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根基把頭轉向馮嘯辰,笑呵呵地說道:「小馮,聽說你也來參加這個調查組,我可就踏實了。有你在,誰想玩貓膩都是枉然。哥們,好好給大家露一手,讓姓程的難受難受。」

  第三百九十六章 讓我看看你的本事

  王根基是個不知輕重的二世祖,說話也不忌諱其他人的感受。當著他的面,馮嘯辰只是笑而不語。等到徐曉娟宣布散會,眾人各自回去休息時,馮嘯辰來到沈榮儒的房間,向他請教道:「沈老師,您覺得,這件事情我應當參與嗎?」

  「你現在不是已經參與了嗎?」沈榮儒笑呵呵地反問道。

  馮嘯辰道:「到目前為止,我也只是帶了耳朵過來聽,並沒有真正插手這件事。剛才王處長的話,您也聽到了,重裝辦的同志們似乎是希望我參與得更深入一些的。」

  沈榮儒道:「那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呢?」

  馮嘯辰遲疑了一下,說道:「沈老師,我知道我現在是一個學生,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和科研。不過,目睹這些企業領導對國家的損失無動於衷,忙著推卸責任,欺騙上級,我有些看不過去……」

  「看不過去,那就挺身而出嘛。」沈榮儒笑道,「我聽說你小馮一向都是一員猛將,擅長於衝鋒陷陣的,怎麼現在畏手畏腳了呢?」

  馮嘯辰有些尷尬地說道:「那只是一些傳言罷了。再說,過去我是重裝辦的工作人員,遇到事情自然是要負責任的。該和對方做鬥爭的時候,不能退縮,而是必須針鋒相對,所以闖下了一點薄名。但現在我是社科院的研究生,是您的學生,如果參與太深,會不會影響到社科院以及您的形象?」

  沈榮儒擺擺手,說道:「小馮,你不用有這樣的擔心。你現在是我的學生,膽子反而要更大一些。張主任把你交給我,不是讓我把你培養成一個隨大流的官僚,而是要我保護你的這種闖勁。咱們國家的改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需要一大批有闖勁、有熱情的幹部。我們這些老同志,就是給你們保駕護航的。

  對了,你別以為我不知道這一次重裝辦請我參加這個調查組是什麼目的,他們的醉翁之意,不在我這個老頭子身上,而是在你身上呢。」

  「這……」馮嘯辰徹底地窘了。讓沈榮儒參與調查組的事情,是孟凡澤提出來的,而究其原因,則是馮嘯辰自己想介入這件事,苦於缺乏一個名義。孟凡澤讓沈榮儒以做課題的身份參與進來,馮嘯辰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跟著調查組工作了。這樣的打算,孟凡澤和張主任自然不便瞞著沈榮儒,而沈榮儒明知如此,還是欣然接受,這就很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沈老師,我是怕我沒把事情做好,反而連累了你。」馮嘯辰道。

  沈榮儒正色道:「小馮,你過慮了。我是一名學者,面對著這種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也是不能置之不管的。其實,我倒真的很好奇,北化機上上下下已經統一了口徑,大家都一口咬定是臨時工華菊仙發錯了材料,導致這一次的質量事故,你有什麼辦法能夠打破這個僵局,還原事實的真相呢?」

  馮嘯辰笑道:「這倒是不難。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北化機的管理存在漏洞,想靠統一口徑來掩飾,是辦不到的。如果沈老師您不反對,我就去試著挑一挑這個內幕。在這方面,我倒是有點經驗。」

  沈榮儒點頭道:「沒問題,你儘管放手去做,如果有什麼差池,我會幫你頂著。張主任一直跟我說你機敏過人,能夠創造性地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我還沒見識過呢。借這個機會,我也好充分地了解一下你的能力。」

  「那我就獻醜了。」馮嘯辰信心滿滿地說道。

  從沈榮儒那裡獲得了許可,馮嘯辰便踏實了。早在兩年前,程元定帶頭拒絕與重裝辦簽訂保證書的時候,馮嘯辰就惦記著要敲打敲打他了,只是沒一個合適的機會而已。這一回,北化機鬧出這樣一樁事,雖然上上下下就把責任推到了臨時工華菊仙的身上,但馮嘯辰清楚,僅憑一個臨時工是不可能把一個低級錯誤層層傳遞下去的,一家企業如果連這麼一點糾錯能力都沒有,北化機也別提自己是什麼重點裝備企業了。

  任何一個大事故的背後,都有幾百個小錯誤,正是這些小錯誤的積累,才導致了最終的大錯誤。後世的企業管理特別講究規章制度,有些規定甚至可以說是繁文縟節,看上去完全沒有必要,但仍然要求職工不折不扣地執行。其實,這些繁文縟節就是一道道的防火牆,能夠防止某一個環節的錯誤傳遞到下一個環節里去,以便把失誤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

  北化機在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方面,有些流於形式,這一點,在過去幾天的調查中,馮嘯辰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但他清楚,這一次焊絲選擇錯誤的問題,絕不僅僅是質量管理上的疏忽,而是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要追究下去,程元定作為廠長的責任是跑不掉的。

  一定要把程元定拉下去,這是出發之前馮嘯辰從羅翔飛那裡得到的暗示,這個暗示羅翔飛甚至沒有向徐曉娟、王根基他們提起。讓程元定下台,並不是因為羅翔飛或者馮嘯辰與他有什麼私怨,而是唯有如此,才能讓其他企業里的負責人感覺到威脅,進而認真地對待質量問題。

  國家不能讓北化機破產,所以北化機本身在這次事件中並不會遭受什麼損失。如果程元定也不用承擔責任,那麼就意味著他與重裝辦簽的保證書完全成了一紙空文,重裝辦提出的質量要求也就成了笑柄。羅翔飛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這不僅僅是涉及到他個人的面子,而是關係到裝備工業發展的百年大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