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嬸子,你太偉大了,這180萬,花得太值了!」

  馮嘯辰幾乎有一種要抱著嬸子親一口的衝動,無奈中國人還是比較含蓄的,他實在做不出這樣的舉動,雖然馮舒怡平時沒事也會反撩他幾下的。

  馮舒怡得意地笑了,她早就知道這樁生意肯定會讓馮嘯辰滿意的,她故意在事先沒有和馮嘯辰商量,也是想讓他感到驚喜。涉及到二手機械裝備收購的問題,當然不是馮舒怡這個律師能夠定下來的。在談判過程中,她找了好幾位懂行的朋友來幫忙,最後連晏樂琴都親自出馬了,對各種設備的價值進行了充分評估,還參考了歐洲市場上二手設備的交易情況。最終確定的這個價格,對老哈根來說多少有些心疼,但他也知道,自己實在很難再找到這麼好的買主了。有些買家可能會願意出高價買其中的一兩台設備,但要賣夠180萬美元,他恐怕得等上十年八年。

  「現在的問題是,你必須找到人把這些設備拆卸出來,尤其是要把原來的車間拆解掉,並且把拆下來的廢鋼運走,這樣老哈根才能把工廠的土地賣掉。我找人評估過,拆解這些設備,需要40個工人干3個月的時間,人工成本估計要20萬美元。」

  馮舒怡冷靜地向馮嘯辰提醒道。

  「40個工人干3個月就需要20萬美元?這麼貴?」楊海帆失聲道,他是當經理出身的,算人力成本非常擅長。他想到,按每人每月80塊錢的工資標準計算,40個人3個月,也就是1萬人民幣而已,怎麼在德國就需要20萬美元了?

  「這是最起碼的價格,因為拆卸這些廠房是重體力勞動,工資標準是很高的。」馮舒怡道,「除了人工成本之外,還需要租用各種施工設備,粗略計算,也需要5萬美元以上。」

  「不就是拆幾間廠房嗎,用得著施工設備?」楊海帆不憤地說道,「如果是在中國,我隨便找一個工程隊,啥設備也用不著,一個月就幹完了,而且還花不了這麼多錢。」

  「可你們是在德國,德國的人工成本是很高的。」馮舒怡道。

  「如果我們從中國派一隻工程隊過來呢?」馮嘯辰問道。

  「從中國派工程隊過來?」馮舒怡一愣,「嘯辰,你沒跟我開玩笑吧?這麼遠的路,派工程隊過來?」

  馮嘯辰說這話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過腦子,只是因為不憤德國的高昂人工費用,說了一句氣話而已。被馮舒怡一問,他倒反而認真思考起來了,想了一小會,他的臉上就露出了笑容,說道:

  「這還真是一個好主意呢,從中國派20個工人過來,加上往返的路費,恐怕都比在德國請人要便宜。你剛才說需要40個人干3個月的時間,我估摸著,如果換成中國工人,20個人干2個月就完成了。」

  「完全有可能。」楊海帆附和道,「佩曼在桐川的時候,就跟我說過,我們的工人幹活比德國工人要勤奮得多,德國人干3天的活,中國人花1天就幹完了。如果從中國國內找20個人過來,一個人一個月給200塊錢,2個月也不到1萬塊錢。再算上在德國的生活費、往返的路費,最多有3萬美元就足夠了。」

  馮舒怡看看馮嘯辰,又看看楊海帆,說道:「你們真的打算從中國派工人過來?」

  「必須的!」馮嘯辰這會已經把事情都想明白了,越想越覺得還是從中國派人過來更合適。人工成本還只是他考慮的一個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作態度上的差異。既然要拆解一座德國的舊工廠,那麼任何一點值錢的東西都得回收利用。比如說車間裡的舊電纜、電器開關、針頭線腦之類,運回中國去都是能用的。中國工人見著這些東西,肯定會當成寶貝,小心輕放。而換成財大氣粗的德國工人,恐怕就沒有這種心態了。

  「可是,要派工人過來,簽證的問題怎麼解決?」楊海帆開始思考起操作層面的問題了。在時下的中國,出國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派工人出國的事,當然也是有的,不過那都是由國家出面組織的,楊海帆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做。

  這方面的問題,馮舒怡卻是比較熟悉的,她想了想,說道:「這事並不困難,我們可以以菲洛公司的名義來做這件事,就說是菲洛公司要收購哈根公司,需要使用一批有經驗的工程人員,而這些人員將從中國聘請。有了菲洛公司的邀請函,再找德國在中國的領事館辦簽證,就比較容易了。」

  「好,就這麼辦!」馮嘯辰點頭應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楊海帆把話說了一半,看看馮舒怡,又把後面的話咽回去了。

  馮舒怡詫異道:「楊先生,你有什麼問題嗎?」

  楊海帆尷尬地笑了笑,說道:「我剛才只是在想,既然我們派了工人過來,花了那麼多路費,是不是可以……」

  馮舒怡一下子就明白了,不禁笑了起來,道:「哈哈,你是不是想說,希望我幫你們再聯繫幾家舊企業,讓你的工人把它們也一起拆掉運回中國去?」

  楊海帆臉有點紅,說道:「馮夫人,我知道這個要求有些過分了,不過嘛……」

  「難怪嘯辰要選你做合伙人,你和嘯辰一樣,都是人心不足象吞蛇。」馮舒怡現學現賣,卻把一句俗語給說反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轉機

  次日,馮舒怡帶著馮嘯辰、楊海帆二人,在中間人的陪同下,到哈根公司去走了一趟,親自考察了廠子的情況,尤其是那批二手設備的情況。哈根公司作為一家老牌企業,車間管理做得非常規範。儘管已經停工兩年時間了,但車間裡的設備依然保管得很好,沒有那種鏽跡斑斑的情況。老哈根為了堅定馮嘯辰他們的信心,還親手啟動了幾台工具機,為客人們表演了一下機加工的過程。馮嘯辰和楊海帆都是行家,一看就知道這些設備的性能一點都沒有下降,只要運回去就可以使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