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很快,地面震動,鳥獸驚走。旌旗飄展,數百名東宮武士和謝家私兵從四面八方驅馬聚集。
司馬煜和衛琅聽到竹笛聲,差點沒就地撲倒——謝漣你個叛徒,忘了大家這麼些年一起翻牆鑽洞的革命交情了嗎?!這麼些人衝上來,還打個屁啊!
而謝漣帶著那幾乎可以稱作軍隊的數百人,如戰場上最鎮定自若的將軍,手上長劍一揮。
“大軍”轟隆隆的開動了。
——個人逞能事小,家族聲望事大。這可是在他家的地盤上,有事還是儘快解決的好。否則事干北邊使者、王家閨秀和當朝太子,真鬧起來,傷了哪邊的交情都不好。
只好犧牲司馬煜和衛琅一點小衝動了。
謝漣心裡可盤算得跟明鏡似的。
阿狸六叔雖然也能揮劍,但到底不是正經習武之人。面對北邊野狼似的武士,左支右絀,反而要拖家丁的後腿。此刻王家六個人都已經被壓制住。
崔琛見人在手心了,更有貓逗老鼠的興致。慢悠悠的驅馬上前,拿劍去挑車帘子。
車簾厚重,然而劍這麼比上去,還是依稀可見一道暗影。
珠翠在車裡便有些焦急。阿狸拉了她的手,令她穩住。
一面開口對外面說道:“我記起你了。”
崔琛不冷不熱的“哦”了一聲。
阿狸道:“你是那什麼少年英雄,名叫什麼來著?”
崔琛:……
“既然我該記得你,想必你是有什麼令人記憶深刻的英雄事跡?”阿狸依舊是拖延時間的思路,“你說來聽聽,許我就想起來了。”
崔琛自認勇猛,比別的少年都更有資本傲然。他縱然不屑自誇,此刻卻也下意識去想些自傲的事。
他十歲時出獵,馬失蹄跌倒,他持劍獨對野狼,毫無懼色。
他十二歲時隨父親上戰場,匪首污言笑他年少,他縱馬入陣,斬首而歸。
……但他越想那些英武事跡,腦中更揮之不散的那日被人扯掉褲子打屁股。再好的修養也要爆胎了。
偏偏在那種強烈的屈辱里,還有一顆橫空丟出來的爛白菜。他記起青州城街道上有一面鼓,那鼓只有他縱馬出行時才會響起。他一貫覺得那鼓聲威武壯行,行人紛紛逃竄避讓令他得意。然而那顆爛白菜落地時他瞧見木桶後躲著的人驚懼厭憎憤恨的眼神。猛然覺得,這和那擊鼓之人的表情,和那些逃竄避讓的人的表情,何其相像。
他被那些他壓根沒有放在眼裡的螻蟻小民,厭憎憤恨了。他們眼裡,他和野狼、土匪一樣不堪和兇殘。說不定還並稱“青州三害”。
這些想法太敗興了。
崔琛揮劍去砍車簾,偏偏這個時候阿狸忽然說:“啊,我想起來了。那日你在集市上縱馬,踐踏韭菜白菜,驅逐小販婦孺時的身姿,當真十分威猛。”
她是故意的。
崔琛心裡暴怒,但奇異的克制下去了,“跟我回家後,你可以慢慢的說。我會仔細聽著。”
那些他沒聽過的難聽的話,他會一句一句的,全部逼問出來。
轟隆隆的馬蹄聲就在這個時候隱隱傳了過來。
阿狸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飛快探身對車夫道:“跑!”
車夫怔愣的時候,阿狸已經抬手拉動了韁繩。
崔琛比阿狸更早覺察到地面的震動。
北方局勢動盪,常年戰亂。崔琛跟著父兄上戰場的次數多了,幾乎枕戈待旦。憑馬蹄聲就知道來敵多寡和遠近。
他才沒有為這種小事拼死的覺悟。立刻打手勢令護衛們撤退。自己則夾緊了馬肚,探手進車廂里,想把阿狸拖出來。
……所以說這娃很悲催,他拉住了珠翠的手腕。阿狸瞧見,回頭就在他手背上狠狠的啃了一口。立刻就見血了。
牛車猛然間前行,撒蹄狂奔。崔琛幾乎被帶下馬去,只能匆忙放手。
他又追了牛車幾步,見漫山遍野的人衝下來,知道不能耽擱了,才憤恨的撒手,撥馬逃走。
牛車緩緩的停了下來。
阿狸和珠翠長舒了一口氣。江南濕冷的朔風透窗而入。微微的刮骨,阿狸不覺就裹了裹身上的披風。
外面有雜亂的馬蹄踏地和嘶鳴聲。車夫也趕了牛車回頭。
正有人向阿狸六叔問話。隱隱約約聽不真切。大概是些“可傷了人?”之類的例行。卻聽得清問話人的馬蹄聲,紛紛沓沓,有些很不耐煩的意味。
牛車搖搖晃晃的回去。
這一天天光不算晴朗,有陰雲密布,風時緊時松。在某一刻,當風逆折吹入車簾的時候,阿狸聽清了那少年的聲音,他說的是,“車上的人呢,沒傷著吧?”
