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詳細的戰果至傍晚時分檢點完畢:是役,金軍戰亡十三萬五千餘人,俘虜金兵兩萬一千餘人,收繳能用戰馬一萬多匹,大金有二十多名中、高級將領戰死;宋軍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大,戰死六萬一千多人,重傷九千多人,輕傷一萬七千多人,有十一名中、高級將領死傷。

  “這就是戰爭,以生命和鮮血來換取勝利的戰爭!希望,我們的子孫再也不用經歷這樣的慘烈的戰事。”環視整個戰場,趙惇唏噓不已。

  定義王趙平也有同感,看著眼前的血海屍山,感慨不已:“惇哥,我也希望是這樣。”

  永河衝擊平原一戰大宋全勝,損兵折將的金軍不得不放棄河間府,收縮防線。大宋軍隊高歌猛進,不斷的收復新的州縣。

  沒有多久,宋軍已經進逼天津,在大宋水師的幫助下橫掃整個河北東路,威脅大金最重要的京師重地。

  在北方起事的耶律氏和其他各支義軍不斷的向宋軍投誠,與宋軍合兵一處,幫助宋軍清掃金朝腹地,將大金的大部分土地收服。

  這要多虧了當年何文勝勸說迪古乃開通了白洋淀水道,又疏通了原隋朝修築的大運河,把它延長到了燕京。兩大內陸水系,再加上海運,使得大宋軍隊的後勤供給十分順暢,甚至還運送糧食和衣物救濟幽雲百姓。

  此時,宋軍一方都在擔心金帝完顏亮會放棄中都大興府,撤回女真舊地——阿勒楚喀河畔,不過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金帝完顏亮應該不會如此做。

  因為大部分金兵和女真人都撤向了中都大興府,金人在拚命的搶修大興府的防衛設施,看來是打算死守了。

  在宋軍大舉圍困大興府之時,完顏輕韻帶著自己的子女和十八歲的長公主趙靈一起來到了天子行在。在這種時候,她會過來,是想找機會勸說完顏氏的人不要跟大宋對抗到底,留下女真人更多的血脈。

  天子趙惇倒是理解她的做法,畢竟她是女真人,不可能不想為自己的族人多爭取活命的機會。所以,天子答應她,凡女真人能夠順從大宋,就不會加以殺戮。

  第九回 困中都直搗黃龍 靖康恥終究得雪1

  第一節

  大宋重興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清晨,初升的霞光灑遍了天地,在金中都大興府西南方向的大房山上鋪了一層燦爛的彩裝,也籠罩了大興府外似乎看還到盡頭的宋軍營寨。

  天子趙惇在隨同諸臣的陪伴下,帶上數千龍威近衛禁軍精騎護衛,登上了位於半山腰的磐寧宮望台,靜靜地遠眺占地頗廣、如同一隻靜臥的猛獸般的大興城。

  燕京,原先不過是金治下的一個陪都,如今卻成為了大金的京師重地,似乎一下長大了不少,明顯往北方和西方延伸。城池中心的宮城後方的飛鳳山仍舊是那般的高聳,山頭旌旗搖擺、在風獵獵生威,看來也布置了不少軍隊。

  外城方圓有三十多里,總計十三個城門。全城正中央的皇城方圓九里,呈長方形。宮城正南門應天門、皇城正南門宣陽門和外郭城正南門豐宜門排列在同一條中軸線上。

  威勢凜凜的中都大興府,防禦體系可以說是達到了統一和完善。城外離城牆三十步掘有寬達三丈的護城河,河道隨城牆彎曲延伸。河面上以吊橋交通往來,河底爛泥里還灑有不少尖利的石頭。護城河內側築羊馬城,上開若干孔眼,高有一丈二尺,所開之門和城牆是的城門方向錯開。城門內構築瓮城,厚度和城牆一樣,在兩側設偏門,如此設計大大增強了對城門的防守力。

  建造城牆用巨型青磚,兩層夯得極為堅實的內外城牆,修建時就調動了十萬民工,從當時的涿州至燕京,用人列為近六十公里“人鏈”,左右手順次傳遞建造城牆所需的土石。大條石砌成的牆基深厚牢固,使城牆堅實耐久。

  城牆所用城磚是由相當於整個幽雲地區分別組織民工和軍士燒制。砌城城牆所用的粘合劑,是把北方大金舊地所產的一種“長須草”加水加溫製成粘液,再配上適量石灰、細沙,攪拌成韌性比較大的混合液而成。修築城門和附近的城牆時,還在這種粘液中摻加了糯米漿。

  城上還建有女牆、鐘樓、鼓樓、望樓、敵樓等防禦設施,結構複雜、布局嚴密,並備有大量的防禦用材料和武器。城上每百步就設有一個敵樓。城牆上設置有弩台,可以安置大型的床弩。間設密集的多層馬面,即城頭上突出城牆的多層平台,可以從四面用矢石夾擊城下進攻者,消滅射擊的死角。

  在築城時設計、修建了排水和控水設施,使城內不受旱澇之患。河水入城處的水閘下接銅鐵涵管或磚砌涵洞,有三道閘門便可控制流入城內的水、也可進行防禦。為守御水門,一邊的城牆上還建有數十個藏兵洞。

  從上向下俯看,氣勢磅薄的中都大興府,威猛的盤踞在廣闊的河北大平原上!

  看著遠處的大金中都,天子趙惇想起過去之事,不由的感慨:“看看這中都的建設,就知道金人的學習和創新能力都絕對不弱,它的草圖,可是照著汴京原圖畫的。金人的確是積極漢化、追求更大發展,但卻懂得揚棄,學好的,摒棄壞的;學先進的,就摒棄落後的。這是我等應該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真不明白,迪古乃難道認為他們金人守城的本領比大宋人還強嗎?居然死守大興府。”成安侯趙文觀察了一會兒遠處的大興府,不解的搖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