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師傅過獎了,其實我跟你們學了很多。」馮嘯辰說道。

  田興收到鐵道部的指示,得知部里給了48小時的搶修時限,同時還給他下達了全力配合搶修工作的命令,他不敢怠慢,帶著幾個人忙前忙後地給大家找各種工具、耗材,還讓路過的火車在這裡臨時停車,送來了熱飯熱菜。

  這一場搶修一直干到了深夜。隨著最後一條焊縫完成,李國興宣布,搶修工作圓滿結束,現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李國興、商敬倫、田興、歐桂生等人與參加搶修工作的專家和工人們一一握手致謝,連鑽進臥鋪車廂里睡了一大覺出來的張和平也享受到了被熱情感謝的待遇。不過,要說起來,張和平也的確功不可沒,不是他跑回去請來了包教授、曹廣山、李青山等人,光憑龍山電機廠的這一干人,恐怕是沒法完成這項工作的。

  焊接工作完成了,但效果如何,還需要等待機械部的專家攜帶探傷儀過來檢測,只有在確保焊縫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能發車啟運。然而,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專家們乘坐的飛機遇到惡劣天氣影響,無法在距離搶修現場最近的機場降落,而是備降到了700公里外的另外一個機場。從那個機場到搶修現場,沒有直達的列車,如果考慮換車等因素,專家們趕到起碼也是24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這真是什麼事都趕上了!」

  田興聞聽這個消息,急得直跺腳。搶修工作到目前為止也只花了12個小時,恰好在馮嘯辰向他承諾的時間範圍內,遠遠提前於鐵道部允許的時限。機械部的專家們如果能夠按預先說好的時間趕到,那麼這列鉗夾車就有希望在明天一早啟動,從而使道路阻塞的時間下降到24小時之內,這將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結果。

  鐵道部說是允許有48小時的搶修時間,但這是建立在停運了一大批貨運列車的基礎上的。可以說,每耽誤1小時,就是數以十萬計的運輸損失。如果田興能夠在24小時之內恢復線路運行,無論是對於整個路網的暢通,還是田興本人的政績,都將有極大的裨益。可誰曾想,一場遠在數百里開外的惡劣天氣,就把田興的如意算盤給打亂了。

  見此情形,馮嘯辰悄悄地把李青山拉到一邊,低聲問道:「李師傅,對於焊接的質量,你有沒有把握?」

  李青山沉吟了片刻,答道:「我能有八成的把握。」

  「如果是這樣,那麼咱們不做探傷檢測,直接開車,你覺得有問題嗎?」馮嘯辰又問道。

  李青山這回不敢隨便吭聲了,他想了一會,才說道:「事關重大,這件事還是請領導們做主吧。」

  馮嘯辰道:「現在的情況是,帶著探傷儀的專家至少要過一天一夜才能趕過來,萬一中間再出點什麼事情,沒準還要耽誤。京龍線的意義您也是清楚的,一條線堵上了,整個北方路網就完全亂套了,一個小時就是幾十萬甚至可能是上百萬的損失。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把握,再有一定的預案,能夠讓列車開走,就可以避免這些損失。」

  「是這樣?」李青山又想了一下,鄭重地點點頭道:「我可以打這個包票,我們焊的焊縫,不會有大問題。如果要開車,我可以呆在那個支臂旁邊,隨時觀察焊點的情況。如果發現情況不對,就馬上停車,絕對不會出現什麼危險。」

  「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馮嘯辰道,「我們一塊去和李司長他們說說。」

  李國興、商敬倫等人聽完馮嘯辰和李青山說的方案,都有些撓頭了。

  不經過探傷檢測就開車,這是存在著一定風險的。萬一焊縫質量存在問題,支臂再次撕裂,導致定子滾落,壓壞了兩邊的花花草草,這個責任由誰來承擔呢?

  可如果說為了穩妥起見,大家就傻傻地在這裡再等上一天一夜,而探傷的結果可能不會有什麼問題,這未免也太不把鐵路的利益放在眼裡了。更何況,龍山電機廠這邊也希望早點開車,以便早日把定子運到和州電廠,減少後續安排時候的時間壓力。

  「我覺得,我們不必等待探傷儀。李師傅是富有經驗的,現場其他的電焊工師傅也都有一定經驗,大家對於焊接質量的判斷應當是比較可靠的。此外,我們也可以做好一些應變手段,用枕木把定子固定好,這樣即使是支臂再次開裂,只要能夠及時停車,也能夠保證定子不會滾下車架。還有,李師傅說他可以隨車押送,隨時觀察焊縫的情況,在焊縫開裂之前就叫停列車,這樣一來,我們基本上是沒有風險的。」馮嘯辰向眾人說道。

  「大家的意見呢?」李國興看著眾人問道。

  「我原則上支持!」

  「我覺得可以試試!」

  「賭一下吧,我覺得靠譜……」

  眾人紛紛表態。李國興聽完眾人的意見,想了一會,說道:

  「好吧,我再向部里請示一下,看看部里的決心如何。」

  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年修來同船渡

  「嗚!」

  一聲汽笛,在大營路段停了十幾個小時的鉗夾車終於緩緩地起動了。鐵路兩旁,包教授、曹廣山、李青山、張和平等人向著火車頻頻揮手。而在鉗夾車上,那個剛剛修復好的支臂旁邊,立著兩個年輕的身影,也在向車下的人揮動著手臂。

  機械部的領導在聽取了李國興的匯報之後,批准了他們冒險發車的方案。當然,作出這個決定也並非完全是草率的。在此之前,機械部已經與通原鍋爐廠取得了聯繫,確認李青山、杜曉迪等人都是非常優秀的焊工,他們焊出來的工件在平時幾乎是可以免檢的。如果在這次焊接中沒有出現什麼意外情況,則可以有很大的把握相信他們的焊接質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