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個人的看法,就是說這不代表重裝辦的意見,馮嘯辰並不需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但馮嘯辰畢竟是羅翔飛欽點過來的人,他的意思也能夠反映出重裝辦的想法,王時誠作為考察團的團長,是需要聽一聽的。

  馮嘯辰道:「那好,我就說說我的不成熟的想法吧,特此說明,只代表我自己,說錯了各位領導不要見怪。」

  「沒事,你說吧,小馮。」另外幾位副司長都紛紛鼓勵道,潘衛華則只是冷哼了一聲,也沒法說什麼。

  剛才馮嘯辰把潘衛華給擠兌了一通,讓幾位副司長都很覺痛快。部委里就是搞產業政策的,潘衛華把產業政策說得一團漆黑,誰聽了能高興?可潘衛華的知識結構比較新,扛著一面學習西方先進經驗的大旗,大家還真沒法反駁他。馮嘯辰有理有據,用的又是發達國家的案例,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實在是幹得太漂亮了。

  馮嘯辰得到大家的鼓勵,笑了笑,說道:「我覺得,剛才潘處長分析的三方利益問題,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從農業方面來說,要想糧食增產,尿素是不可或缺的,咱們不可能等到自己的技術成熟了,再向農民提供尿素。至於化肥廠方面,希望得到技術成熟、質量過硬的產品,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鄭處長的想法也並不為過。」

  「你說的,只是一個方面。」饒志韜補充道,「鄭斌他們希望全盤引進日本技術,除了能夠擺上檯面的想法之外,個人的私心也是有的。引進一套國外技術,前前後後又是談判、又是簽合同,能創造出多少出國的機會?

  再者,等到項目開始建設的時候,日本這邊要派技術人員和工人到濱海去,濱海就可以用這個藉口來興建高標準的外賓樓、招待所,可以更新辦公裝備和各種高檔家具,甚至可以買高級轎車,這一切都可以打著服務外事工作的旗號。你想想看,能有多少人從中受益?」

  「呃……」馮嘯辰瞠目結舌,居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呢。

  第二百三十七章 這是一出雙簧

  每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後面,都有一大堆不可告人的私心。

  潘衛華有一點並沒有說錯,那就是人都是有利己動機的。毫不利己、一心為公的這種人,不能說沒有,但絕對屬於少而又少的類別。所謂好人,應當是那種能夠把利己心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在利己的同時兼顧甚至更多考慮他人利益的。而所謂壞人,就是利己心過於膨脹,以至於損人利己的。

  政府官員在做指示的時候,都會號召大家公而忘私,一切從國家利益出發。但在真正制定政策的時候,則一定會充分考慮到各方的利益訴求。如果哪個政策不考慮平衡利益,而是一味要求下屬做出犧牲,這樣的政策是推行不下去的。

  具體到引進大化肥設備這件事情,地方上的利益考慮是很多的。大化肥早一點投產,能夠給當地的農業提供優質而充足的化肥,企業本身也能賺到豐厚的利潤,這都是可以成為地方官員政績的,官員們不可能不在意。而再往下,那就是在引進過程中享受到的各種私人好處,比如出國的機會、購買高檔轎車的機會、收受外賓禮品的機會。這些都屬於引進項目中的潛規則,上頭的領導不是不知道,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嘛。

  這一屋子人,都是有實際工作經驗的,甚至誇誇其談的潘衛華也是一個懂得基層想法的人。沒人會認為基層有這些私心雜念是不對的,如果一點好處都拿不到,人家憑什麼這樣辛苦地工作呢?

  馮嘯辰恐怕是對這些情況了解最少的人,因為他的經驗主要來自於後世。後世的官員不會像現在這樣熱衷於出國,有些外貿部門的官員甚至視出國為負擔,換成誰,一年有一半時間在天上飛著也不是什麼愉快的事情。

  「我覺得,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要想勸說鄭處長或者濱海省放棄全盤進口日本設備的想法,都是辦不到的。」馮嘯辰總結道。

  「的確如此。」饒志韜點頭贊同道。

  馮嘯辰接著說道:「但是,引進技術形成我國自己的大化肥裝備製造能力的決策,是中央下達的。即便不說中央的要求,就咱們這麼大一個國家來說,重大裝備不攥在自己手上,畢竟是不行的。」

  「馮處長這句話我不贊成。」潘衛華插話道,「據我了解,甚至包括美國在內,人家也不是自己非要掌握所有的技術,而是各有所長,通過國際合作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潘處長,你說的這是美國,咱們是中國。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可以互通有無,咱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自己的技術,萬一人家卡我們的脖子怎麼辦?」牛克安提醒道。

  潘衛華略帶幾分譏嘲地笑道:「牛廳長,你這種思想是不是太左了?咱們現在已經和美國建交了,我們從資本主義國家引進的設備,什麼時候被人卡脖子了?相反,同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卻在對我們進行封鎖,我們過去吃虧就吃在太講意識形態上了。」

  「……」牛克安無語了,潘衛華這話還真沒法反駁。自從中美關係和解之後,中國從西方世界獲得了不少工業裝備,時下也正是中美關係的「蜜月期」,在這個時候說美國會卡中國的脖子,好像是有些不合時宜的。

  馮嘯辰微微一笑,道:「潘處長說的沒錯,不過,你怎麼解釋巴統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