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惇聽到這裡,連忙插話:"小興,不要這樣說,你也幫了我不少。"

  "惇哥,我說的是實話。論武功,我不及師兄們;論文采,我也不怎麼樣,位列朝堂只怕會誤事,但我至少會醫術。"何興接著趙惇的話說了下去,看趙惇又想開口,他擺了擺手:"惇哥,你讓我說完。我們到河湟去,一是可以在那裡行醫,救助百姓;二,可以讓大家看到朝廷開邊的決心;三,我們一家在朝廷也算是位在超品的富貴之家,我們都敢全家遷移至河湟,可以讓百姓們相信朝廷所承諾的賞賜。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我也可以有自己發揮的空間。"

  "一家?你是打算……"長風道長聽到這裡,心裡頓時一驚,馬上插言問道。

  "師父,我已經和清可商量好了,念心才三歲,還太小,要拜託岳父一家照顧,念北跟我們一起去河湟。"何興臉上出現了自信的笑容,看向自己的妻子:"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在河湟紮下根來,為我大宋開疆拓土。"

  "小興,你真的考慮好了?現在西去要吃大苦,我當初對叔祖說過,一定會好好照顧你和月月。"趙惇看著何興臉上的自信的神采,一時間心中一片茫然,在性格內斂的何興身上,這樣的風采極少出現,他不知道該如何勸說,只是喃喃的問道。

  "惇哥,謝謝你一直以來的真心相待,現在該我為大宋做些該做的事情。"

  太上皇見何興夫妻態度堅決,便轉向了清河公張義,這張清可一直是張義最疼愛的孫女,只怕他不會同意孫女跑去河湟吃苦受累:"張老愛卿,你也同意他們走嗎?"

  張義並沒有立刻答話,而是慢慢的站了起來,大家看著他一直走到何興和張清可的跟前:"你們做出這樣重大的決定,為何不事先告訴老夫一聲?"

  張清可看張義沉著臉,心裡忐忑不安,畢竟爺爺一直最疼愛自己:"祖父,我不是故意的,是……"

  "祖父,不是清可和我不相信您。我交卸了清查的差事才和清可商議,做出決定也不是很久。"何興看妻子畏縮的表現,知道她是覺得對不起祖父,立刻接過了話頭

  “好!好小子!”張義突然抬起了手,重重的拍了何興的肩頭一下,差點兒把文弱的何興給拍倒了:"不枉祖父把清可嫁給你。當初,太上皇賜婚的時候,我贊成是為了報答你祖父幫我照顧大哥父女,還為大哥一直守墓的恩義。如果不是為了這個,我不會同意清可嫁你這麼個文弱的小子。"

  夸完了何興,張義轉身向上一禮:"兩位陛下、長風師傅,請你們同意何興和清可去河湟吧。我張家沒有孬種,就是女兒家也能為大宋出力。"

  "就是陛下他們不同意,我也答應了。"長風道長微笑起來,滿意的點點頭:"興兒,雖然你不是我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卻已經算是不錯,不必妄自扉薄,師父希望你能在西部闖出一片天地,光耀門弟、為國效力。"

  "謝恩師一直以來的教誨,徒兒遵命。"

  "承繼,你過來。"長風道長點手把自己道家的徒兒承繼道長叫了過來,看他在自己跟前施禮,開口吩咐道:"承繼,你帶上一些師兄弟,跟興兒一起去河湟,建立新的道觀。"

  第五回 議開邊大宋重興 占先機時光如梭2

  第六節

  "恩師,您這是……"趙惇一驚,承繼師兄在道家弟子之中最為出色,大家都認為長風道長之後,承繼必會成為顯慶觀新一任主持。

  "惇兒,西部地區宗教甚多,那些外族多信仰一些奇神怪鬼,常常被人利用,不利於我大宋的統治。朝廷歷來遵奉道家,道家在大宋影響力極大,如果能讓道家在西部傳播,自然會使那裡的百姓有心向大宋之心。"

  長風道長說到這裡,淡然一笑,語氣中透出了自信:"道家傳播,講的是潛移默化,慢慢的影響他們。我顯慶觀是皇家道觀,原本就地位崇高,能夠在河湟建立新的道觀,既可擴展我道家的影響力,也可以讓剛剛進入寒苦之地的大宋百姓有個寄託,這比只讓朝廷出面要好。"

  "長風師兄真的一切是為了大宋考慮,朕實在是汗顏了。"太上皇聽到這裡,讚嘆了一句,然後看向趙惇:"既然你師父已經決定了,還是由朝廷明發天下比較好,這樣影響力更大。"

  "是,兒臣明白了。"

  北侯何興一家放棄在京師臨安的榮華富貴,自請前往河湟開邊的消息再一次震動了大宋。何興雖然在朝中沒有實職,但甚得天子寵幸。這從上一次他和定王趙負責清算皇家資產就可以看出,也算是大宋的新貴。他居然放棄京師的好日子,請求前往河湟,這不能不讓人吃驚。不少人懷疑何興是否在什麼事上得罪了天子或皇家,被迫前往河湟那個寒苦之地。

  出人意料的是,天子下旨對何興大大封賞,並親筆批給了何興河湟之地的萬畝良田。 隨後,朝廷調高了前往河湟地區的賞額:全家遷往河湟的,除每人一百兩銀子的補貼外,還可以每戶得到五百兩的獎勵;三年內遷往河湟的百姓,每人能夠得到永業田或者牧場一百畝。

  沒多久又傳出了新的消息,皇家道觀--顯慶觀已經由天子允准,派出弟子隨何興同行,前往河湟地區建立新道觀,以在當地傳播道教。何興離京的時候,郡主何月也跟著哥哥一家前往河湟,因為她想去看望自己的丈夫任欣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