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給企業去做

  「商品經濟也罷,計劃經濟也罷,中國需要裝備工業,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只是具體的發展思路有差異而已。我覺得,重裝辦的職能如何轉彎,是上級領導去考慮的問題。既然目前重裝辦還存在,我們就該繼續好好地工作下去。剛才小馮說的技術交流的問題,我覺得非常重要。既然羅主任說重裝辦的職能有可能會被削弱,那咱們就趁著被削弱之前的這些時間,抓緊做一些事情。即便是……唉,至少咱們可以說自己盡力了。」

  吳仕燦說道,最後一句話,他帶上了幾分嘆息的語氣。他是一個搞技術出身的人,對於經濟管理體制這樣的問題不是特別了解,聽了羅翔飛的話,他有些失望和憂心,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去破局,唯有一聲長嘆了。

  薛暮蒼的江湖閱歷更多一些,他笑了笑,說道:「老吳,你也別灰心,眼下有些閒言碎語也是難免的,我想上級領導還是懂行的,不會被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所左右。眼下,咱們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緊。對了,剛才羅主任說再增加一個機構是不可能的,小馮,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

  「沒錯,做自己的事情要緊。」羅翔飛也把話頭收回來了,他看看馮嘯辰,說道:「小馮,說說你的想法吧,我知道你肯定有辦法的。」

  這幾個人裡頭,羅翔飛和薛暮蒼都是奔六的人,吳仕燦年輕一些,也是奔五的人,唯有馮嘯辰是個小字輩,才20出頭。可大家都佩服馮嘯辰的機智,遇到難辦的事情時,都盼著馮嘯辰能夠給大家出一個好主意。其實這也不奇怪,改革本來就是一件顛覆傳統思維的事情,越是年紀大的人,越容易形成思維定式,反而是年輕人能夠跳出以往的經驗,另闢蹊徑。

  馮嘯辰最大的優勢,卻是幾位老同志所不知道的,那就是他擁有超前於時代30多年的眼界,知道中國改革的大勢,以及世界發展的大勢。帶著這樣的預見去提出一些新思維,自然能夠讓老同志們覺得眼界大開。

  聽到羅翔飛點將,馮嘯辰也不忸怩,他說道:

  「這次羅主任派我去幫羅冶解決自卸車銷售的問題,我沒有照過去那樣直接去與各家礦山聯繫,而是幫羅冶聯繫了一家信息公司,讓這家信息公司作為中介,來促成交易。我的觀點是,商品經濟時代,我們要逐漸轉變管理思路,用經濟的手段來解決經濟問題。」

  「這個提法好。」羅翔飛道,「這也是目前經委正在考慮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轉變我們的管理手段,更多地使用經濟手段,而不是行政命令,來實現我們的管理目的。」

  馮嘯辰繼續道:「剛才吳處長說的技術交流的問題,我覺得也可以使用這樣的思路。各家企業從國外引進技術的時候,也是花費了一些成本的。當然,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成本是國家支付的。我覺得,技術交流可以採用交易的方式,我們可以定期地召開全國裝備系統的技術交流會,各家企業把自己掌握的技術拿出來明碼標價,銷售給其他需要這些技術的企業。我們控制一下定價問題,避免因為定價太高而導致一部分企業寧可從國外引進這些技術。」

  薛暮蒼點點頭道:「我覺得控制定價是有必要的。其實,咱們原來搞技術交流,都是免費的,提供技術的那些企業收不到一分錢,有時候還要負擔召開技術交流費的招待費用。當然了,那時候企業沒有自負盈虧一說,花的這些錢也都是國家的錢,企業不覺得心疼。現在搞自負盈虧了,再讓企業免費出讓技術就不現實了。不過,讓他們少收一點錢是可以的,畢竟當初引進這些技術的錢也是國家花的嘛。」

  羅翔飛道:「小馮說的主意倒是不錯,可是,召開一次這樣的交流會,投入的人手也不少啊,咱們重裝辦哪有這樣的精力?」

  「能不能從企業借一些人來幫忙呢?」吳仕燦獻計道。

  羅翔飛道:「一次兩次,當然是可以的。但你沒聽小馮說嗎,這是一個定期的活動,至少每半年應當搞一次吧?每次都借人,就不那麼容易了。再說,借來的人,吃喝拉撒,也是一筆費用呢,咱們重裝辦的經費有限,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馮嘯辰笑道:「這就是我打算說的事情了。我覺得,這個交流會,咱們重裝辦可以一個人都不出,一分錢都不花。弄好了,還能賺點錢呢。」

  羅翔飛也樂了,說道:「哈哈,賺錢就算了,你能夠讓重裝辦不要出人,儘量少花錢,我就滿意了。說說看,你有什麼辦法?」

  馮嘯辰道:「很簡單,那就是包出去,交給一家企業去做。我們只出一個名義,幫著發發通知。如果黑一點,咱們還可以從這家企業收點利潤。如果照羅主任說的那樣,咱們不收錢,也不花錢,這是最起碼的底線了。」

  「交給什麼企業去做?」羅翔飛問道。

  馮嘯辰道:「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家信息公司。我把他們的老總包成明請到京城來了,只等羅主任一聲召喚,我就可以讓他到重裝辦來談這件事情。」

  「我記得你說那是一家私人企業?」羅翔飛問道。

  馮嘯辰道:「是私人企業,但是,我覺得私人企業反而更便於合作。如果我們找一家大型國企來承辦這個交流會,你覺得他們會認真做事嗎?」

  這回輪到羅翔飛嘆氣了。作為一名搞了30多年經濟管理工作的部委官員,羅翔飛一向是更信賴國企的,總覺得民營企業有些不正規的味道。可他也不得不承認,民營企業因為地位低,多少有些惶恐之心,做事反而會更認真。而大型國企仗著自己是國家的親兒子,有恃無恐,很多時候會做出一些讓人無語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