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嘯辰,你的事業越做越大了,用你叔叔的話說,叫著令人刮目相看啊。」

  酒過三巡,大家各自開始聊天的時候,馮舒怡坐到了馮嘯辰的身邊,笑嘻嘻地對他說道。

  「哪裡哪裡,我現在哪有什麼大事業。」馮嘯辰謙虛道。

  馮舒怡道:「你以為我不知道嗎?辰宇公司的產品,目前在德國市場上銷售得非常好。我向佩曼了解過,他說你們不僅僅是繼承了菲洛公司原有的技術,還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開發,有些新產品的性能已經超過了菲洛公司原來的產品。佩曼表示,如果照現在的勢頭發展下去,辰宇公司不但能夠恢復原來菲洛公司的市場份額,還有可能進一步增長。我預感到,未來整個馮家都要以你為中心了。」

  馮嘯辰笑道:「嬸子又在笑話我了,有奶奶在,大家自然是以她為中心的。就算奶奶退休了不管事情,還有各位叔叔嬸嬸,什麼時候能夠輪到我來當中心了?」

  馮舒怡瞥了馮嘯辰一眼,道:「在嬸子面前,你還說這種套話嗎?這一年多時間,你奶奶經常說,年輕的一代,就數你最有出息。你繼承了你爺爺的技術,又有經營頭腦,未來肯定會有很大的發展。她已經決定了,要全力支持你的事情,還讓你叔叔和我也要助你一臂之力。我們這次過來,除了回南江老家去看看之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來幫你建立中國裝備科技基金的。」

  「怎麼,這件事已經有眉目了嗎?」馮嘯辰驚喜地問道。

  「有眉目了,是你叔叔一手推動的,不過,這主要也是因為你奶奶一直都在催促著他辦。現在德國那邊的事情基本上已經辦好了,你叔叔所在的德國明堡銀行答應作為裝備科技基金的擔保銀行和債券發行商,只要中國政府方面能夠提供必要的擔保文件,這個基金就可以開始運作了。」馮舒怡簡單地介紹道。

  「太好了!」馮嘯辰以拳擊掌,興奮地說道:「明天我就向我們領導匯報,請經委安排財政部、外貿部的官員一起來商談此事。不瞞你說,國內的官員對於這樣一種模式還很不熟悉,屆時恐怕需要叔叔和嬸子你們給他們講解一下。」

  馮舒怡道:「沒問題,我們這次來,就是來給你幫忙的,你說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照著做。」

  馮嘯辰道:「嬸子,你這樣說我可擔當不起了。這件事情主要還是國家的事情,我想,奶奶也是出於報效國家的想法,才付出這麼多心血去推動這件事,這也算是完成爺爺的未竟事業吧。」

  馮舒怡搖搖頭道:「對於你奶奶來說,這件事不僅僅是國家的事情,還是你的事情。我能夠感覺得出來,她推動這件事情,起碼有一半的原因是想為你鋪路,讓你有一份很閃光的成績。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是不會這樣努力的。」

  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立一個基金

  建立一個基金來促進裝備科研發展的想法,是馮嘯辰從日本考察大化肥設備回來之後就形成的。根據他了解到的情況,中國在大化肥裝備製造方面存在著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不足。實踐方面的不足,可以通過引進技術,再加上足夠多的項目支撐,來逐步彌補。而在理論研究上的不足,就需要有大量的科研經費投入,吸引大量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人員集體攻關,才能會有突破。

  80年代前葉,中國可謂是百業待舉,各個領域都在大幹快上,而國家的實力還非常弱,財政資金入不敷出,捉襟見肘。有許多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項目都需要投資,大化肥項目以及其他一些裝備領域的科研項目雖然也是被列入國家重點扶植範圍的,但每年能夠分配到的科研經費卻非常有限,用這些人來支付科研人員的人頭費尚嫌不足,哪裡談得上開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動。

  面對著這種情況,馮嘯辰靈機一動,提出了發行大化肥債券的想法,準備用債券融資這種方法,籌集幾千萬乃至上億的資金,用於大化肥的科研。至於這些債券的償還,則要依靠所研發出來的技術所產生的回報。馮嘯辰有十足的把握,相信這些錢投入進行會有豐厚的回報,屆時不僅可以償還所有的債券本息,還能夠有大量的節餘,用於後續的進一步研發。

  考慮到國內百姓手裡沒有什麼余錢,更不可能接受需要五年乃至十年才能獲得回報的債券,馮嘯辰提出可以把債券的發行範圍轉移到國外,利用國外的閒散資金來為中國的現代化服務。

  這個想法得到了羅翔飛以及經委領導的認同,但具體到這種債券如何發行,大家就沒有經驗了。馮嘯辰自己也不太清楚這方面的程序,他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一份報告,郵寄給了遠在德國的晏樂琴、馮華和馮舒怡,請他們幫忙論證。

  晏樂琴是對這件事情最為積極的,她原本就是帶著實業報國的理想出國去學習的,這些年遠在海外,空有一身知識卻無法報效國家,讓她頗為難過。在與馮嘯辰相認之後,她就一直想著如何能夠為國家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工業科研方面的事情。馮嘯辰的這個提案,讓她眼前一亮,覺得這是一個幫助國內科研發展的好思路,而她自己也可以在這件事裡發揮一些作用。

  見母親對此事極為重視,馮華和馮舒怡夫妻倆也開始認真地分析起來。馮舒怡是做專利事務的,對於技術的價值有很深的認識。她認為,中國是一個技術落後的國家,技術上的改進餘地很大,科研資金的投入能夠產生出比在西方更大的回報。馮華則是從一個銀行家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的,他不但看到了技術的價值,還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價值。他認為,在這樣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將能夠為銀行帶來長久的收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