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嘯辰的建議是讓姚偉強離開金南,到浦江去開闢一個新的市場。金南這邊的業務自然還是要保留的,但只需要交代一位信得過的親戚照看就可以了,姚偉強自己不應當被拴在這個小空間內。浦江是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許多工業品的集散地,姚偉強把自己的軸承經銷公司開到浦江,能夠利用這個市場優勢,不斷做大。

  如果是在前兩年,馮嘯辰肯定不會給姚偉強出這個主意,因為那時候對於私營企業的管束還很嚴,姚偉強只有躲在金南這個小地方,再用中德合資企業的帽子當保護傘,才能存活下來。此外,那時候的姚偉強實力也比較薄弱,到浦江這樣的大城市去,很難有什麼建樹。如今就不同了,國家已經打開了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口子,而姚偉強也積累起了足夠大的資本,可以去浦江試試水了。

  「你放心,我現在雖然不在重裝辦了,但這些年在很多企業里也交了一些朋友,他們會給你一些照顧的。當然了,最終能不能打出一片天地,還是要靠你自己,我的那些朋友只能在原則範圍內給你幫助,想讓他們違反原則來幫助你,恐怕是做不到的。」馮嘯辰最後這樣說道。

  「馮處長,有你這句話就足夠了。」姚偉強只覺得渾身上下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就回金南去,帶上老婆孩子殺奔浦江。其實,他早就有到大城市去闖一闖的想法,只是前兩年的十大王事件讓他有些心有餘悸,同時也不知道作為控股股東的馮嘯辰對於此事有什麼想法。現在馮嘯辰鼓勵他到浦江去,還承諾聯絡一些企業里的朋友給他幫助,他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馮嘯辰認識的朋友可不是什麼尋常之輩,很多人都是一些大企業里的領導或者總工之類,即便是在原則範圍內的一些照拂,也比姚偉強這麼多年結交的那些供銷科長管用得多。姚偉強對自己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頗為自負的,馮嘯辰給了他授權,又給了他平台,他再不能做出點成就,就真沒臉在這個屋裡呆著了。

  「最後就是包總這邊了。」

  馮嘯辰把頭轉向包成明,微笑著開口了。

  包成明有些尷尬,說道:「唉,馮處長,你可別叫我包總,我老包原來不知道自己有幾分斤兩,剛才聽馮處長一說,我真有些無地自容了。陳總、楊總、姚總他們,都是能人,生意隨隨便便就做到了幾百萬的規模。我也就是小打小鬧,一年做不到10萬塊錢的業務,真是太丟人了。」

  馮嘯辰搖搖頭道:「老包,其實這幾項業務裡面,我最看好的,反而就是你這塊業務呢。」

  「馮處長,你不會是在安慰我吧?」包成明半信半疑地說道。

  馮嘯辰道:「當然不是。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到21世紀,最值錢的東西是什麼?」

  「……」

  所有的人都傻眼了,馮嘯辰這樣憑空問一句,大家哪知道該如何回答呀。再說,21世紀是何等遙遠的時代,大家再有想像力,也無法預見那時候的事情。

  說來有趣,在整個80年代,大家最喜歡暢想的一個時間節點就是「2000年」,據說那是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時候。有關四化是什麼,眾說紛紜。在中學生的作文里,基本上是說家家都擁有一個機器人,街上跑的是水滴形狀的私家小汽車,所有的城市都繁花簇錦,就像掛曆上的「外國」一樣。

  不過,在領導人的頭腦里,世紀末卻是更為現實的。人均收入翻兩番,達到1000美元,其實也就相當於日本60年代中期的水平,哪裡談得上家家戶戶都有花園洋房,能夠不再如現在這樣三代人擠在40平米的小房子裡,就已經是很樂觀了。

  不管是哪種認識,大家的想像都是截止至2000年的,對於21世紀是什麼樣子,很少有人去談及。現在馮嘯辰突然說起21世紀,連楊海帆這樣眼界比較寬的人,也有些莫名懵圈了。

  馮嘯辰看看大家,微微一笑,說道:「21世紀,最值錢的東西是信息。目前我們國家還是短缺經濟的國家,很多東西都是供不應求,大家只愁買不到東西,不愁東西賣不出去。我相信,經過十幾年的建設發展,到21世紀的時候,咱們國家將進入過剩經濟的時代,企業會哭著喊著求消費者買他們的東西。到那個時候,誰能夠掌握信息渠道,誰就掐住了所有企業的命脈,自然會有人上門來給你送錢。」

  「會這樣嗎?」

  陳抒涵、楊海帆等人面面相覷,對於馮嘯辰的預言都有些不敢相信。倒是包成明眼睛一亮,說道:「這一點,我倒有一些感觸。去年馮處長讓我辦金南標準件商情的時候,說我不但可以靠賣商情賺錢,還可以收那些商家的錢。我當時不是很相信,結果半年不到,金南的那些商家真的給我送錢來了,都是想把他們的目錄登到靠前的位置上,還有人願意出錢在商情里插彩頁的。」

  「你個奸商!」姚偉強沒好氣地斥道,「我們本來是一家的,結果你收了人家的錢,生生把人家的目錄插到我菲洛軸承的前面,你這算不算是見利忘義了?」

  包成明委屈地辯解道:「這件事我跟你通過氣的好不好?你說了,馮處長也是贊成我這樣做的。」

  「也就是馮處長替你說話,要不我肯定跟你割袍斷義,再也不認你這個表哥了!」姚偉強裝作氣乎乎的樣子說道,但他眼角流露出來的笑意卻泄漏了他的真實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