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嘯辰也是無奈,他擺擺手,岔開了話題,問道:「對了,老包,今天在車間看羅冶的生產,我覺得你好像有些想法,只是礙著王偉龍他們在場,沒有說出來,現在可以說說了吧?」

  聽馮嘯辰這樣問,包成明收起了剛才的說笑嘴臉,認真地說道:「的確,我剛才在車間裡的確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只是因為還沒有和馮處長你商量,所以不便直接說出來。馮處長,你覺得,我們除了幫羅冶推銷自卸車之外,如果幫他們促成其他的一些業務,是不是也可以收他們的佣金呢?」

  「其他業務,什麼業務?」馮嘯辰一時沒反應過來。

  「技術啊!」包成明壓低聲音道,「羅冶從美國引進了這麼多技術,這些技術都是國內很多企業不具備的。羅冶如果願意把這些技術轉給其他企業,這些企業肯定願意出錢的。

  比如說吧,那位叫陳邦鵬的總工介紹說,他們引進了軸承滾珠的表面淬火工藝,是達到國外80年代初期技術水平的。這項技術我們金南那些小軸承廠也能用得上,如果能夠把這項技術轉讓給他們,他們生產的軸承質量就能夠上一個很大的台階,價錢也能賣得高出幾成。讓他們出點錢來學這項技術,他們肯定願意的。」

  「你確信?」馮嘯辰問道。

  包成明道:「馮處長,我雖然不是搞技術出身,可這些年和姚偉強這些人混在一起,也多多少少接觸過一些技術上的事情。像滾珠表面淬火這事,我還是懂的。羅冶引進的這種叫作表面感應淬火工藝,現在國內只有幾家大廠子搞過,金南那些小廠子根本就不懂這個。如果羅冶肯教,他們肯定願意學的。」

  馮嘯辰心念一動,問道:「老包,你的意思是說,哪些企業掌握哪些技術,你們也關注過?」

  包成明得意地笑道:「馮處長,你不是說什麼樣的信息都要搜集嗎?我手上有一個技術情報部,就是專門搜集技術資料的。各家企業有什麼樣的獨門技術,只要公開宣傳過,我們都會記錄下來。不過,很多企業把自己的技術瞞得很深,我們就不一定能夠了解到了。」

  馮嘯辰道:「你這個想法非常好。不過,這些技術都是國家花了很大的成本引進進來的,由我們這樣一家民營的信息公司去幫助推銷,不太合適。這樣吧,老包,你也別忙著回浦江了,跟我先去一趟京城吧。」

  第四百一十八章 職能變化

  「技術交流?」

  羅翔飛看著坐在自己面前的馮嘯辰,眉毛微微皺了起來。

  馮嘯辰從羅丘回到京城,馬上便來找羅翔飛匯報工作了,同時還叫上了吳仕燦和薛暮蒼兩位。在簡單介紹了有關自卸車銷售的事情之後,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促進裝備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

  「重裝辦成立近四年時間了,國家交給我們的11項重大裝備引進任務,我們都在積極推進,有一些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除此之外,其他部門也從國外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但是,咱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引進技術的目的是什麼。」馮嘯辰說道。

  「引進技術是為了趕超世界先進潮流,全面提高咱們國家的工業技術水平。」吳仕燦下意識地回答道。類似於這樣的話,在重裝辦的各種報告裡是經常出現的,屬於很常規的套路。

  馮嘯辰道:「沒錯,大家想過沒有,這句話里最核心的詞彙是什麼?」

  「最核心的詞彙?」大家都有些懵。一句話說得太習慣了,有時候就會忽略掉它的真實內涵。

  「趕超?潮流?世界?」吳仕燦回味著自己剛才的措辭,不知道馮嘯辰的所指。

  「是全面。」羅翔飛不愧是領導,很快就反應過來了,「是全面提高里的全面二字。小馮,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們引進技術,不是為了在單一一個點上形成突破,而是為了形成全面的突破。」

  「正是如此。」馮嘯辰道,「國家交付給我們的任務,是實現11套重大裝備的國產化。但這11套裝備並不是咱們國家裝備工業的全部,即使咱們實現了這11套裝備的國產化,我們距離世界先進潮流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因為國外已經開發出了新的裝備,咱們如果把目光僅僅盯在裝備本身上面,那麼就只能永遠處於被動的狀態。」

  「小馮說得對。」吳仕燦接了過來,說道,「這個問題我也曾經思考過。我認為,國家提出11套技術裝備的國產化任務,只是把這11套裝備作為依託平台,其根本目的是通過這11套裝備的國產化,提高咱們國家的工業技術水平。這種技術不僅僅是設計和製造一套裝備的技術,而是可以擴散到整個工業領域中的通用技術。」

  薛暮蒼是從工廠里出來的,對於這個問題自然有更深的體會,他說道:「老吳說的通用技術這個概念很重要。比如說焊接技術,有埋弧焊、氬弧焊、二氧化碳保護焊、冷焊、爆炸焊等等,這些技術並不是限定在一種特定產品上的,造化工設備可以用,造船也可以用,造飛機也可以用。咱們現在各自為戰,搞化肥設備的引進一套技術,就專門用於化肥設備。等到要搞煤化工,又重新引進一遍,其實技術還是這些技術,根本沒必要花這個冤枉錢。」

  馮嘯辰道:「花冤枉錢也就罷了,關鍵是那些沒有機會引進技術的企業,不能享受到國家引進技術帶來的紅利,這才是最大的浪費。這次在羅冶,諮詢公司的那位包總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示,他說羅冶引進的軸承滾珠表面淬火工藝,是金南那些小軸承企業夢寐以求的。如果能夠把這些技術轉讓給他們,他們的產品質量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從而全面提高我國工業產品的競爭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