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琉球三國的朝貢更是激起了大宋百姓們的熱情:琉球從大唐時起就一直入貢中原,直到唐朝末年,因戰亂才沒有再入中原朝貢。此次,三國特使同時來宋,代表著大宋威名遠播、國家興盛。

  在經歷了如此大的天災之後,大宋振興的趨勢並沒有減弱,重興二年的新年自然更加的熱鬧和隆重,百姓們都在歡慶皇帝有後、天下興旺發達。

  二月,琉球傳來了新的戰報:倭國薩摩大名的藩主島津家久果然不甘心失敗,在上一次進攻後一個月,再次調兵進攻琉球,打算一舉拿下琉球三國,消滅大宋使團。

  這個時候,不少大宋商船的護衛已經趕到了琉球,雖然不是正規軍,可他們卻是經過實戰,水平也不是很低。

  負責大宋使團護衛的將領正是虎興禁軍副將軍尉節,他上次頂撞皇帝反而因禍得福,很快就連提了四級。此次被派出來擔任使團的護衛,自然十分的小心。看不少大宋商船隊的趕來,他立刻把他們編成作戰單位。再加上琉球三國眼看薩摩大名是想要滅了他們,出於對大宋的崇敬和信任,乾脆把自己的八千多軍隊都交給了大宋禁軍指揮,尉節手上的兵力也增加了不少。

  等薩摩大名的九千軍隊再次攻擊琉球大島的時候,先是在港口外就遭到了十多隻大宋船隻的猛烈衝擊。這些大宋船隻體型巨大,速度遠比倭國船要快,在數百隻倭國中型和小型船中一通衝撞,等倭國船反應過來,它們早就跑遠了。

  登上海岸之後,大宋禁軍利用琉球的地形,在琉球士兵的引導下層層阻擊,還不時的繞到後面偷襲,把倭國人折騰的夠嗆。好不容易包圍了首里按司城,裡面的反抗卻是十分激烈,倭國人根本攻不進去。城外的不少小部隊還不斷的襲擊倭國人,搞得倭國人頭疼的要命。

  那些跑遠了大宋船隻利用自己的火炮和隨船攜帶的遠程攻擊武器,不時的回到港口附近襲擊倭國船隻,在海上跟倭國人打起了游擊,把倭國人給氣的半死,可卻拿它們沒辦法。

  雙方糾纏了半個月,倭國人連首里按司城牆都沒摸到。

  可這個時候,先期趕到的大宋水師援軍卻已經到了琉球,這回大宋水師一下子來了十二隻遠航的大海船,船上兵員總共達到了七千多人。帶隊的將領都是多年在皇家船隊磨練出來的,海戰的經驗可是豐富的很。

  這麼多、又這麼強的兵力,遠遠超過了薩摩大名的實力。帶隊的將領與外圍的大宋商船碰到一起,了解過情況之後,立刻全部沖了上去,不客氣的先用火炮招呼一頓。這火炮可是臨安公學院最新的研究成果,不僅射的遠,而且安裝了冷卻系統,不容易炸膛。

  薩摩大名的船隊被從來沒看到過的密集火炮給炸的頭昏目眩,不少船隻當即沉沒,還沒等他們回過神兒,大宋的船隻全衝進了港口,在薩摩大名的船隊裡橫衝直撞。

  最厲害的是大宋水師的巨艦,這些船水線上下早就包上了銅皮,還塗上了多層防水的桐油和膠油(就是日後的石油稍稍提練了一下)。小不點兒的倭國船給它們一撞就是兩段,躲都躲不開。

  幸好,薩摩大名的藩主島津家久正好在港口附近的一艘船上,眼看自己的船隊被二十多艘大型船隻給包圓了,只得帶著十幾隻漏網之魚逃之夭夭。至於那些還在首里按司城下的倭國士兵,在那麼多炮口的威脅下,只得舉手投降。

  抓了一堆俘虜,從他們嘴裡了解了現在倭國的情況之後,興致勃勃的大宋水師將領們決定到倭國打上一下試試。沒等新的援軍趕來,他們和正使鴻臚卿傑英商議之後,以追擊島津家久的名義就殺向倭國本島去了。

  等龍威近衛禁軍由水師送到琉球的時候,他們都已經走了快一個月了,龍威近衛禁軍的將領們商議了一下,決定在琉球等候前面水師的消息,然後派出信使回大宋報喜。

  得到琉球之戰獲勝的消息,朝廷自然是高興,不過天子趙惇卻讓信使帶回旨意,獎賞之餘也不客氣把正使傑英和前面援助的水師將領給罵了一頓,命令他們下次一定要儘早派人回朝報信,否則還真會急死人了呢。

  在等待琉球消息的期間,天子趙惇擔心海盜們利用大宋近海多島嶼的特點,萬一在無人島上紮下了根,那以後大宋的海疆可就難保安全了!天子的擔憂也得到了中樞和重臣們的贊同,海路安全對於大宋的重要性無以倫比。於是,朝廷下旨,要求大宋水師對沿海島嶼進行清查,重點是那些無人島,務必保證海疆的安全。

  在清查的過程中,有一支大宋水師無意之中到了流求島,發現上面並沒有太多的居民,只有一些土著。之前,大宋商船偶爾會在此島避風,但從來沒有能夠深入過。

  消息報到朝廷,中樞立刻下令要求水師聯合流求島對岸的泉州駐軍,仔細搜索全島,確認它現在的情況。如果真的沒有什麼人在上面定居,朝廷已經決定將它收入囊中,誰叫它距離大宋的海域太近,萬一被別人占去就是個很大的威脅。而且,流求島面積不小、位置適中,將來可以讓百姓移居其上,做為大宋對外貿易的基地。

  經水師和泉州駐軍再三搜索,確認了流求島上面只有不到兩萬人的土著居民。於是,大宋正式下詔宣布流求島歸大宋所有,並遷宋民定居島上。為了和內附的琉球區分,改名"台灣",建台灣府,屬福建路管轄。從此,流求島成為了大宋水師的基地,也成為了大宋商船的中轉之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