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是永恆的真理。美女在旁,不想辦法搭訕搭訕,你好意思說自己是個20剛出頭,荷爾蒙迸發的年輕小伙嗎?

  杜曉迪沒有馮嘯辰那麼多的花花腸子,她脖子上掛了個聽診器,正把聽筒按在支臂鋼板上,監聽著鋼板里的聲音。如果焊點出現破損,或者鋼板里出現新的裂紋,那麼鋼結構上就會發出一些特定的聲音。杜曉迪就是用這樣的辦法,來監視結構有沒有問題,從而保證能夠在險情發生之前發出預警。

  聽到馮嘯辰向自己發問,杜曉迪抬起頭來,看了馮嘯辰一眼,說道:「馮處長,沒什麼變化。」

  「你需要一直這樣聽著嗎?」馮嘯辰問道。

  杜曉迪道:「這倒不用,隔一會聽一下就可以了。」

  「你這身本事,是跟誰學的?」馮嘯辰又問道。

  杜曉迪略有一些靦腆,應道:「我哪有什麼本事,這都是跟我師傅學的。還有,小時候我爸也教過我一些。幹得多了,就熟練了。」

  「你還說沒什麼本事,我看剛才那個在山北省焊過體育館大梁的王師傅,對你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呢。」馮嘯辰故意地說道,這種送上門來的背鍋俠,不充分利用一下實在是太可惜了。

  果然,聽馮嘯辰說起王建國和他的體育館大梁,杜曉迪那強裝嚴肅的臉一下子就繃不住了,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這一笑,如山花盛開、群芳吐艷,馮嘯辰只覺得周圍那些冰冷的鋼鐵也都溫暖了起來,自己如置身於春天那萬物生長的原野中一般。

  也許是見到馮嘯辰那一瞬間的失神,杜曉迪連忙抬手去捂自己的嘴,同時把臉撇向一邊,再不敢與馮嘯辰對視了。

  「他就是個愛吹牛的傢伙。不過,我師傅說,他的技術也還是挺不錯的呢。」杜曉迪輕聲細語地說道。

  「比你還差一大截吧?」馮嘯辰心猿意馬,隨口說道。

  杜曉迪道:「唔,可能做的工作不一樣吧。聽他自己說,他們那個廠子是個普通的機械廠,也沒什麼複雜的工作要求。我們是搞工業鍋爐的,都是壓力容器,對焊接質量要求很高,如果技術不過硬,是不能上崗的。」

  「是啊,剛才我可見識過了,我們請來的這麼電焊工,就屬你們幾個技術最好。不過,李師傅可說了,你是他最得意的徒弟,比你那兩個師兄要強得多呢。」

  「我師傅是誇我呢。」杜曉迪的聲音愈發地小了,似乎是覺得不好意思。在咣當咣當的車輪聲中,馮嘯辰幾乎都聽不清她在說什麼。

  「對了,曉迪,你們這次是去京城參加電焊工大比武的。比武如果得了名次,會有什麼獎勵嗎?」馮嘯辰問道,也不知道是故意還是無意,他把對杜曉迪的稱呼改成了更為親昵的一種。

  第一百五十章 意想不到的大獎勵

  「會有獎狀的。」杜曉迪應道。

  「就這個?」馮嘯辰道。不過,轉念一想,除了這個還能有啥?充其量就是一個發一個大茶缸,上面寫著一個斗大的「獎」字,或者幾條毛巾、一個熱水瓶之類的,這個年代的獎勵不外乎如此了。

  擱在40年後,如果是這種全國性的技工大比武,優勝者得幾萬塊錢獎金也不算稀罕事。

  沒等馮嘯辰感慨完,杜曉迪把頭埋得低低地,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前20名……能夠到日苯去學習一年。」

  「去日苯學習一年!」馮嘯辰被驚住了,這可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大獎勵啊,看來組織這次大比武的幾家部委還真有點魄力,也算是一種改革思維吧。

  80年代初是中國全面學習西方的年代,各地區、各部門派往國外的考察團數不數勝。這其中,當然不排除一種獵奇和攀比的心理,考察只是一個幌子,出國去看看,順便買點洋貨,可能是大多數考察團更重要的目的。

  不過,不管動機如何,這些考察團在客觀上的確促進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進程,哪怕是一些諸如「赴德國考察三兩事」之類的花絮性文章,也為封閉多年的國人打開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戶。

  幾部委聯合舉辦電焊工大比武,同時把排名在前20位的優勝者派往日苯學習一年,這絕對是一個大手筆,對於提高全國工業行業的技術水平是有極大幫助的。能夠進入前20名的人,肯定都是技術功底紮實,同時悟性超群的,他們到日苯去呆上一年,必然能夠帶回先進的操作技術和工業生產理念,其影響不僅僅限於電焊這一項技術,而是會外溢到各個生產環節。

  如果不僅僅是電焊工比武這樣做,其他工種也這樣做,那麼幾百名、幾千名在發達工業國家受過培訓的技術工人回到各自的單位去,就能夠成為幾百顆、幾千顆現代工業的種子,會生根發芽,長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這麼說,你們是衝著去日苯學習這個機會才到京城去的?」馮嘯辰問道。

  杜曉迪的臉比剛才更熱了,她小聲說道:「也不是啦,我師傅說,這算是為廠爭光。不過,如果能夠去日苯學習,也挺好的,聽說日苯的電焊技術比咱們強得多呢……」

  「這是不容懷疑的。」馮嘯辰道,「日苯人的技術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博採眾長,從整個西方世界學習而來的。咱們國家脫離世界潮流的時間太長了,國外很多東西我們都不了解。你如果能夠到日苯去呆上一年,應當是能夠大開眼界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