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濤更是窘了,馮嘯辰這個問題,他還真不好回答。有心不回答吧,又覺得馮嘯辰與來永嘉的私交不錯,自己身為來永嘉的秘書,擺一副公事公辦的嘴臉,恐怕以後來永嘉知道了也會責備他的。他又想了一下,含糊地說道:「這種事情,過去我聽說也有過。從原則上說,當然是不允許的,不過嘛……馮處長如果去問來總,估計他也不會直接同意的。」

  這話就說得比較藝術了,所謂「不會直接同意」,潛台詞自然就是會間接同意了。事實上,哪個單位都不會允許職工去干私活掙錢,但哪個單位都免不了這種事。說到底,這事就是民不舉、官不究,你私底下這樣干,誰也不會說啥,領導也是裝著沒看見。可你要拿到桌子上去徵求領導的意見,領導當然要表示反對。

  馮嘯辰也算是在體制內浸淫多年的人,對於這些事情自然是很清楚的。他所以要向李濤求證一下,就是想知道來永嘉的態度如何,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對他馮嘯辰產生反感。現在聽李濤這個口氣,來永嘉並不是那種迂腐不化的人,馮嘯辰如果能夠給他的手下謀點利益,估計來永嘉會偷著樂的。

  「那我就明白了,謝謝李秘書。」

  馮嘯辰向李濤道了謝,然後走到王慶輝等人的身邊,說道:「各位師傅,剛才王隊長跟我們小楊經理說的話,我都聽到了,我替德方感謝大家的敬業精神。有一個情況,我想向大家通報一下,德方關於這次拆解廠房的工作,有一個額外的政策,那就是如果裝卸工人能夠在不影響進度的前提下,對一些廢品進行回收,他們將按回收物品折值的2%發放獎勵。

  比如說,剛才王隊長說這根大梁如果完整拆解下來,能夠值5000塊錢,而當成廢鋼則只值500塊錢,中間這4500元的差價,德方會拿出2%,也就是90塊錢作為獎金。」

  「還有獎金?」幾個裝卸工的眼睛都亮了,原本是出於一種心疼東西的心態,承諾會把有用的東西都回收利用起來,想不到對方還能付給獎金,這可就是意外之喜了。

  「馮處長,這獎金也是算在勞務費里,統一付給公司的嗎?」王慶輝問道。他已經在心裡打著算盤,如果對方付了獎金,自己身為隊長,應當向公司爭取一下,讓公司從這筆獎金里提出一個比例,作為工人們的加班費。這個比例嘛,最好能夠到20%以上,實在不行,10%也不錯了。

  一根梁能夠提90塊錢,10%就是9塊錢,也就是兩三個人多幹個把小時的事情而已,能累到哪去?

  誰料想,馮嘯辰卻是搖搖頭,道:「不是的,這些獎金不會付給樂城石化,而是直接付給工人的,這是德國人的規定,相當於餐館裡給服務員的小費。」

  「直接付給我們?」

  這一回,所有的人都傻眼了。原本想著能夠幫公司再多創造一點收入,自己拿個小頭,也挺不錯的。誰知道人家說的是這些錢都歸工人所有,那就意味著拆一根梁能夠賺到90塊錢,天啊,搶錢也沒這麼容易啊!

  馮嘯辰說的小費這個概念,大家是懂的。外國電影裡看過,而且前幾年有外國專家到公司去,也給為他們服務的食堂工作人員、招待所服務員等付過小費。公司倒是規定這些小費必須上交,可規定是規定,私下裡拿了又有誰知道呢?自己幫著德國人拆一個工廠,自願多干點活,幫人家省下一些材料,人家付筆小費,好像也是說得通的。這些錢,你不說,我也不說,公司想必也不會知道吧?

  王慶輝下意識地扭過頭去看李濤,卻見李濤不知啥時候已經蹓躂到一台設備邊上去了,正在饒有興趣地研究著銘牌上的外國字。王慶輝立馬就明白了:這件事馮處長肯定跟李秘書說過了,而李秘書明顯表現出不想摻和嘛。

  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資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馮嘯辰向王慶輝他們私下的承諾,還是很快就傳到了來永嘉的耳朵里。正如馮嘯辰猜測的那樣,來永嘉對此事採取了裝聾作啞的態度,只是交代李濤安排一些過去貢獻比較大的工人去給馮嘯辰他們幹活,同時還以「加強領導」為由,讓李濤留下作為現場的負責人。李濤當然明白來永嘉的意思,美滋滋地接受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把拆解工廠的工作交給來永嘉的手下,馮嘯辰自然是放心的。他給王慶輝等人許下那麼多的好處,目的也是讓他們心情愉快地幹活,保證工作質量。他自己和楊海帆二人當然是沒有時間留下來當監工的,不過他還是調來了馮凌宇和馮林濤兄弟倆,讓他們跟著工人們一起幹活,這樣既是一種鍛鍊,也能夠捎帶著監督一下工作過程。

  在這些天裡,馮舒怡又給他們聯繫了幾家有意出售二手設備的企業,不過這些企業並不像哈根公司那樣已經破產,需要把整個廠子都賣掉,它們只是因為採購了新設備,所以需要把一些舊的設備處理掉。說是舊設備,其實性能也都還很不錯,價格方面則只有新設備的幾分之一,對於馮嘯辰這樣的「窮人」來說,當然是極其划算的。

  馮嘯辰把接收這些二手設備的工作也交給了李濤去打理,李濤收了馮嘯辰私下裡給的「小費」,態度自然是十分殷勤的。他讓馮嘯辰放心,聲稱自己一定會安排懂行的裝卸工人去接設備,並將這些設備完好無損地送回國內。

  收購哈根工廠以及其他二手設備的費用,都是由馮華替馮嘯辰支付的。馮華成功地幫馮嘯辰融到了一筆1000萬美元的貸款,用於在歐洲市場上採購設備和原材料。馮嘯辰的辰宇公司,算是馮家的家族企業,晏樂琴和馮華他們都是全力支持的。馮華作為一名銀行家,投資眼光頗為敏銳,他深信,自己這個侄子肯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他要做的,只是幫侄子鋪好路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