四面的嘈雜馬蹄與馬嘶就如塵埃般瞬間落盡,阿狸耳中一時寂靜如斯。
她張了張嘴,卻沒有發出聲音來。
只是眼中忽然就模糊了。千軍萬馬之中,那人金盔鱗甲,仿佛在燃燒一般廝殺著。風過白水,葦花吹折。他回眸尋望,明明沒有尋見,阿狸卻被那目光灼痛了。
車夫答話,“沒有傷到,一切安好。”
阿狸攥緊了手心,端坐著。僵硬得脖頸都不能轉動一眼,只淚水在眼眶裡轉啊轉啊。
那個人離她這麼近。
只要一掀車簾就能望見。
可是望見了又能怎麼樣。不過是又一回,故人相見不相識。
而司馬煜確實是不耐煩的。崔琛跑了,衛琅去追了。偏偏他追不得——當著這麼些人的面呢,他明知對方是清河崔家的人、北燕來的使者還追過去,就太不識大體了。他阿爹不抽他才怪。
他也不擅長善後,糙糙問完了話,就一個人到一旁畫圈圈去了。反正有謝漣在呢。
想起謝漣就又腹誹不止——真是太不仗義了!
他驅馬遠遠的在一旁踢著土裡糙根,十分無趣。
不經意的望望那輛牛車,總覺得有些眼熟。卻也懶得多計較。
直到阿狸六叔致謝,牛車緩緩的行遠了,他才電光火石般將一切聯繫起來。腦海中牛車悠然駛過街巷,車上少女聲音清脆如水擊白玉,瞬間便打亂了他的心境。
但他依舊只是望著。
有什麼東西絆住了他的腳。令他只能望著。
甚至連望著都不許。可是有一些渴求,便是本能也無法克制。
他就這麼放任他們一次次的擦肩而過。
也許擦肩而過的次數多了,便連凝望的渴求也消失殆盡了。
那個時候,糾纏不休的孽緣,也就斬斷了吧。
展眼冬盡,又是一年元日更新。
人日天晴,皇帝在華林苑大宴賓客。
皇帝已經知道了司馬煜和崔琛間的——也或者是司馬煜對崔琛單方面的——齟齬,怕他胡鬧,將宴會弄砸了,便不許他參加。
司馬煜那裡忍得住?和衛琅一合計,兩個人扮女裝偷偷溜進去了。
原本一切順利,雖則皇帝看到兒子的女裝在心裡狠狠吐了一大口血,但聽他反擊北使的言辭犀利有節,十分不俗,心下還是有些寬慰的。
誰知使團里忽然有一少年橫空殺出,上前拉了司馬煜的手腕就跪到皇帝跟前,請求將美人相賜。
皇帝差點連肝都噴出來了。司馬煜也一臉黑線。
皇帝覺得,那少年絕對是故意的——你看他明眸皓齒,眉梢眼角已可見日後絕代風情,換上女裝只怕比他兒子還美貌十倍,哪來這麼多一見鍾情啊?
對了——皇帝忽然想起來,這少年似乎就是建鄴城中沸沸揚揚傳誦著的美少年,似乎是叫穆清?
皇帝看了看他跟慕容決三分相似的面容。心想,什麼穆清?只怕是慕容清河吧。
想到這使者可能是女扮男裝——雖然怎麼看都是個貨真價實的少年——皇帝的心情才稍微好轉。反正跟他兒子不過是一路貨>皿<!
