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都是資料上能看到的,你說的沒錯。」老頭淡淡地說道。他從兜里掏出了煙盒,抽出一支煙叼在嘴上,又向馮嘯辰示意了一下,意思是請馮嘯辰抽菸。馮嘯辰擺擺手,同時用手指了一下牆上寫的「禁止吸菸」的告示。那老頭遲疑了一下,悻悻地收起了煙盒,把嘴裡的煙拿下來,湊在鼻子上聞著,用以滿足自己的菸癮。

  馮嘯辰對於老頭這個舉動倒是有幾分敬意,他分明看到,在老頭拿煙盒出來的時候,那個王資料員就盯著他們這邊,卻絲毫沒有上前阻止的意思。很明顯,老頭在研究所應當是一個權力極大的人物,這種禁止吸菸的限制,對他或許是無效的。然而,對於馮嘯辰的提醒,他居然能夠從善如流,寧可用鼻子聞菸捲來解饞,也不違反規定,這就說明這老頭還是挺講理的,這也讓馮嘯辰心裡踏實了幾分。

  「在三部委此前的計劃中,並沒有25立米挖掘機的研製安排。三部委當時達成的共識是,12立米挖掘機已經能夠滿足大型露天礦開採的需求,樣機試製成功後,要經過嚴格的工業實驗,固定設計,然後生產100台以上,投放到各地礦山。在此之後,才會考慮25立米挖掘機的建造工作。」

  馮嘯辰繼續說道,有關三部委的這個計劃安排,在早先的文件中都是明確寫著的,而且文件也沒有太高的密級,業內的一般工作人員也可以查看。馮嘯辰在冶金局的資料室里看過這份文件,對於這個過程是比較清楚的。

  老頭點了點頭,道:「你說的沒錯,三部委最初的計劃的確是這樣的。但運動結束之後,中央提出了新的建設要求,原來的計劃就不再適用了。煤炭部組織研製25立米挖掘機,也是因為幾個大型露天礦的迫切要求。如果國內不能提供這種規格的挖掘機,我們就不得不花費大量的外匯從國外進口。這也就是我們急於上馬這個項目的理由。」

  馮嘯辰道:「理由並沒有什麼錯,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能力研製25立米挖掘機?如果計劃是建立在沙地上的,那麼不管它多麼美好,都不過是海市蜃樓而已。」

  「你怎麼知道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呢?」老頭反駁道。

  「你怎麼知道我們有這樣的能力呢?」馮嘯辰毫不示弱。

  老頭倒是一下子被馮嘯辰給噎住了,或許他已經習慣了當領導,從來沒有人會這樣直截了當地頂撞他。那邊王亞茹已經準備過來干涉了,老頭向她遞過去一個眼神,示意她不要多事,然後深深吐了兩口氣,這才說道:

  「我的理由很充分。在研製12立米挖掘機之前,也有人提出過像你現在這樣的疑問,認為以中國自己的力量,不可能研製出這樣規格的挖掘機。然後,我們的工人師傅只用了3年不到的時間,就造出了樣機,這難道不是對這種置疑的一個最好的回擊嗎?」

  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老頭的臉上恢復了一些光彩,似乎是覺得自己這個回擊非常有力,足以讓馮嘯辰羞得掩面而走。

  馮嘯辰對老頭的回答並不覺得意外,他淡淡一笑,說道:「12立米挖掘機樣機是如何造出來的,您應當比我更清楚吧?迴轉電機的質量不過關,在實驗中線圈被擊穿,不得不讓原廠重新繞一個線圈送過來更換。環軌、迴轉輥子鑄造工藝不過關,鑄造時候廢品率高達80%。液壓減速器在國內找不到供貨商,國外又拒絕提供,最後使用的是進口15立米挖掘機的備件……」

  「夠了!」老頭怒道。馮嘯辰說的這些,他豈能不知,當初為了這些缺陷,他也曾和技術員、工人一起受過煎熬,聽馮嘯辰帶著數落的口吻這樣說,他忍不住便開口訓斥了起來:

  「這些不都是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嗎?你難道生下來就會這樣誇誇其談,而不是你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教大的?西方發達國家在技術發展初期,同樣有過這樣的階段,不經歷這種階段,怎麼會有今天的成熟技術?」

  面對老頭的憤怒,馮嘯辰毫不氣餒,用同樣氣沖沖的證據繼續嗆道:

  「問題是,咱們解決了這些技術問題沒有?上12立米挖掘機的時候,我們抱著的就是這樣一種觀念,認為只要主機造出來了,配套問題就會慢慢解決。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解決配套問題,甚至沒有一個解決配套問題的可行計劃。在這種時候又急於推出25立米挖掘機,最終只能是把這種將就湊和的方式在新型號上再重演一遍。」

  老頭道:「那依你的意思,我們就該停在這裡,等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再去追趕世界先進潮流?到那時候,別人都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咱們還能追得上嗎?」

  馮嘯辰反問道:「老同志,我想問問您,你覺得我們國家工業水平與西方的差距,是體現在12立米與25立米挖掘機的差距上,還是體現在大梁鑄件合格率是20%還是100%的差距上?」

  「這……」老頭一下子語塞了,他本能地想說點什麼來反駁馮嘯辰,卻分明覺得,馮嘯辰的話是如此犀利,一下子就刺破了一層窗戶紙,讓他看到了一束新鮮的亮光。他隱隱覺得,這似乎就是自己一直以來都沒有找到的一個答案,在這一瞬間,由這樣一個年輕得可怕的孩子說出來了。

  「可是,我們沒有時間等。」老頭的語氣變得低沉下來,「中央給我們下達了新的任務,幾個大露天礦的產量必須在五年內翻兩番,否則無法達到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會拖全國經濟增長的腿。如果照你說的,先練好內功,再向前發展,我們等不起。我親自去鑄件廠做過調研,他們告訴我,要改進高錳鋼鑄造工藝,把廢品率從80%降到30%以下,他們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這還是在國家能夠充分保證技改資金的前提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