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重要的是,這個以仿生人為主角的故事,給人們一些關於人工智慧與人類相處的思考,明白了嗎?”

  ……

  ……

  在《底特律:變人》的劇情受到追捧、熱議的同時,關於這個“未來世界”的“真實性”,也引起了很多玩家的爭論。

  很多人表示,這不真實!有這種級別的人工智慧技術,結果把造出來的仿生人用來當建築工人?做家務?而且一個仿生人只要幾百幾千美刀?還引發了這麼大的社會矛盾?

  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嘛!

  第983章 近未來科幻的意義

  《底特律:變人》的題材,是近未來科幻。

  在現實世界中,技術與社會形態的發展變化是相輔相成的,就像僅僅是GPS定位這個技術,就影響到了所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假如在未來世界,出現了神經接駁、反重力裝置、可控核聚變、超遠距離傳送等黑科技,那麼隨便拿出來一項,都可能對現實生活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一大堆的黑科技中,先出現哪個,後出現哪個,有可能對現實世界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把社會結構改造成完全不同的樣子。

  所謂的“點歪了科技樹”,就是這個意思。

  很多帶有科幻元素的電影、電視劇只是舊瓶裝新酒,所營造的未來完全無法讓人信服,就是因為科技樹歪得太過分了。比如某電影中,某坎達科技那麼發達,社會體制卻無比落後,面對外星人入侵的時候領袖竟然親自上陣和敵人肉搏,這難免讓人覺得非常荒誕。

  對於一個故事來說,不嚴謹沒關係,關鍵是看它想表達些什麼,讓觀眾、玩家體會到什麼。

  從這一點上來說,“近未來科幻”這個題材,反倒是更加可控的一種選擇。

  這種“近未來科幻”,就是說在未來的一小段時間內,因為某個技術的一丁點進步而對人類的行為習慣、社會形態產生影響。在保持總體數據不變的情況下,只取某個小變量,以此探究一些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底特律:變人》就是如此,嚴格來說,這並不是未來世界,這只是一個恰好點歪了科技樹的世界。相比於現實世界而言,唯一的技術飛躍就是仿生人技術,其他的都跟現在沒什麼變化。交通、住宅、槍枝……都和現代社會區別不大。

  這也正是這款遊戲所要探究的:人工智慧、仿生人技術,一旦出現,將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大部分人對於這款遊戲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點。

  第一,這明明是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為什麼反而加劇了社會的不公?

  第二,為什麼人工智慧,必須要做成人類的樣子?

  其實這兩點都可以解釋,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並不能說是這個故事的硬傷。

  首先,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並不意味著共產主義的提前到來。在工業革命時期,很多工人打砸機器,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機器搶走了他們的工作,這是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生產力的飛躍、勞動力的解放,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它的成果。就像跨國公司攫取了大量的利潤,受益的都是頂層的資本家,而發達國家的工人們反而面臨著失業的窘境。

  燈塔國的工人之所以呼籲要讓工作崗位回歸,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實際上還不如六七十年代,那時候他們只需要一個人上班就可以養房養車,但現在不行了,因為跨國公司把工廠開到了勞動力更便宜的地方,這些工人也就面臨著失業的窘況,生活每況愈下。

  確實,生產力提高了,但直接受益者是大公司的高層、資本家和政治家們。對於社會中層來說,能花不多的錢買到仿生人確實也是一件好事,可對於社會底層來說,仿生人會造成他們的失業,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對於體力勞動者們來說,比如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工人、售貨員等,如果這樣價廉的仿生人出現,他們必然會失業。而失業之後,他們又能去做什麼呢?

  至於寄希望於社會保障體系……這是一個比較一廂情願的想法,資本家們賺得盆滿缽滿,你要從他們手裡搶錢去養窮人,他們會樂意麼?燈塔國本來就是一個“腐朽的”資本主義國家,大財團把持著政治,你想從資本家手裡拿錢去建立共產主義,未免想的有點多。

  對於這些大財團來說,窮人是死是活才不關他們的事情,只要窮人們不造反、不革命,在社會矛盾沒有激化到極點的時候,他們是不會願意掏這麼多錢去維持社會穩定的。

  《底特律:變人》選擇的時間點,是仿生人技術突然出現、快速改變社會的時間節點,可以說整個底特律對於這種轉變並沒有完全準備好,而遊戲中體現出的種種亂象,其實都是轉型所帶來的陣痛。

  其次,為什麼人工智慧必須要做成人類的樣子?因為人類現階段對於人工智慧最能理解的幻想,就是人類本身。

  因為人類是我們目前已知的最高級的智慧生命,假如存在某種比人類更高級的智慧生命,比如三體人,那麼人工智慧可能就要做成三體人的樣子了。

  假如有兩款家政機器人讓你選,一款是機器人瓦力那種,帶著履帶和機械臂;另一種是卡菈小姐姐,你選哪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