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彭海洋眉頭緊鎖,「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對液壓件的生產沒有什麼經驗,他們說的情況對不對,我很難分辨出來。我想,如果我在場的話,他們有些話是會有所保留的,那些有實際困難的方案,他們肯定不會提出來,而我又提不出,這就是個麻煩了。」

  馮嘯辰拿過自己的公文包,取出一疊資料,遞到彭海洋的手上,說道:「彭處長,這是我從一些文獻上摘抄下來的有關液壓件設計和生產的資料,還有一些是我向別人請教的東西,算是一個綜述。你可以拿去看一看,明天結合這些內容,多少能夠判斷出他們的技術路線是不是有問題,或許能夠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線索。」

  「什麼,你摘抄的資料!」

  彭海洋驚了,不是說這就是部里派下來鍍金的一個火箭幹部嗎,居然還會摘抄資料?他半信半疑地翻開資料,只看了兩三頁,便激動起來了:

  「這簡直是寶貝啊!你從哪弄來的。你既然有這些資料,今天的會上你怎麼不說呢!你如果說出來……呃呃,好吧,好吧,你不說也有你不說的道理,不過我明天是得跟他們好好說說的!」

  第三十二章 不和情商低的人計較

  馮嘯辰交給彭海洋的這份資料,其中有一小部分是他從資料室摘抄過來的內容,更多的是他能夠回憶起來的後世的一些經驗。當然,說是後世的經驗,其實也是基於當前的技術條件所能夠實現的那些,他不會把諸如雷射切割、納米材料之類的內容寫上去,否則就是純粹的紙上談兵了。

  由於歷史的原因,國內的工業技術與國外產生了較大的差距,很多在國外已經得到普遍使用的技術,在國內甚至還處於聞所未聞的狀態。在此後的十幾年間,中國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同時派出大批人員到國外學習,這才陸續地實現了技術概念上的國際接軌。至於這些技術的消化、吸收直到為我所用,那又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事情了。

  馮嘯辰的這份資料,相當於提前把中國花了十幾年時間吸收進來的知識呈現出來了,許多想法是彭海洋一看就能明白,但此前卻絕對無法想到的。彭海洋是個懂行的人,所以才會如此激動,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挖到了一個寶庫。

  「小馮,你懂得這麼多,明天的論證會,你也一塊去參加吧。你能夠把這些資料整理出來,而且寫成如此條理清楚的綜述,絕對不是不懂技術的人。我先前真是太小看你了,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說,我這個人……唉,你就別跟我一般計較了吧?」彭海洋顛三倒四地,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在這之前,彭海洋對於馮嘯辰的確是非常不屑的,甚至覺得帶馮嘯辰到新民廠來就是一個累贅,沒準還是一個豬隊友。可看過這份綜述之後,他意識到了兩點,首先,馮嘯辰的技術底子非常厚,即便是在挖掘機這個領域裡不能和他彭海洋相比,至少在有關液壓件的問題上,馮嘯辰應當是更勝一籌的;其次,馮嘯辰的工作態度是極其認真的,否則何至於在等他去京城的短短几天時間裡,就整理出了這樣一份詳細的技術綜述。

  有技術,而且工作態度認真,這就是彭海洋眼裡優秀同事的標準。就這短短几分鐘時間裡,彭海洋就把馮嘯辰從一個混飯吃的廢物劃到青年才俊的行列中去了。

  馮嘯辰擺擺手,道:「彭處長,技術論證的事情,有你一個人去參加就足夠了。我想去他們的車間裡轉轉,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你想看車間,還用在新民廠看嗎?」彭海洋把馮嘯辰去車間的動機解釋成了開眼界,因為馮嘯辰此前就是這樣對賀永新他們說的,他說道:「我們林重的車間比他們大10倍都不止,我們的龍門刨床,那才叫大玩藝,咱們這兩個屋子都裝不下……」

  馮嘯辰哭笑不得,這位老兄還真以為自己沒見過世面了。兩間屋子裝不下的龍門刨床算個什麼,當年某廠研製的大型立式車床,相當於8層樓高,能夠加工直徑28米、重量800噸的大型工件,車床落成時候的剪彩典禮,不就是馮嘯辰主持的嗎?

  當然,這種超越常識的事情,馮嘯辰是沒法拿出來向彭海洋炫耀的,他笑著打斷彭海洋的話,說道:「彭處長,你誤會了。我在會上說我想去車間開開眼界,只是一個藉口而已。我是想去查看一下他們的生產流程,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優化的地方。產品設計自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生產過程的控制不合理,同樣會出現質量問題。」

  「你懂生產流程?」彭海洋瞪著眼睛問道。

  「略懂。」馮嘯辰也懶得和這個書呆子較勁了,剛剛你覺得我不懂技術,我直接甩一份技術綜述,就把你給打懵了。現在我說我要去看生產流程,你居然記吃不記打,又來問這種幼稚的問題,真是不怕再被打懵一次嗎?

  「嗯,也好。」彭海洋渾然不覺得自己說錯了話,他說道,「我去盯著技術這邊,你去盯生產環節,這樣咱們就把新民廠的生產全過程都看到了。你在現場那邊如果發現什麼問題,要及時回來跟我討論一下,這方面我還是有一些經驗的。」

  「嗯嗯,一定的,一定的。」馮嘯辰連聲應道。

  彭海洋搞技術還是頗有一套的,馮嘯辰給他的技術綜述,他當天晚上熬了一夜全部看完了,還產生出了不少心得體會。馮嘯辰的知識面廣泛,但要論深度,那是遠遠不及彭海洋的。他在綜述里提出的一些技術策略,僅僅停留在思路上,而彭海洋則能夠迅速地將其與當前的技術水平相結合,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