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嘯辰也無話可說了,思維超前別人一步,那叫天才,超前人家十幾步,在人家眼裡就是瘋子了。他說的明明是2010年的中國真實出現的情況,在1981年的人眼裡就成了神話。當年有一部科幻小說叫《飛向人馬座》,其中寫到了無人駕駛汽車、星際航行、中微子通信,可偏偏沒有寫到手機、網際網路,宇宙飛船上帶著的圖書館是幾十箱子的縮微晶體片,每塊晶體片像芝麻一般大小,需要用手指捏著放到一個專用機器里,然後就能夠閱讀了……

  好吧,其實也沒必要笑話前人的眼界了,今天的人們恐怕也想像不出20年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新技術,也許我們今天津津樂道的什麼預測和科幻,到20年後也會被證明是太低估科技的力量了。

  「鍾處長,關於電子技術的發展速度,我們現在爭論的意義也不大。不過,我認為,在我們制訂規劃的時候,需要有一些未雨綢繆的考慮。未來的時代一定是資訊時代,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將會是機會無窮的。我們應當從現在開始就著手進行布局,我說一些方向: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生產技術,先進封裝測試技術,半導體材料技術,薄膜液晶顯示技術,關鍵性專用設施和儀器。所有這些技術不僅要掌握,而且要達到產業化的要求。屆時即使我們國內市場無法提供足夠大的需求,我們面向國際市場也是必須的。」馮嘯辰說道。

  「我贊成馮處長的意見。」黃明第一個舉手支持,「我們做規劃的時候,不能光想著跟在國外的後面,我們應當有趕超國外的勇氣。憑什麼我們就必須從國外進口彩電,我覺得有朝一日應當是外國人從中國進口彩電,什麼東芝啊、夏普啊,在咱們中國人面前都得低頭。」

  「哈哈,小黃,你就做夢吧,這絕對是不可能的。」鍾啟帆不屑地說道。

  「嗯嗯,扯遠了,大家還是回到這個規劃上來吧。」吳仕燦不得不發話了,這樓已經歪得不成樣子了,作為樓主,他有義務打斷大家的自由發揮。他指了指馮嘯辰,說道:「小馮,你剛才談了對電子信息產業方向的看法,其他幾個方面,你也談談吧,咱們今天是神仙會,暢所欲言。這個方案是我們處搞出來的,你作為旁觀者,應當能夠看到一些我們忽略掉的事情。」

  馮嘯辰點點頭,說道:

  「好,那我就逐項地來說一下。首先,我認為我們還應當關注一個新的領域,那就是新能源汽車。石油危機的出現,以及西方國家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使傳統的燃油汽車開始逐漸走向衰落,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將是不可逆轉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 打基礎

  所謂規劃,都是依據對未來的預測而做出的。馮嘯辰說的這些內容,豈止是預測,簡直可以稱為是「劇透」了。他站在一個穿越者的角度,回顧了中國在20世紀後20年到21世紀初的歷程,從國內經濟發展、國際產業結構變遷、技術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進行闡述,分析了到21世紀前期中國裝備工業發展的目標。

  他所提出的目標,要比後世實際的發展要強高一些,因為在他看來,這個世界與他經歷過的世界應當是不同的,這個不同之處,就在於有了他馮嘯辰這樣一個變數。

  「中國奇蹟」這種說法,在20世紀幾乎沒有人相信,即便是有人說起,也會被斥為一種政治鼓動,不會有人當真。但到了21世紀初,這個詞就開始不斷地出現在西方媒體上,包括聯合國官員、著名學者、各國政治家都以不同的心態使用這個詞。的確,一個在30年前還被認為是窮國、弱國的發展中國家,僅僅用了30年時間就實現了工業產值世界排名第一位的目標,幾千種工業產品的產量穩居世界第一,有些甚至超過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這樣的發展不叫作奇蹟的話,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能叫奇蹟呢?

  馮嘯辰的預言,則是在這個奇蹟基礎上又加了一個加速度,聽到規劃處眾人的耳朵里,那就完全成了神話了。不過,即便是對馮嘯辰的話只相信了一半,大家還是覺得熱血沸騰,眼睛裡都閃出了光芒。

  「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咱們也不枉此生了。」一位名叫胡月鴻的工作人員喃喃地說道。

  「這裡頭可沒咱們什麼事。」張翰勻笑著打擊了他一句。

  胡月鴻正色道:「怎麼就咱們的事了?咱們是重大裝備辦,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重大裝備。而重大裝備要發展,則離不開咱們,所以,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馮處長說的那種情況,咱們這些人都是有功之臣呢。」

  「我贊成老胡的話!」小胖子黃明說道,「我覺得,馮處長說的情況是完全可能發生的,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就說核電吧,咱們現在搞的是30萬千瓦的核電,未來30年,搞到百萬千瓦,不是什麼達不到的目標。核電的關鍵技術,不外乎核島蒸發器、穩壓器、循環水泵、燃料棒、驅動機構、迴路主管道,常規島汽輪機、發電機,咱們一項一項地落實,一項一項地突破,總有完成的那一天。」

  「時間,關鍵是時間。」鍾啟帆提醒道,「30年時間,看起來很長,但相對於裝備研製來說,是短暫的一瞬間。就比如說半導體材料技術,一種材料的研製,動輒就是十年八年的,30年時間幹不了多少事情。」

  吳仕燦道:「小鍾說的有道理,30年的時間,對於裝備研製來說,並不是一個很長的周期。不過,小馮給咱們說的這些目標,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啟發。我們原來的設想,還是稍微保守了一點。當然,並不是說我認為小馮說的這些目標都能夠實現。我是這樣想的,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在制定戰略的時候,我們應當有一些好高騖遠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有更高的目標指引下達到最好的結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