這才不冷不熱的說道:“我朝只有男人納胡女,女人從不外嫁。此事不必多言。”
公主不入胡,這還是當年孝貞皇后定下的規矩。嫁女謀和,非我子孫,這是原則性的問題。不要說這是兒子=__=,就算真只是個小宮女,皇帝也絕不對答應的。
穆清還想說什麼,慕容決忙上前打岔,將此事揭過了。
王坦就在底下喝酒。想到這個可以毫無心裡障礙的打扮成宮女溜進國宴的人,就是他日後要侍奉的君主,不覺腦殼抽痛。
阿狸病了。皇后那邊的國宴她沒有參加。
人勝節帖人勝。
阿狸臥病在床,卻還是披衣坐起,用剪刀仔細的將紅紙剪成小像,替家人起伏消災。
她別的才能平平,唯有手工最好。
那剪刀蜿蜒而裁,紙屑紛紛而落,不多時便是一張惟妙惟肖的人像。
第一張是阿婆,長命百歲,無病無憂。
第二張是阿爹,康健安樂,諸事順遂。
第三張是阿娘,福壽雙全,夫妻美滿。
然後是阿琰、阿蘿……
阿狸將小像一張張貼在屏風上。
屏風上繡著紅梅,凌雪盛放,如烈火潑灑。
她將最後兩張貼上去,指尖擦過。那是她和司馬煜。
她忽然就想起那年上元燈節,烏雲閉月,寒風吹雪,司馬煜抱著兩隻泥老虎等在他家門外。櫻花糙爛漫綻放。落雪成白。
她幾次張了張嘴,終於發出聲音來,“一隻是你,一隻是我。”
願年華似錦,歲歲相見。
49隻如初見(一)
阿狸在這一年上元燈節見到了穆清。
當然不是什麼巧遇。
穆清來江南的機會大概一輩子也就這麼一次了,而阿狸能光明正大出門的時候也不會太多。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這幾乎是個心照不宣的日子。
唯一的麻煩是,晚飯才過,衛琅這廝就帶了人提了自家特製的花燈串門子來了。
這孩子貌美嘴甜,想要討好什麼人簡直手到擒來。性子又跟老太太投緣。再有阿狸四叔那重關係,老太太早就把他跟王琰一樣待了。
恰阿狸說要出門,老太太還有些不放心,衛琅立刻就自告奮勇,“我帶妹妹出門。您就交給我吧,保管不讓人蹭到一根髮絲。”
人跟人就是不一樣。
當年謝漣和王家熟到就差一紙婚約了,然而和阿狸單獨出門這種逾禮的要求,他也從不會說。便是把賣巧的機會送到他跟前去,他也必然牢牢的把握住分寸。
謝漣就是太知趣了。跟他相處如沐春風,絕不會有烹炸酷冷之痛。然而一朝錯過了,卻也沒什麼特別令人追憶的。只在不經意間一個閃念,忽然惆悵便如水泛濫,酸楚從心底最深處滿溢上來,卻要想一陣子,才隱約明白自己是錯失了什麼。
司馬煜和衛琅聽到竹笛聲,差點沒就地撲倒——謝漣你個叛徒,忘了大家這麼些年一起翻牆鑽洞的革命交情了嗎?!這麼些人衝上來,還打個屁啊!
而謝漣帶著那幾乎可以稱作軍隊的數百人,如戰場上最鎮定自若的將軍,手上長劍一揮。
“大軍”轟隆隆的開動了。
——個人逞能事小,家族聲望事大。這可是在他家的地盤上,有事還是儘快解決的好。否則事干北邊使者、王家閨秀和當朝太子,真鬧起來,傷了哪邊的交情都不好。
只好犧牲司馬煜和衛琅一點小衝動了。
謝漣心裡可盤算得跟明鏡似的。
阿狸六叔雖然也能揮劍,但到底不是正經習武之人。面對北邊野狼似的武士,左支右絀,反而要拖家丁的後腿。此刻王家六個人都已經被壓制住。
崔琛見人在手心了,更有貓逗老鼠的興致。慢悠悠的驅馬上前,拿劍去挑車帘子。
車簾厚重,然而劍這麼比上去,還是依稀可見一道暗影。
珠翠在車裡便有些焦急。阿狸拉了她的手,令她穩住。
一面開口對外面說道:“我記起你了。”
崔琛不冷不熱的“哦”了一聲。
阿狸道:“你是那什麼少年英雄,名叫什麼來著?”
