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的,司馬煜。儘管不得不承認,但除非阿狸先把自己的名聲敗壞到沒哪個好人家願意娶她,不然她十有**還是要嫁給司馬煜。

  因為設定就是這麼來的,司馬煜他就是表?男主。

  雖然攻克他很困難,但想不嫁給他只怕更困難。

  雖然也可能有人搶在皇帝皇后面前,先一紙婚約把阿狸定下來。不過二周目里她跟謝漣間情勢都已經那麼明顯了,謝漣都沒那麼早提親。阿狸覺得,就她三周目里的消極處事來看,應該更不會有人著急。

  離家出走之後的事也很關鍵——在這個農耕時代的亂世里,一個女人獨自求生活沒那麼容易。

  她還是得想辦法找到阿波,看她那邊能不能幫上什麼忙。反正阿波穿來就是為了幫她,這麼好的作弊條件,不用白不用。

  阿狸想明白了,心情也就放鬆下來了。

  雖然說到底她的“想明白”根本沒改變半毛錢的現實,但人嘛,就這樣,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壓抑到了極點,很容易就會轉向另一個極端——得過且過窮樂呵。

  於是,自五月端午衛琅生日,被他在自家庭院裡截住,一臉認真的說“我是不是做錯什麼,惹你生氣了。如果我真的做錯了,你說出來我改,不要躲著我”之後,阿狸終於再度恢復本性,從一個抑鬱症宅女變回了天然呆吃貨。

  衛琅愛折騰就讓他折騰去吧。阿狸是打定主意無視他了。她就不信,這廝真能忽然轉性成情聖了。

  。

  皇后私下裡打探清楚了王琰的人品,很快就尋了尋了個時候,將司馬煜求他的事跟皇帝說了。

  對皇帝來說,這也不過就是舉手之勞。他就是稍微有些奇怪——“阿尨怎麼忽然想起王琰來?”

  王坦確實聲望著於朝野。因桓淨在朝中掌權,他雖只是大將軍府的掾屬,卻也位低言重,是能主事的。但說到跟東宮的往來,那就疏遠了。尤其司馬煜還年少,尚未與政。

  司馬煜居然知道主動結交王坦的兒子,皇帝想想他素來的胡來,就油然而生一種欣慰感——也許兒子的不靠譜只是一種偽裝?無數史書告訴人們,那些在坑爹的現實面前懂得裝蠢、裝混、裝瘋賣傻隱藏狡詐本性的皇帝,無一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兒子看來還是很有前途的,也許他只是是大智若愚,不是真蠢?

  皇帝腦補得簡直要子控了。

  但皇后一句輕笑立刻就打破了他的幻想。

  “十有**是看上王琰阿姊了。”就將從長宜公主那套出來的話向皇帝一說,“這邊才求過我,那邊就拉著長宜打聽人家阿姊。”

  皇帝:……他就知道!

  但還是關切了一句,“姑娘怎麼樣?”

  皇后想了想:“聽長宜說著,是相當貞靜溫婉。然而如今的姑娘,有七分好,風評便能傳十里。何況又是王家的閨女?這麼藏著掖著不露面,倒令我疑惑了。”

  皇帝就說,“王坦素來不愛張揚。”

  皇后點了點頭,“也就先瞧著吧。阿尨這性子,還真得挑個穩得住的姑娘,好好給他磨一磨。”

  皇帝心有戚戚,忽然想起些什麼,又道:“這些日子城裡胡人多,你提點著阿尨,儘量少出門亂晃,出去時記得多帶人。”

  皇后自己也聽說了,北秦和北燕近來局勢都不安穩,逃難到南邊來的漢人不少,也有胡人夾雜其中。只是僑民大都聚集在兗州、徐州一帶,倒是沒聽過有進了建鄴的。

  卻也不多問,只說:“我記下了。”

  皇后記下了,也得司馬煜肯聽。

  入了秋,徐州一代就傳來消息。說是北燕遣使者帶了國書來議和。領頭的是燕皇的叔叔,名叫慕容決的。又有崔盧鄭幾家高門子弟隨同。刺史庾明上書請示,準不準他們過江。

  南邊對胡人從來都是不妥協的。但皇帝是這麼個心理——你好歹得知道仇敵是人是鬼吧?皇帝自己已經是南渡第三代了,從小沒受過胡亂,還真不知道胡人權貴是什麼修養學識。他很想見見這些使者。

  連皇帝都好奇,就更不用說司馬煜了。

  因此使團一到建鄴,司馬煜就想盡辦法往驛館跑。

  跟他一道抓耳撓腮的還有一個衛琅。

  謝漣雖然看著淡漠,但司馬煜跟衛琅胡鬧的時候,他不但不阻止,反而默不作聲的提供方便——這孩子悶騷。看著一本正經,骨子裡卻賊壞賊壞的。

  可惜三個十一二歲的娃娃,又不想明亮出身份來,誰會讓他們輕易出入國賓館級別的驛館?

