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三個嘉賓的臉上都帶著些慍怒,尤其是許教授,簡直都要拍桌子了。

  這時候胡悅趕緊把話題拉了回來:“好的,在場的五位嘉賓已經各自抒發了自己的觀點,那麼接下來我們請在場的觀眾暢所欲言。你有沒有因為某個遊戲,覺得它就是毒藥,就是危害了你和你朋友的健康,有沒有這種經驗要和我們分享?來,這位穿藍色襯衫的同學。”

  舉手的觀眾站起來,接過話筒:“我覺得遊戲啊,會讓我們很多人沉浸在虛擬世界中,像我們這些朋友很少的人應該怎麼辦呢?越是在遊戲裡就越缺乏社交,感覺整個人都和社會脫節了。”

  陳陌非常無奈地攤手:“你朋友很少你怪我啊?《英雄聯盟》、《絕地求生》這種遊戲讓很多人在遊戲裡找到另一半,還有很多一起開黑的好朋友組織同城聚會,明明是擴大了社交圈子。自己情商低交不到朋友就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說得好像沒了遊戲你就能找到朋友了一樣。”

  第1015章 遊戲與雜文

  胡悅笑了笑:“好的,剛才我們聽嘉賓各自發言,也聽了現場觀眾的意見。但是剛才我們好像有些跑題,其實我們這次的焦點在GTA上面,但是剛開始我們的嘉賓好像把矛頭對準了‘遊戲’這個整體。”

  “這樣,我們為了防止誤傷,把話題拉回到GTA。那對於GTA這款遊戲,各位嘉賓有什麼看法?牧剛兄。”

  “知名博主”袁牧剛清了清嗓:“好,那我們就說GTA這款遊戲。顯然這款遊戲中含有大量的兇殺、暴力和犯罪內容,這一點大家都不反對吧?它是不是存在風險?”

  站在陳陌這邊的“資深媒體人”張志斌搖頭:“我覺得用這個方法一刀切不可取。汽車也同樣存在風險,每年車禍都有大量的人員喪生,那我們是不是也要抵制汽車?”

  “那怎麼能一樣呢?”袁牧剛提高了聲調,“汽車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遊戲是嗎?”

  張志斌愣了一下。

  陳陌笑了笑:“我不知道袁先生你所說的‘必需品’具體是如何定義的,那麼我想反問一句,電影是必需品嗎?電視節目是必需品嗎?如果按照你的說法,世界上存在著的一切娛樂活動被禁掉都不會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反正我們也不會餓死;但人活在世上不僅僅有物質需求,不是只要餓不死就行了,我們需要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精神需求是高於物質需求的一種更高級別的需求。”

  “你認為遊戲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那僅僅是你這麼認為。就像你看到別人抽菸、喝酒,你覺得這不是生活必需品就去要求別人戒掉,沒這種道理吧?”

  許教授立刻接過話茬:“你剛才提到精神需求,我恰恰覺得你說的這種精神需求是虛假的,是有害的!過於沉迷虛擬的遊戲世界會讓這些人分不清楚遊戲和現實,甚至在遊戲中犯罪多了,在現實中也會這樣做!”

  陳陌一攤手:“我覺得許教授你是在懷疑這部分成年人的智商。我國法律認為達到18歲且精神健全的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所謂‘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就是說他們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無需社會或者他人對他們的行為方式妄加指責。許教授你的想法是一種‘家長心態’,而且是希望做全國成年人的家長,這種心態非常不可取。”

  胡悅說道:“好,陳陌先生的這個觀點是說,既然是成年人,那麼就有享受娛樂的權利。我覺得這一點很正確,在座的各位,大多數人都是成年人,我們肯定也不希望自己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的時候,卻有人告訴我們不可以。”

  “當然我也知道許教授的意思,就是說當一款遊戲如果有社會危害性,那我們還是不能坐視不理。我們先不談到底要不要‘坐視不理’,我們先談談GTA這款遊戲到底有沒有危害性。剛才牧剛兄提到這款遊戲有大量的暴力、犯罪內容,陳陌先生你是否認同?”

  陳陌點頭:“當然。”

  胡悅繼續問道:“那也就是說,您認為這些暴力和犯罪內容不會對玩家產生不良影響,對嗎?”

  陳陌說道:“不僅不會有不良影響,反而還會有積極的正面作用。”

  “狼爸”陳百佑冷哼了一聲:“一派胡言!暴力和犯罪怎麼會有正面作用?不能因為你是這款遊戲的設計師,指望著它掙錢,就顛倒黑白吧?”

  陳陌也不生氣:“請問陳百佑先生,既然你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自豪,那請問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語文課本上選入的一些雜文?”

  陳百佑點頭:“當然有。”

  陳陌:“這些雜文中,諸如《XX正傳》、《XX嫂》,前者描繪了一個流浪僱農渾渾噩噩、精神勝利的一生,後者描繪了拿錢捐門檻、精神失常的勞動婦女。請問這些文章有積極的正面作用嗎?”

  陳百佑信心十足地回答:“當然有!這是對舊社會的無情揭露,它反映了深刻的社會現實!對當時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的社會特點刻畫得入木三分,揭示了舊時代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生活場景,是我們的文化瑰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