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在遊戲中,玩家可以真正的和角色產生互動,身臨其境的代入感更加強烈。

  很多人感慨,遊戲確實值得上被稱為“第九藝術”,《美國末日》的故事、布景和音樂,全都稱得上是藝術品。

  像趙磊這樣通關了一周目就暫時把遊戲放下的玩家有很多,但也有很多玩家選擇了開啟二周目的更高難度。

  對於趙磊來說,一周目的故事已經結束了,他的心靈已經受到了一次洗禮,就像是剛看過了一場緊張刺激的電影,需要放鬆,需要休息。

  因為《美國末日》的整個劇情,都是在將玩家的精神不斷緊繃、不斷拔高的過程,末世中各種緊張的戰鬥和殘忍的故事都在不斷地刺激著玩家的情感,它在一種同樣的基調上不斷地拔高、再拔高,最後結局才出現了一次緊繃到極致之後的升華。

  在體驗過全過程之後,想要停下來喘口氣是非常正常的反應。

  而對於這些二周目的玩家來說,有些人是想挑戰更高難度,有些人是想從頭回顧這個故事,找到更多的細枝末節。

  雖然類似的線性Game被人稱為“一周目神作”,但《美國末日》還是值得玩第二遍的,因為在從頭審視這個故事的時候,玩家們將會獲得一種全新的感受。

  在一周目的時候,玩家們往往急於過劇情,所以忽視了很多遊戲場景中的細節。而《美國末日》偏偏沒有交代過多的遊戲背景,這些背景全都是隱藏在遊戲環境的細節中,也許是一張通緝令,也許是幾張字條,也許是信件,也許是一段對話……

  在很多玩家體驗二周目的時候,這些線索才開始逐漸浮出水面,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完整、清晰起來。

  這其中就蘊含著一種潛在的選擇,不同的玩家可以有不同的遊戲方式,你可以收集每一個細節、提前了解遊戲的背景,也可以急匆匆地通關。

  而不是像某些遊戲那樣,只有“跳過場動畫”和“不跳過場動畫”這兩個選項。

  越是深入地體會,玩家們就更能感覺到這個故事的複雜性。

  每個配角都顯得有血有肉,在這個令人絕望的末世裡面,他們或者殘忍或者狡詐或者良心尚存,沒有絕對的對錯,每個人都是基於自己的行為準則而行事。

  ……

  《美國末日》的試玩已經開啟,但這次沒有主播選擇在網絡上直播《美國末日》的劇情。

  因為這次陳陌再度搬出禁令,試玩期間不允許直播《美國末日》。

  和《神秘海域》不同,《美國末日》是一款不能被劇透的遊戲,只有真正玩過這款遊戲,才能體會到它的令人震撼之處。

  玩家們在體驗店試玩過後,也都明白了陳陌此舉的用意,所以也都沒有在網絡上劇透關於《美國末日》的劇情。

  這就造成了一種非常詭異的局面,遊戲明明已經開啟了試玩,但網絡上關於《美國末日》的資料卻還是少得可憐。

  官方除了一個語焉不詳的資料片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遊戲資料。

  沒有主播直播,沒有錄像,也沒有劇透。

  只有幾個試玩過的玩家發帖子,說這遊戲是神作,但具體“神”在哪,也沒有詳細說。

  這讓很多玩家都感到困惑,這遊戲到底好不好玩?

  這些說神作的,該不會是腦殘粉或者官方請來的托吧?

  本來以為開啟試玩之後就可以看到這遊戲的內容了,但並沒有。《美國末日》仍舊是披著神秘的面紗,根本沒有任何要掀起來的意思。

  很多玩家都很費解,陳陌不要銷量了麼?

  第764章 橫掃遊戲業界的全滿分

  10月5號。

  還有兩天,《末世求生》的試玩就要正式開啟了。

  而《美國末日》的試玩也已經進行了五天。

  有越來越多關於《美國末日》的評價出現在了網絡上,畢竟體驗店試玩的玩家已經越來越多了。但這些玩家好像約好了一樣,當別人問起《美國末日》到底如何的時候,他們只用諸如“神作”、“必買”、“非常牛逼”等詞彙來形容,卻沒有說明任何關於這遊戲的細節。

  這種反差讓很多玩家對遊戲生出了濃濃的好奇心,但也讓很多玩家覺得莫名其妙。

  至於嗎?試玩都已經開了還玩保密?

  行吧,你保密吧,我不買就是了,到時候銷量慘不忍睹的時候看你到哪哭去。

  不得不說,有這種心態的玩家還是不少的,也有很多玩家在網上發帖泄憤。畢竟現今這個年代,飢餓營銷早就不那麼吃香了,因為很多玩家都很清楚,飢餓營銷或者刻意製造懸念的產品,並不意味著這產品就好。

  對於這些玩家,已經玩過《美國末日》的玩家也沒有說的太多,只是留言:“兄弟,不劇透是為了保證你的遊戲體驗,相信我,這遊戲如果被劇透了,那對於玩家來說真是可怕的損失。反正發售的時候買就行了,絕對不會讓你後悔。”

  網絡上一邊倒的好評讓很多玩家都困惑不已,陳陌這到底又是整哪一出?

  《末世求生》馬上就要開啟試玩,你們可是同期發售,真的膨脹到覺得自己能躺贏了?

  ……

  但,就在10月5號,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