崔琛:……
“既然我該記得你,想必你是有什麼令人記憶深刻的英雄事跡?”阿狸依舊是拖延時間的思路,“你說來聽聽,許我就想起來了。”
崔琛自認勇猛,比別的少年都更有資本傲然。他縱然不屑自誇,此刻卻也下意識去想些自傲的事。
他十歲時出獵,馬失蹄跌倒,他持劍獨對野狼,毫無懼色。
他十二歲時隨父親上戰場,匪首污言笑他年少,他縱馬入陣,斬首而歸。
……但他越想那些英武事跡,腦中更揮之不散的那日被人扯掉褲子打屁股。再好的修養也要爆胎了。
偏偏在那種強烈的屈辱里,還有一顆橫空丟出來的爛白菜。他記起青州城街道上有一面鼓,那鼓只有他縱馬出行時才會響起。他一貫覺得那鼓聲威武壯行,行人紛紛逃竄避讓令他得意。然而那顆爛白菜落地時他瞧見木桶後躲著的人驚懼厭憎憤恨的眼神。猛然覺得,這和那擊鼓之人的表情,和那些逃竄避讓的人的表情,何其相像。
他被那些他壓根沒有放在眼裡的螻蟻小民,厭憎憤恨了。他們眼裡,他和野狼、土匪一樣不堪和兇殘。說不定還並稱“青州三害”。
這些想法太敗興了。
崔琛揮劍去砍車簾,偏偏這個時候阿狸忽然說:“啊,我想起來了。那日你在集市上縱馬,踐踏韭菜白菜,驅逐小販婦孺時的身姿,當真十分威猛。”
她是故意的。
崔琛心裡暴怒,但奇異的克制下去了,“跟我回家後,你可以慢慢的說。我會仔細聽著。”
那些他沒聽過的難聽的話,他會一句一句的,全部逼問出來。
轟隆隆的馬蹄聲就在這個時候隱隱傳了過來。
阿狸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飛快探身對車夫道:“跑!”
車夫怔愣的時候,阿狸已經抬手拉動了韁繩。
崔琛比阿狸更早覺察到地面的震動。
北方局勢動盪,常年戰亂。崔琛跟著父兄上戰場的次數多了,幾乎枕戈待旦。憑馬蹄聲就知道來敵多寡和遠近。
他才沒有為這種小事拼死的覺悟。立刻打手勢令護衛們撤退。自己則夾緊了馬肚,探手進車廂里,想把阿狸拖出來。
……所以說這娃很悲催,他拉住了珠翠的手腕。阿狸瞧見,回頭就在他手背上狠狠的啃了一口。立刻就見血了。
牛車猛然間前行,撒蹄狂奔。崔琛幾乎被帶下馬去,只能匆忙放手。
他又追了牛車幾步,見漫山遍野的人衝下來,知道不能耽擱了,才憤恨的撒手,撥馬逃走。
牛車緩緩的停了下來。
阿狸和珠翠長舒了一口氣。江南濕冷的朔風透窗而入。微微的刮骨,阿狸不覺就裹了裹身上的披風。
外面有雜亂的馬蹄踏地和嘶鳴聲。車夫也趕了牛車回頭。
正有人向阿狸六叔問話。隱隱約約聽不真切。大概是些“可傷了人?”之類的例行。卻聽得清問話人的馬蹄聲,紛紛沓沓,有些很不耐煩的意味。
牛車搖搖晃晃的回去。
這一天天光不算晴朗,有陰雲密布,風時緊時松。在某一刻,當風逆折吹入車簾的時候,阿狸聽清了那少年的聲音,他說的是,“車上的人呢,沒傷著吧?”
四面的嘈雜馬蹄與馬嘶就如塵埃般瞬間落盡,阿狸耳中一時寂靜如斯。
她張了張嘴,卻沒有發出聲音來。
只是眼中忽然就模糊了。千軍萬馬之中,那人金盔鱗甲,仿佛在燃燒一般廝殺著。風過白水,葦花吹折。他回眸尋望,明明沒有尋見,阿狸卻被那目光灼痛了。
車夫答話,“沒有傷到,一切安好。”
阿狸攥緊了手心,端坐著。僵硬得脖頸都不能轉動一眼,只淚水在眼眶裡轉啊轉啊。
那個人離她這麼近。
只要一掀車簾就能望見。
可是望見了又能怎麼樣。不過是又一回,故人相見不相識。
而司馬煜確實是不耐煩的。崔琛跑了,衛琅去追了。偏偏他追不得——當著這麼些人的面呢,他明知對方是清河崔家的人、北燕來的使者還追過去,就太不識大體了。他阿爹不抽他才怪。
他也不擅長善後,糙糙問完了話,就一個人到一旁畫圈圈去了。反正有謝漣在呢。
想起謝漣就又腹誹不止——真是太不仗義了!
