢。我說200塊,只是一個初步的意向,未來如果大家的研究做得好,再增加一些費用也不是不可以的。」

  「那麼,咱們要研究的,到底是什麼課題呢?」丁士寬問道。

  馮嘯辰道:「國家的產業政策問題,或者再細化一點,國家裝備製造業發展戰略問題。」

  丁士寬道:「對了,我想起來,你是重裝辦出來的,這是你們重裝辦的課題吧?」

  馮嘯辰點了點頭。

  祁瑞倉道:「這個問題,目前有很多學者都在研究。具體到產業政策方面,咱們社科院的高磊教授提出了國際大協作理論,目前影響非常大。重裝辦要研究這個問題,為什麼不直接和高教授聯繫呢?」

  馮嘯辰微微一笑,道:「因為高教授的理論,並不能得到重裝辦的認可,重裝辦認為,這個觀點是片面和錯誤的。」

  「那麼,重裝辦把這個課題交給你,又是什麼想法呢?」謝克力問道。

  馮嘯辰道:「很簡單,就是要找出高教授理論上的謬誤,加以批駁。而且不是單純地在理論上駁倒就夠了,還要在輿論上徹底地加以肅清。」

  「這……」

  三個人都傻眼了,這個玩笑開得可有點大了。學術研究可是一項很高尚的工作,哪有預先就設定結論的?這不成了所謂的御用文人了嗎?再說,高磊的國際大協作理論,現在可謂是如日中天,據說連一些上層的領導都非常信奉,還請他去講過課。馮嘯辰要求大家找出這個理論的謬誤,還要在輿論上肅清,這可是一件捅破天的大事啊。

  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直的壞人

  從理論上推翻國際大協作理論,這是馮嘯辰給羅翔飛出的主意。

  國際大協作理論,在80年代中後期很流行,一段時間裡在媒體上幾乎有刷屏的感覺,讓人覺得國際大協作就是普適真理了,哪個國家不照著這個理論去做,就是自絕於世界潮流。

  羅翔飛對於這個理論,只是本能地不信任。以他多年從事經濟管理的經驗,覺得這樣的觀點是不靠譜的。但搞國際大協作理論的高磊是社科院的研究員,理論功底深厚,寫出來的文章旁證博引,尤其是大量使用當前最熱門的「亞洲四小龍」的數據來作為佐證,看上去頗為嚴謹的樣子,以羅翔飛在經濟學上的造詣,要批駁這個理論還真是有些吃力。

  按照國際大協作理論,整個世界是一個大的產業鏈條,發達國家負責搞裝備工業,發展中國家搞點勞動密集型產業就可以了。亞洲四小龍都是靠著「大進大出」的出口加工工業發家的,人家不搞什麼大化肥、大乙烯,可日子過得比中國好,全世界都認為它們是經濟奇蹟,羅翔飛又有什麼理由去懷疑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