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皇太后說完了當年之事,掃視著眼前的親人:“當初,兩宮太后是要哀家一切為了大宋!靈兒要哀家保住惇兒,何嘗不是為了大宋的將來。哀家不懂什麼朝廷大事,只想問大家一句:此事的處置,怎樣對大宋才最有利?”

  看大家都沉默著沒有回答,太皇太后又追問了一句:“如果,靈兒還在,她會如何處置此事?或者,大家將來去面對逝者的時候,如何對他們言說?”

  “母后不必說了,朕明白您的意思。”太上皇羞愧的低聲回答了一句,悵然的看向岳王,兩人相視無語:連向來慈善的太皇太后都支持趙惇,韓節的命,是保不住了!

  太皇太后看到他們的樣子,就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麼,再次出聲說:“韓節是死定了,但韓家卻可以不絕後。”

  “母后這是何意?”

  不只是太上皇,所有人都不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莫明其妙的看向她。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提醒大家:“過去,大家總是說韓氏只留下了一人傳宗接代,是因為韓節的堂兄韓忠是個痴傻之人,二十多歲了還不知冷熱,從來就沒把他計算在內。可如今,韓節重罪難赦,韓忠雖傻,卻還是韓家人。到時,給韓忠配一門親事、多娶幾個小妾,只要他能留後,韓家自然就可以傳根。”

  “可韓忠是個傻子,誰願意把自家的女兒嫁給他啊?這等於是一輩子守活寡。”馬憶靈脫口而出,也難怪她有這個想法,她生長在大食,對大宋的傳統總還是不甚明白。

  “憶靈兒,你不了解大宋的傳統和規據。女子嫁韓忠為妻,雖然本人定是守活寡,但卻算是為朝廷盡心,只要事先把話談開、重重的恩賞,那女子可以為家人掙得前程和榮耀,自然會有人願意。”皇后這麼問,太皇太后輕笑了一聲:“至於妾室,就從因罪沒入宮中的宮奴中挑選吧。雖然當個傻子的妾室不是什麼好事,總比終身為奴、為婢的好。這事就交給哀家好了,哀家自會挑選幾個老實本分的女子,免得將來再弄出什麼事來。”

  “此事就依母后,勞煩母后安排吧。”看太皇太后想的如此周道,大家自然沒有什麼說的,太上皇便點頭應允下來。

  太皇太后又想了一下,出言提醒趙惇:“只是,這正室要好好的安排一下,出身不能太低,至少要配的上韓家。總不能讓人說朝廷虧待了韓氏,惇兒可要想仔細了。”

  “這事還真叫朕為難,朝中臣子家適齡的女兒是有不少,可朕要是隨便指定一個,大部分人家肯定不願意。”趙惇頭疼的抓抓頭,皺起眉頭說道:“一旦老王妃梁氏故去,韓忠之妻等同於蘄郡王,必須有掌家的能力。若是強行賜婚,不要說那女子能不能真心對待韓忠,也不能保證她能執掌蘄郡王一家的家業。”

  “陛下不必為難,老臣倒有個主意。”一邊的岳王突兀的開口說道。

  “外祖父請說。”

  “臣家有孫女九人,適齡的也有四個,就從臣的孫女中挑選一個為韓忠之妻吧。”岳王看大家都吃驚的看著自己,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良臣臨去之時,曾經再三囑託於臣,要臣教導他的孫兒,可臣愧對了他。如今,韓節必死無疑,臣只有讓自己的一個孫女嫁給韓忠,以保住韓家的門庭,免得將來無顏去見故友。至於朝廷的封賞,就不需要了。”

  “岳王果然是信人,朕倒是汗顏了。要說沒有盡到責任,朕何嘗不是。”太上皇嘆息了一聲,隨即想到了一事,看向趙惇:“惇兒,此事如何對老王妃梁氏說?如果不把她安撫好,這事可就不好辦了。”

  提到梁紅玉,大家都有頭皮發麻的感覺:這梁老王妃的脾氣可是不一般,敢於上戰場打仗,敢於當面指著秦檜的鼻子罵“奸佞之徒”。

  而且,梁老王妃在朝中威望極高,大概在有封號的女性中,現在也就虞景兒的聲名能勝過她。現在要殺的可是她的親孫子,要是梁老王妃鬧將起來,只怕所有人都會頭疼的吧。

  “此事,還是讓老臣的兒媳先去和她談談吧。至少,她應該還能聽的進景兒的話。”猶豫再三,岳王終於提了個建議。

  “景姨雖然和梁老王妃關係不錯,但終究是晚輩,攔不住她發脾氣的。”天子趙惇想了一下,狠了狠心:“既然是朕要收回當初的承諾,怎麼能讓景姨去替朕擋災。朕去見梁老王妃,去給她磕頭賠罪,要打要罵隨便她。”

  太皇太后聽了趙惇的話都覺得心驚膽戰,連忙出言阻攔:“惇兒,梁紅玉的脾氣哀家可是見識過的,不是好惹的。這回又的確是皇家理虧在先,她可不會太好講話,你可別發瘋。”

  “沒事的,皇祖母,孫兒也不是個文弱之人,皮厚的很,打上兩下沒事兒。”趙惇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反倒是輕鬆起來,笑著安慰自己的皇祖母:“再怎麼的,梁老王妃也不至於殺了孫兒吧?!最多讓她出出氣。”

  第二回 再交鋒宋金和親 理軍事大宋西進1

  第一節

  可以想見,敢庇護韓節的人不會少、而且地位也一定不低。天子為了不讓韓節逃走,也不想有人因庇護他而被牽連,讓朝廷為難,以請他入宮赴宴為由,將韓節騙到了宮裡拿下,然後再交給刑部看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