  被侍衛拎著衣領提溜出去時,三個人或沉思或亂蹦或虛張聲勢,真是十分的精彩。

  恰逢盧軒和崔琛從驛館出來,準備去集市上見識。兩人一面交談著,一面整備馬鞍。聽到動靜就順道斜斜瞟了一眼——也只瞟了這麼一眼,就該幹嘛幹嘛去了。

  但凡孩子,哪怕只大一歲,也會覺得自己是跟其他小屁孩不同層次的成熟人士。何況崔琛是上戰場殺過人的,他可不會看到幾個年紀仿佛的毛頭,就平生親切感。他壓根沒把三個人放在心上。

  而司馬煜三人也望見了崔琛。那連輕蔑都不屑給的淡漠眼神在三個人心裡狠戳了一下。三個人同時安靜下來,望著騎在馬上漸漸行遠的崔琛。

  儘管不想承認,但那灰眼少年身上有一種懾人的氣質,說不上是什麼氣質——具體來說就是他的個子看上去好像更高,背看上去好像更挺,肩看上去好像更寬,他翻身上馬的動作簡直帥爆了。

  當然這三個人在本質上都不是會仰望同齡人的謙遜少年——這一刻,少年們同仇敵愾了。

  三個人連眼神交流都不用,很快便上了牛車,一指前面,“跟上去。”

  遇上好把式,牛車也能健步如飛。崔琛他們騎馬觀花,走得也不快,就這麼一前一後。雖沒追上,倒也沒跟丟。

  因臘日臨近,到處都是賣年貨的小攤鋪。江南人閒,連喊價講價都不急不躁。悠悠然挑著東西。集市熱鬧,倒也說不上喧囂。

  崔琛敏銳,不多久就注意到了,“後面有牛車跟著我們。”

  盧軒道:“我們初來乍到,能惹上什麼仇家?估計只是順路。他鄉為客,不要生事。”

  崔琛眯了眯眼睛,還是覺得不慡。見旁邊深巷道路坑窪,仗著自己騎術好,一撥馬頭就拐了進去。

  這娃雖年少,卻比誰都霸道。只要他在,誰說了算就毫無疑問。盧軒無奈,也只好招呼人跟著他。

  阿狸才從左佳思家裡回來,特地趕到集市上來。

  這半年裡她沒少到處跑——實在是這個年代信息閉塞,要找人只能靠眼見耳聞。幸好阿波是跟著她穿越過來的,應該不會穿成跟她不相干的人。所以阿狸便將周圍她認識的人家都探聽了一番。穿越也是有講究的,最緊要一點,你不能頂了活人的位置,所以阿狸只需對比著,上輩子這個時候誰家沒這麼個人——不管是沒生出來還是已經去世了——這一輩子卻有了,那十有**就是阿波穿來的。

  她找了一圈,最後就剩左佳思家裡。

  結果左佳思身邊好像也沒多出來什麼人。

  阿青跟她也是兩輩子的姐妹了,都已經認識了,也就不怕順便再拉她一把。阿狸記得,上輩子大概也是在這個時候,左佳思哥哥遭了難。一問,日子正對——左佳思哥哥趕了牛車,進城置辦年貨來了。忙帶了人趕過來。

  到了就見雞飛蛋打,一雪膚少年揚鞭縱馬,正脾氣火爆的踐踏東西。那馬蹄幾次差點就踢到人臉上去,四面到處是抱頭躲閃的人群。不多時,整條街紛紛閉門鎖戶,沒門戶可避的也都躲在木桶、桌椅後。只留那少年恣意跑馬,和馬蹄下一地狼藉。

  不是崔琛,又是哪個?

  上一回只是聽聞,此刻親見崔琛的囂張跋扈,居然是訝異多過氣憤。阿狸三輩子的人生如此貧乏,她從未見過有人對人命漠視到此種地步。

  他就像個揮舞著玩具,追打貓狗取樂的頑童。

  阿狸略略掀開車簾,命車夫喚家丁來,吩咐道,“把人全帶上,”她瞟了崔琛一眼,“去教訓教訓他,小的那個拖下來打屁股,大的那個……別打臉就行。”

  家丁略有些猶豫——士族最是惜羽,講究名聲。大士族的家丁,仗勢欺人是大忌。

  何況,這怎麼聽著像醉漢打兒子啊……還打屁股。

  阿狸道:“有我擔著呢……我瞧著那騎馬的像是胡人,雖是個孩子,也太欺負人了。”

  家丁瞧瞧——還真是!一腔熱血立刻被引爆了。

  阿狸見他帶人去了,又對車上陪她出行的大丫鬟珠翠道,“去找署丞,就說今日集上東西,咱們家全買了——”阿狸出門時就把零花全帶上了,此刻全部交出來,“若不夠,稍後讓府上送來。”

  46不如不見(六)

  牛車進不了巷子裡,司馬煜他們繞了一段遠路才追上崔琛。

  三人才下了車,就見崔琛在鬧市跑馬,一路掀翻攤鋪,揮鞭打人,簡直就跟惡霸強盜似的。

  孩子三觀都十分端正,立刻就蹙了眉頭。

  雖然司馬煜自己也時常胡鬧,但他的鬧跟崔琛不是一個性質。最起碼他有底線,講分寸,不擾民。而且人都是有地域情緒的,自己鬧時哪怕翻了天也不覺得有什麼,但若外人來欺負你治下良民,哪怕只動了一手指頭,你也想翻倍討回來。

  衛琅已經回頭翻板磚了,司馬煜卻拉住了他,“先看市署丞怎麼處置。”

  生氣歸生氣,這孩子還是知道尸祝不越樽俎而代庖的道理的。越是這個時候,他越要懂得自矜身份。

  衛琅可不是當朝太子。只是司馬煜拉他了,他還是略顧忌了一下——就從懷裡掏出條三角巾來,把臉那麼一遮。

  司馬煜/謝漣:做賊呢你!為什麼會隨身帶這種東西?!

  衛琅拾了板磚就要衝出去,終於謝漣也看不過去,抬手拽住了他的後衣領,“給我也來一條。”

  司馬煜:聚堆做賊啊你們?!

  瞬間也撲上去撕扯,“不帶上我,你們倆誰也別想去!”

  謝漣和衛琅齊心按住他:“你是太子啊怎麼能街斗?你留下來照應。不然一會兒官兵來了,我們跑不掉,臉就丟大了!”

  司馬煜:……你們也知道丟臉啊喂!

  三個人正內訌著,就見十餘個人卷了袖子迎上前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