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永峰和胥文良當然不知道,給羅翔飛出這個主意的,正是馮嘯辰。依著羅翔飛他們的想法,40多萬美元的外匯,是一筆大錢,國家應當悉數收走,用於重要的方面。但馮嘯辰指出,這筆錢本來就是意外之財,並不在國家的預算範圍內。還不如把它留給秦重,讓秦重在引進技術的過程中不至於在外匯方面捉襟見肘。

  馮嘯辰能夠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因為他的前瞻眼光。擱在30年後,幾十萬美元對於國家來說完全不算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了,國家多這40萬,或者少這40萬,無傷大雅。而同樣這些錢,留到秦重的手裡,對於鼓勵秦重一干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將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

  馮嘯辰說完瑞士銀行存款的事情,又笑著說道:「還有一件事,長谷佑都平時送給你的小額日元,都已經按規定上交國庫了。不過,他每一次送給你的那些禮物,經過上級批准,同意全部留給你個人支配,也算是組織對你的獎勵吧。」

  「這我可不能要,這算是收受外商禮物,是違反規定的。」崔永峰說道。

  馮嘯辰道:「這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禮物,與公職人員與外商接觸時收受的禮物不是一個性質。經過上級領導批准,你收下這些禮物就不算違規了。崔總工,長谷佑都送了你手錶、領帶等東西,如果你不穿戴出去讓他看見,也不好解釋,是不是?」

  「這樣啊……那,那我就服從組織的安排吧。」崔永峰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心裡則是樂開了花。這些禮物,他當然要分出一部分給胥文良以及廠里的其他一些領導、同事,但自己能夠留下的那些,也還是價值不菲的。

  在這其中,有一套日本產的高檔化妝品,他從一開始就想截留下來,帶回秦州送給妻子,只是礙於規定,不便這樣做。現在馮嘯辰說上級領導已經批准他接受這些禮物,這個障礙就掃除了。想著妻子拿到那套化妝品的時候會有何等的喜悅,崔永峰簡直比自己得了什麼好東西還要開心。

  馮嘯辰看著崔永峰的表情,在心裡微微地笑了。重裝辦這也算是借花獻佛,用三立制鋼所的東西,獎勵了有功之臣。這些日常禮品,國家收上去也沒啥用處,還不如以一個冠冕堂皇的名義獎勵給崔永峰。說實在話,面對著1億日元的誘惑,崔永峰能夠不為所動,而且將計就計,騙取三立制鋼所接受了中方的真實要求,這樣忠誠的人員,也理應受到重獎。

  經過這件事,羅翔飛也受到了一些教育。時代畢竟已經與過去不同了,建國之初的人們可以只談奉獻,不計報酬,但經過30多年的和平建設,今天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私心。如果一味地要求他們作出犧牲,而不給他們相應的回報,那麼就難免會有一些人像郭培元那樣被別人利誘,走上出賣國家利益的道路。

  要讓馬兒跑,就要讓馬兒吃草,這是馮嘯辰向羅翔飛說起的理念,也得到了羅翔飛的認同。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讓參與項目的人得到一些好處,能夠讓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幹勁倍增,細算起來,國家的所得反而是更多的。

  在與三立制鋼所的談判結束之後不久,由浦海重型機器廠牽頭,與西德克林茲公司的談判也告圓滿結束。克林茲接受了與三立相仿的條件,同意向浦海重機提供完整的軋機設計和製造技術,幫助浦海重機培訓工人,建立工藝體系,用以交換關係軋機設計的15項新專利。這些專利雖然是由秦重向國際專利組織提交的申請,但所有權卻是屬於國家的,浦重也同樣有份。

  按照重裝辦的規劃,秦重和浦重分別受讓日本三立和西德克林茲的軋機製造技術,獲得技術後將進行充分的交流,以形成中國自有的軋機技術。這隨後的協調,重裝辦是會一直跟進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這種鬼點子

  京郊,重裝技師學校。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建設,這個在廢棄工廠里興辦的高級技工師範學院已經頗有幾分規模了。原來的車間有一些被分隔成小開間,當作教室使用;另外一些則保留了原來的功能,成為學校的實驗車間。工人宿舍經過修整之後,改成了教師和學員的宿舍。還有行政樓、食堂、禮堂、圖書館、實驗室等一系列建築,一所學校所需要的內容一應俱全。

  學校的招生工作也異乎尋常地順利,甚至可以說是火爆。最開始,一些廠子不清楚這所學校能夠教什麼東西,還想著把廠里的待業青年送過來,拿個文憑以便回去分配工作。待到詳細看過學校開設的課程內容,以及招生通知上列出的幾十位教師的名單,各廠的領導們都無法淡定了。

  那些教師,全都是國內赫赫有名的高級技師,五一節登過城樓與偉人握過手的,就有十幾位之多。這些人親自出山,傳授他們的看家絕技,這是派幾個小年輕去應付一下的事情嗎?誰不想有機會讓這些人指點一二,就算一下子學不到人家的本事,光是合張影掛在自家牆上,也是能夠驕傲一輩子的。

  就這樣,各企業的報名函一下子把薛暮蒼的辦公室都給塞滿了,報名人數之多,足夠薛暮蒼開出100期培訓班。許多企業還直接把電話打過來了,張嘴就是一句:「學費多少,我們出五倍,條件是多給我們幾個名額。」

  第一期招生,來了200名工人,多是四五級工,這也是重裝技師學校最初就確定的培訓對象。這些工人一般都有著比較紮實的實踐功底,但在基礎理論方面比較欠缺,此外就是缺乏名師指點,在技術上逐漸進入了瓶頸期,很難再有突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