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照最初的設想,發行裝備工業債券所籌集的資金,將用於中國的裝備技術研發。重裝辦負責提出研發的重點任務,根據任務的重要性和難度將資金分配到各個項目上去。國內的工業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機構將作為項目的承擔者,利用基金的支持,完成研發任務,全面提高中國的裝備工業水平。

  在以往,選擇哪些單位來承擔研發任務,是根據上級領導的好惡以及下屬單位的遊說能力來決定的,而且為了平衡利益關係,往往要做到人人有份,張三吃肉的同時,李四至少能喝上一口湯。但這一回,經委提出了新的方式,那就是公開招標,由有意向並且有能力的單位來競標。不想乾的,不會強迫你干;沒能力的,想干也不會給你。招標的範圍也跨出原有的行業界限,不管是哪個行業的機構,都有資格投標。

  「全國所有的工業企業、研究院所、高校乃至個人,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承接研發任務,獲得基金支持。」

  這是重裝辦向全國發出的通告。這個通告除了以文件形式下發到各地區、各行業之外,甚至還在報紙上刊登出來,公之於眾。按照馮嘯辰的說法,這是要不拘一格動員全國力量,除了體制內的力量之外,體制外也同樣可以參與。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家的熱情很高

  「馮處長,我想打聽一下,你們重裝辦搞的那個項目招標,我們公司可以申報一個題目嗎?」董岩從遙遠的海東省打來了長途電話,向馮嘯辰求證道。

  「董總,當然可以,你可是化工行業里的老人了,經驗豐富,學識淵博,我們就需要像你這樣的專家加盟呢。」馮嘯辰笑呵呵地回答道。

  董岩從海東化工設備廠辦理了停薪留職之後,便成立了一家技術諮詢公司,名叫「山研化工裝備技術服務公司」,並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一開始,他還有些覺得不好意思,出去見人的時候遮遮掩掩地,不敢說企業是他自己的,也不願意提自己下海的經歷。

  他的第一個客戶,自然就是阮福根的全福機械廠。全福機械廠承接了大化肥設備的分包任務,其中涉及到許多技術難題,都需要董岩這個行家裡手幫助解決。僅這一個訂單,就已經解決了董岩的生計問題,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隨後,他又壯著膽子去聯繫了自己過去認識的一些同行,怯生生地向別人拉業務。讓他覺得意外的是,同行們對於他下海一事都給予了高度的理解,甚至表現出無窮的羨慕。

  「這年頭,真是笑貧不笑娼啊!」

  這是董岩私底下對老婆謝莉發的感慨。謝莉也從廠里辦了停薪留職,目前擔任山研公司的副總經理兼行政主管兼財務以及其他若干職位。兩口子現在的工作強度比在海化設的時候高了10倍都不止,幾乎是每天早上睜開眼就開始忙各種事情,直到晚上困得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

  兩口子對於目前的生活都非常滿意,謝莉經常跟以往的閨蜜說,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自由,不用再看領導的臉色,至於賺錢多少,那是無所謂的。但閨蜜們對此都很是不屑,如果不是看在一年十幾萬的進項上,謝莉能有這麼賣力,能有這麼追求生活的意義嗎?

  在拿到了省里其他幾家企業的訂單之後,董岩就開始琢磨著擴大公司規模了。這麼多的事情,靠他一個技術人員肯定是干不完的。謝莉畢竟不是搞技術的,在公司里只能做點後勤工作,幫不上董岩的忙。董岩去了省里的幾所高校,想找幾個畢業生到公司來工作,結果一無所獲。想想也是,這個年代的天之嬌子怎麼可能丟掉編制跑到一家民營機構去工作呢?

  董岩開始有了如阮福根一般的煩惱,錢已經有了,但卻沒有地位。朋友們羨慕他有錢,但對於他的身份卻是不屑一顧。有些人當著他的面一口一個「董老闆」叫得挺歡,背地裡卻說些諸如「有錢的王八大三分」、「兔子尾巴長不了」之類的話。他出去談業務,人家聽他談技術的時候有幾分敬重,但一聽說他是民營企業的人,立馬就換了一副嘴臉,把他看輕了幾分。

  在這個時候,傳來了裝備科技基金招標的消息,董岩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去投標,一來是因為自己的業務壓力已經很大,沒有精力搞這種科研活動,二來也有些自慚形穢的意思,覺得這種招標肯定是面向國營單位的,他一個民營企業有什麼資格去投標呢?

  在一次與阮福根閒聊的時候,董岩說起了此事。他是當一句閒話來說的,阮福根卻極其認真,當即建議他去投標。阮福根用以說服董岩的理由,正是他自己當初去重裝辦接任務時候的理由:不管你掙了多少錢,做過多少項目,只有拿下國家的大項目,才能證明你的地位。

  阮福根一語點醒夢中人,董岩也反應過來了。由重裝辦發包的裝備科研項目,如果他能夠承擔一項,不就正說明他有足夠的實力嗎?連國家重裝辦這樣的機構都不嫌棄他的民營身份,其他那些小單位又有什麼資格看不起他呢?

  帶著這樣的念頭,董岩馬上開始著手準備。他找到了在海東大學化工系工作的一位老同學,共同商議從重裝辦接課題的事情。這位老同學在多年前就已經轉崗做行政了,時下已經沒有能力做前沿的科學研究,但卻又急需課題和論文,用以評職稱。董岩與他商定,兩家共同聯手申請課題,申請下來之後,由董岩負責完成,老同學則負責幫他聯繫化工系的實驗條件,並且從化工系給董岩找幾名研究生作為助手。事成之後,成果由兩個人平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