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配管,是指設備中用來傳遞壓縮空氣、潤滑油、液壓油等氣體、液體的管子的配置。現代大型設備中使用的各種管道多如牛毛,在西方國家,管道的設置已經成為一個專門的專業,而在中國的製造企業中,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幾乎是空白。就像崔永峰說的那樣,工程師基本上就是哪有一條縫就把管子插過去,至於管子亂不亂,好不好維護,就不去考慮了。

  馮嘯辰當然是懂得這個道理的,聽崔永峰一說,他微微地點點頭,道:「你說得有理。有關這個問題,你有沒有和胥總工他們聊過?」

  「當然聊過。」崔永峰道,說到這裡,他臉上有些黯然,說道:「胥總工一方面覺得我說的話有理,但另一方面又告訴我說,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不能事事都和發達國家比。有些東西就得先將就一下,國家需要裝備,不能等我們把這些技術都研究好了再去生產。」

  「這話也有道理啊。」馮嘯辰笑道,他現在是左右互搏,既支持崔永峰的觀點,又支持胥文良的觀點,他想看看崔永峰到底有什麼道理能夠反駁胥文良。

  崔永峰搖搖頭,道:「其實,我也知道胥總工的心思。早在我給他當學生的時候,他就跟我說過,他一定要親手設計一條中國人自己的寬幅熱軋生產線。馮處長可能不知道吧,這條生產線的圖紙,胥總工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畫出來了,這些年進行過無數次的修改。他一直都在等待一個機會,那就是能夠把這張圖紙變成現實。」

  「結果我們從克林茲引進技術,胥總工的願望落空了。」馮嘯辰說道。

  「正是如此。」崔永峰道。

  「難怪……」馮嘯辰微微點了點頭,他沒想到胥文良還有這樣的執念,這一會,他都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崔永峰看到馮嘯辰的表情,苦笑了一聲,說道:「其實,依我的觀點,胥總工的這套圖紙沒有能夠變成現實,對於胥總工來說也許是個遺憾,但對於咱們國家來說,或許就是另一碼事了。」

  「什麼意思?」馮嘯辰問道。

  崔永峰道:「我看過這套圖紙,甚至可以這樣說吧,其中有些圖紙就是我幫著胥總工畫的,我對它們非常熟悉。過去,我們和西方國家接觸得少,我還覺得胥總工的這些設計是巧奪天工。等到開放了之後,我看了一些國外的資料,才感覺到,這套圖紙已經嚴重過時了,從整體設計理念到一些具體零部件的設計,都遠遠落後於西方。如果照著這套圖紙去製造一條生產線,那將是國家財產的巨大浪費。」

  馮嘯辰啞然失笑,說道:「胥總工現在一定非常後悔收了你這樣一個學生,你簡直就是存心給他拆台的。」

  「或許是吧。」崔永峰自嘲地笑道,「我的確是一個不肖弟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的思路

  「那麼,崔工覺得我們的工作該如何開展呢?」

  馮嘯辰開始誠心誠意地發問了。和崔永峰聊了幾句,他感覺崔永峰肚子裡是有貨的,至少在別人都不重視配管問題的情況下,他能夠以配管為例來證明國內設計理念上的缺陷,這就說明他有一些獨到的見解。馮嘯辰很想知道,自己面對的難題在崔永峰看來有什麼破解之道。

  崔永峰想了一下,正色道:「我希望國家能夠給胥總工一個機會,讓他能夠實現他的夙願。」

  「什麼!」馮嘯辰和周夢詩同時都脫口而出,尼瑪,這都啥事啊,你說了半天,怎麼又繞回來了?

  「崔工,你沒說錯吧?」周夢詩忍不住發問了,「你剛才不是說胥總工的設計不行嗎,怎麼現在又說希望我們幫他實現他的夙願了?」

  「胥總工是一位傑出的冶金機械工程師,他為國家工作了30多年,此生最大的理想就能夠自己親自設計一條軋鋼生產線,並看到這條生產線的投產。他今年是56歲,離退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如果錯過了機會,他將抱憾終生。而我,……作為他的學生,也同樣會抱憾終生。」崔永峰看著馮嘯辰,誠懇地說道。

  馮嘯辰在心裡盤算了一下,點了點頭,道:「你繼續說下去吧。」

  他明白,崔永峰既然在此前明確說出了胥文良設計的圖紙存在的缺陷,那麼肯定不會要求馮嘯辰他們照著這套圖紙去幫助胥文良實現夢想,這就意味著崔永峰還有其他的想法,馮嘯辰需要讓他把話說完。

  果然,崔永峰說道:「當然,我不是說要按照胥總工原來設計的圖紙去建造一條生產線,因為我說過,那套圖紙已經過時了,沒有競爭力了。我希望國家能夠給他一個機會,讓他重新設計一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如果胥總工有機會重新設計一條生產線,我願意繼續給他當助手。」

  說到這裡,他正視著馮嘯辰,目光中閃爍著異樣的神情。

  「你是一個好學生。」馮嘯辰緩緩地說道,「胥總工有你這樣一個學生,是他的幸福。但是,國家沒有時間等他。南鋼這條生產線必須馬上開工建設,而我們也只能在這條生產線的建設過程中去學習設計思路,胥總工恐怕等不及了。」

  「不會的,只是國家有這個想法,那麼肯定是能夠做到的。」崔永峰說道。

  「怎麼做?」馮嘯辰問道。

  「我知道咱們國家目前沒有能力同時開工建設兩條生產線,但我們可以把目光投向亞非拉的其他國家,這些國家也是需要建軋鋼廠的,以往他們也曾與我們聯繫過。如果咱們一邊引進克林茲的技術建設南江鋼鐵廠的軋鋼線,一邊用引進來的技術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設計一條新的生產線,那麼不就是兩全齊美了嗎?」崔永峰拋出了他思考已久的方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