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百零二章 利潤的分配

  「你好。」

  「你好。」

  兩個小老弟不約而同地用德語向馮嘯辰問候了一聲,說完之後,兩個人才覺得這個巧合太有趣了,不禁一齊笑了起來。馮嘯辰也跟著笑了,帶著笑意罵道:「就知道偷懶,你們就不會說點複雜的?」

  「日常生活用語,他們已經沒什麼問題了。太複雜的德語,還得再練一段時間才行。以他們倆的基礎,半年時間能夠學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不錯了。」陳晉群在旁邊替他們倆解釋道。

  馮嘯辰也沒有進一步考校他們的意思,聽陳晉群這樣一說,也就把他們給放過去了,轉而對陳晉群說道:「陳總工費心了,這倆孩子,挺調皮吧?」

  「不調皮,不調皮,都挺懂事的。」陳晉群答道。

  聽到馮嘯辰那老氣橫秋的話,馮凌宇和馮林濤二人對視了一眼,互相扮了個鬼臉,那意思說是馮嘯辰自己也就比他們倆大三歲,居然大言不慚地管他們叫「孩子」,也真是太把自己當成領導了。

  歡迎儀式過後,中層幹部們各自回自己的崗位去了,楊海帆把陳晉群、何雪珍和鄒福慶三人留下,讓他們一塊到自己辦公室去,與馮嘯辰一道開一個公司的管理層會議。馮立此前沒有參與過公司的管理,自然不會去湊這個熱鬧,他向何雪珍討了鑰匙,先回他們在公司的住處去了。

  「過去半年,公司主要的工作是恢復菲洛公司原有的生產能力。在方面,佩曼發揮的作用是最大的,此外就是閆百通老師和他帶來的研究生。我們用了將近2個月的時間,掌握了大多數設備的使用方法,閆老師和陳總工一道,翻譯了一部分工藝文件。

  從去年8月份開始,我們先後生產了12個規格的軸承,總產量3200個,在歐洲市場上的銷售額為27萬美元,扣除進口鋼材約7萬美元,外匯淨收入為20萬美元。省外貿局按3.4元的綜合價格與我們結匯,我們的收入共計70萬元人民幣。

  此外,我們在國內市場上也銷售了一部分軸承,總收入4萬元左右。兩項合計為74萬元人民幣。詳細的帳目都在何經理那裡。」

  楊海帆說到這,向何雪珍那邊比劃了一下。何雪珍則向馮嘯辰點了點頭,表示楊海帆說的都是事實。

  楊海帆又接著說道:「國內部分的成本主要是工資、材料、水電和其他管理成本,目前還沒有做詳細的結算,大數應當是在22萬元左右。咱們目前有120名職工,其中從浦江和中原省聘來的退休工人的工資標準都比較高,過去10個月光工資的支出就在16萬元的樣子。」

  「這樣算下來,咱們這10個月的毛利潤差不多是50萬元了?」馮嘯辰問道。

  「大數是這樣吧。」楊海帆道。

  管生產的副經理鄒福慶道:「說是10個月,其實真正用於生產的時間只有5個多月,前面的時間大家都是在學習,還有安裝設備等等,都耽誤了不少時間。一開始是浦江來的師傅們學習數控工具機的使用,後來中原省的師傅們過來,又花了一個多月才勉強上手,到現在也還不算非常熟練。等到大家的技術都熟練之後,咱們一年的利潤翻上兩番也是可能的。」

  「我對此毫不懷疑。」馮嘯辰笑著說道。從德國搬了一家工廠過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夠恢復生產,而且還有幾十萬的利潤,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他完全相信,等到生產走上正軌之後,公司的利潤應當是會高得多的。

  「馮處長,對於利潤的分配,菲洛公司方面有什麼考慮?」楊海帆向馮嘯辰問道。這話是他們原來說好的口徑,馮嘯辰是作為菲洛公司的代言人來參加這個會議的,他的意見將被認為是菲洛公司的意見。這其中,何雪珍當然是知道內情的,楊海帆則能夠猜得出真實的情況。至於陳晉群和鄒福慶二人,地位更邊緣一些,他們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多嘴多舌,只要假裝相信這個說辭就行了。

  馮嘯辰道:「首先一點,剛才計算出來的,只是毛利潤而已,需要再扣除一部分折舊。設備的折舊比例可以低一些,但專利技術的折舊需要計算得高一些,因為這些技術最多再有五年時間就會過時,在這些技術過時之前,我們必須投入足夠的資金開發出新的技術。」

  「這方面,閆教授做了不少工作。」陳晉群道,「他設計的好幾個改進產品聽說在歐洲市場上很受歡迎呢。」

  馮嘯辰道:「這個需要按比例給閆老師提出一部分技術分成,先留在公司的帳上,等政策寬鬆一些之後,再發放給他。這些錢要算在應付款里,不能算是公司的利潤。」

  「我明白。」楊海帆在本子上記了一筆。馮嘯辰提的只是一個原則性的意見,具體到給閆百通提多大比例的技術分成,還要再精細地計算一下才行。

  馮嘯辰接著說道:「餘下的利潤,海帆和桐川縣商議一下,菲洛公司方面的意見,是以其中的50%作為雙方的追加投資,用於公司的擴大再生產,另外50%用於分紅。」

  「這樣算下來的話,分紅的部分大概在20萬元左右,菲洛公司得70%,為14萬;桐川縣得30%,為6萬。」楊海帆說道,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以我對范書記和熊縣長的了解,他們應當能夠接受這個方案。50%的利潤作為追加投資,肉還是爛在桐川縣這個鍋里的,他們不會反對。再說,半年時間能夠給縣裡上繳6萬元的利潤,比過去農機廠可強多了,縣裡應當會滿意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