他驅馬遠遠的在一旁踢著土裡糙根,十分無趣。
不經意的望望那輛牛車,總覺得有些眼熟。卻也懶得多計較。
直到阿狸六叔致謝,牛車緩緩的行遠了,他才電光火石般將一切聯繫起來。腦海中牛車悠然駛過街巷,車上少女聲音清脆如水擊白玉,瞬間便打亂了他的心境。
但他依舊只是望著。
有什麼東西絆住了他的腳。令他只能望著。
甚至連望著都不許。可是有一些渴求,便是本能也無法克制。
他就這麼放任他們一次次的擦肩而過。
也許擦肩而過的次數多了,便連凝望的渴求也消失殆盡了。
那個時候,糾纏不休的孽緣,也就斬斷了吧。
展眼冬盡,又是一年元日更新。
人日天晴,皇帝在華林苑大宴賓客。
皇帝已經知道了司馬煜和崔琛間的——也或者是司馬煜對崔琛單方面的——齟齬,怕他胡鬧,將宴會弄砸了,便不許他參加。
司馬煜那裡忍得住?和衛琅一合計,兩個人扮女裝偷偷溜進去了。
原本一切順利,雖則皇帝看到兒子的女裝在心裡狠狠吐了一大口血,但聽他反擊北使的言辭犀利有節,十分不俗,心下還是有些寬慰的。
誰知使團里忽然有一少年橫空殺出,上前拉了司馬煜的手腕就跪到皇帝跟前,請求將美人相賜。
皇帝差點連肝都噴出來了。司馬煜也一臉黑線。
皇帝覺得,那少年絕對是故意的——你看他明眸皓齒,眉梢眼角已可見日後絕代風情,換上女裝只怕比他兒子還美貌十倍,哪來這麼多一見鍾情啊?
對了——皇帝忽然想起來,這少年似乎就是建鄴城中沸沸揚揚傳誦著的美少年,似乎是叫穆清?
皇帝看了看他跟慕容決三分相似的面容。心想,什麼穆清?只怕是慕容清河吧。
想到這使者可能是女扮男裝——雖然怎麼看都是個貨真價實的少年——皇帝的心情才稍微好轉。反正跟他兒子不過是一路貨>皿<!
這才不冷不熱的說道:“我朝只有男人納胡女,女人從不外嫁。此事不必多言。”
公主不入胡,這還是當年孝貞皇后定下的規矩。嫁女謀和,非我子孫,這是原則性的問題。不要說這是兒子=__=,就算真只是個小宮女,皇帝也絕不對答應的。
穆清還想說什麼,慕容決忙上前打岔,將此事揭過了。
王坦就在底下喝酒。想到這個可以毫無心裡障礙的打扮成宮女溜進國宴的人,就是他日後要侍奉的君主,不覺腦殼抽痛。
阿狸病了。皇后那邊的國宴她沒有參加。
人勝節帖人勝。
阿狸臥病在床,卻還是披衣坐起,用剪刀仔細的將紅紙剪成小像,替家人起伏消災。
她別的才能平平,唯有手工最好。
那剪刀蜿蜒而裁,紙屑紛紛而落,不多時便是一張惟妙惟肖的人像。
第一張是阿婆,長命百歲,無病無憂。
第二張是阿爹,康健安樂,諸事順遂。
第三張是阿娘,福壽雙全,夫妻美滿。
然後是阿琰、阿蘿……
阿狸將小像一張張貼在屏風上。
屏風上繡著紅梅,凌雪盛放,如烈火潑灑。
她將最後兩張貼上去,指尖擦過。那是她和司馬煜。
她忽然就想起那年上元燈節,烏雲閉月,寒風吹雪,司馬煜抱著兩隻泥老虎等在他家門外。櫻花糙爛漫綻放。落雪成白。
她幾次張了張嘴,終於發出聲音來,“一隻是你,一隻是我。”
願年華似錦,歲歲相見。
49隻如初見(一)
阿狸在這一年上元燈節見到了穆清。
當然不是什麼巧遇。
穆清來江南的機會大概一輩子也就這麼一次了,而阿狸能光明正大出門的時候也不會太多。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這幾乎是個心照不宣的日子。
唯一的麻煩是,晚飯才過,衛琅這廝就帶了人提了自家特製的花燈串門子來了。
這孩子貌美嘴甜,想要討好什麼人簡直手到擒來。性子又跟老太太投緣。再有阿狸四叔那重關係,老太太早就把他跟王琰一樣待了。
恰阿狸說要出門,老太太還有些不放心,衛琅立刻就自告奮勇,“我帶妹妹出門。您就交給我吧,保管不讓人蹭到一根髮絲。”
人跟人就是不一樣。
當年謝漣和王家熟到就差一紙婚約了,然而和阿狸單獨出門這種逾禮的要求,他也從不會說。便是把賣巧的機會送到他跟前去,他也必然牢牢的把握住分寸。
謝漣就是太知趣了。跟他相處如沐春風,絕不會有烹炸酷冷之痛。然而一朝錯過了,卻也沒什麼特別令人追憶的。只在不經意間一個閃念,忽然惆悵便如水泛濫,酸楚從心底最深處滿溢上來,卻要想一陣子,才隱約明白自己是錯失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