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錯啊,這麼一個小縣城裡,還有如此心理素質的官員,自己真是小瞧天下英雄了,馮嘯辰在心裡暗暗地念道。

  「楊主任,今天我們就是私人聊天,你不是你們縣委辦的主任,我也不是投資商,今天我們所聊的內容,我也會迅速地忘記,相當於從來沒有發生過,你看如何?」馮嘯辰笑呵呵地說道。

  「這就最好了。」楊海帆知道馮嘯辰的意思,笑著應道。

  馮嘯辰道:「那好,既然是閒聊,就請楊哥說說看,你打算怎麼勸我把企業辦到桐川去。」

  「呵呵,那我托個大了。」楊海帆聽到馮嘯辰稱他為哥,也不推辭,而是欣然接受,他這會也是豁出去了,就賭一賭馮嘯辰的胸襟。既然馮嘯辰年紀輕輕就能被委任為副處長,想必胸中應當是有一些溝壑的,自己畏畏縮縮,反而會被人瞧不起,還不如張狂一些,沒準能正中對方的下懷呢。

  「我是這樣考慮的。馮處長引進這家德資企業,不把它放在京城,也不把它放在新嶺,而是要在東山或者桐川之間選擇一個落腳點,很顯然是不希望它受到過多的干預。從馮處長剛才介紹的情況來看,你吸引到的只是一筆投資,而不是一個具體的項目,因此你應當是更希望能夠自主選擇投資的方向,而不是受人左右。」楊海帆娓娓道來,有些想法已經超出了他此前的思考,幾乎就是憑著直覺,脫口而出的。

  「呵呵,那又如何?」馮嘯辰笑著問道,心裡對這個縣委辦副主任又多了幾分佩服。自己透露的信息不算少,但能夠這麼快就悟出自己用意的,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身居高位的孟凡澤,另一個就是這個楊海帆了,還真是一個人才啊。

  楊海帆從馮嘯辰的問話中知道自己猜中了,於是膽子又大了一些,繼續說道:「東山行署的想法,是拿出東山地區實力最強的鼓風機廠和東山機械廠來作為與你的合作對象,他們認為這個條件是非常優厚的。但我卻認為,這恰恰是違背了你的原始意圖。」

  「不是啊,我覺得能夠和這兩家企業合資,也是不錯的,至少起點更高一些,我想,這兩家企業的技術實力應當都是不錯的吧?」馮嘯辰故意地說道。

  楊海帆道:「它們的實力的確不錯,但如果你和這兩家企業中的某一家合資,面臨就是這家企業原有生產體系的轉型問題,還有二、三百名職工的消化問題。這些職工中間,當然有技術很好,你非常需要的人,但同時也有一些是混日子、吊兒郎當的人,屆時你將如何處置他們呢?」

  「這麼說,我如果和桐川的企業合資,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嗎?」馮嘯辰問道。

  楊海帆道:「絕對不存在。如果有吊兒郎當不接受管理的工人,我們一定會將其調離,絕對不會給馮處長和德國客商帶來任何麻煩。這一點我們桐川縣是可以保證的,但東山行署就不一定能夠做到了。東山機械廠是200多人的廠子,要想把廠里那些吃閒飯的工人清理掉,行署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楊海帆算是把自己的前途都押上去了。他今天在馮嘯辰面前說的這些話,如果傳到謝凱或者於長榮的耳朵里去,他這個桐川縣委辦副主任就算是當到頭了。他不可能說這是范永康的授意,只能自己把這個拆領導台的責任全背下來。

  楊海帆也想好了,如果真到那一步,他就讓父親在浦江找關係,把他調回浦江,從此不再回南江一步了。

  第八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毛遂自薦

  「這個理由……勉強算是有一些道理吧。」馮嘯辰淡淡地說道,「我還沒來得及和於專員探討這件事,也不好說東山行署能夠給出什麼樣的條件。……那麼,除了這個理由之外,還有其他的理由嗎?」

  「有。」楊海帆毫不遲疑地答道,「建設用地、供水、供電、副食品供應等等方面,我們都會對合資企業開綠燈,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還有,如果出現不法分子破壞正常生產秩序的問題,我們也會採取最嚴厲的手段予以打擊,保證德國投資商和技術人員的人身安全。」

  「哦,這倒不錯,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德商在桐川縣是可以得到超國民待遇的?」馮嘯辰呵呵笑著問道。

  「超國民待遇……」楊海帆咂摸了一下這個詞,然後緩緩地搖了搖頭,道:「馮處長,我覺得這個詞不太妥帖。我們會給德商提供更多的便利,但要說到超國民待遇,我覺得是不妥的。我們畢竟還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不是腐朽的晚清政府,不能再培養出一批洋大人來,你覺得我這個想法對嗎?」

  「這是你的看法,還是你們書記的看法?」馮嘯辰尖銳地問道。

  楊海帆又卡殼了。這的確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范永康給他交代的完全不是這樣,雖然沒有用到超國民待遇這個詞,但話里話外透露的都是會給德商以最大程度的照顧,使其能夠達到人擋殺人、神擋誅神的境地。對於范永康的這種觀點,楊海帆是並不贊成的,而且他還有一點隱隱約約的感覺,認為眼前這個小處長應當與他想法是一致的。

  「這一點,我沒有向我們書記請示過。但我想,給外商提供方便是應該的,而這種方便如果上升到超國民待遇,就有悖我們引進外資的初衷了。」楊海帆委婉地說道。

  「那我們的引進外資的初衷是什麼呢?」馮嘯辰步步緊逼,他很想聽聽,這位小官僚肚子裡有多少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