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趙惇沒半點退讓的意思,岳飛王也急了:“陛下,若說古人有言,那我朝也有'刑不上大夫'之祖訓。當初,秦檜誤國,先帝不也放過了他,以秦檜之罪,滅九族都是輕的,最後還不是圈禁。孝賢皇后後來還為了他求情、給他一個葬身之地,陛下又何必一定要處死韓節?”

  “人情大不過律法!朕不是先帝,為了自己的臉面、為了推過於人,什麼事都……”

  “夠了!”趙惇的話還沒說完,一直沒再開口的太上皇已經大喝一聲,把他的話給堵住了:“先帝執政確有過錯,但你是他的孫子,為尊者諱是理所應當,你的書都讀到哪裡去了?!”

  看太上皇暴怒,除了太皇太后,其他人都下跪請罪。

  太上皇把手上的奏章重重的甩在桌子上,余怒未息:“韓節之事,朕給你拿個主意!其罪不可恕,依制幽禁終身,就這樣處置吧。”

  雖然早就料到會有這個結果,趙惇還是從心底里冒出了一股悲涼:喬月山說的沒錯!說人容易律已難,此案難平。

  看天子低著頭跪著不動,明顯是不願意奉旨,太上皇更加生氣,重重的哼了一聲:“你現在是‘明君’、是‘聖主’,翅膀硬了,已經聽不進長輩們的訓教。那還來跟我們說什麼?皇帝陛下還是回去吧,愛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反正朕也管不了你!”

  一直沒開腔的馬憶靈抬起了頭,看向太上皇:“父皇,當初您曾經對我說過,希望我能和母后一樣,幫助惇哥。不知這話,父皇您可曾記得?”

  “朕說過的話,當然記得。”太上皇雖然還在生氣,但他個性溫和,又想到馬林,自然不想對一直很得他歡心的兒媳擺臉色,頓了一下,還是回答了馬憶靈。

  “之前,我也勸過惇哥不要太過固執。這事兒,還是留份人情的好。”

  聽馬憶靈這麼說,太上皇這才消了點兒氣,點點頭:“憶靈兒這話說的有理,這管理天下不過是‘人情事理’四字,全然不顧人情,如何能管的好國家。你們都起來吧,跪著太累。”

  第九節

  趙惇意外的看了愛妻一眼,見馬憶靈沖他皺皺小鼻子,頓時明白,憶靈這是在給父皇設套!乾脆不開口,跟著站了起來,看她怎麼往下說。

  “父皇可要保重身子,別和惇哥生氣,他是個拗種。”馬憶靈起身之後,跑到太上皇身後,小心的幫他捶背。

  “還是憶靈兒體貼長輩,明理賢惠。”太上皇這時已經消了不少氣,享受著兒媳的孝心,臉上總算是出現了笑容。

  馬憶靈更加滿臉笑容,討好的對太上皇說道:“父皇誇獎了,惇哥也太倔,人家的家裡人死絕了都不打算追究,他還非要把這事兒給掀開,惹得長輩們生氣,何苦來的。”

  “你說誰不打算追究?”太上皇又是一怔。

  聽了太上皇的問話,馬憶靈一副輕鬆的樣子,輕描淡寫的回答:“就是那個喬月山,也就是被滅門的那家唯一留下來的那個人,他的父母親和妻子全死了,岳父家也就余了大舅子一個,他自己親口說不想再翻案的。”

  “不打算翻案?為什麼?”太上皇追問,大家也都看著馬憶靈。

  雖然不想殺了韓節,可滅門大仇的重量卻都還是清楚的。否則,以韓節一個郡王的身份,用的著幽禁終身嗎?!這人居然打算放棄,實在是不明白他是怎麼想的。

  “他說本案太難辦,與其辦個一半還不如不翻案,這是他真心在為惇哥著想。”馬憶靈看大家都注視著她,乾脆把在工場所見所聞全都說了一遍,最後嘆息了一聲:“說起來,那真是個痴人。”

  聽到喬月山所說:“當年大宋虧對幽雲百姓、虧對虞王殿下,但虞王卻還是至死無悔!罪人雖不敢比虞王,但至少還懂得國恨大於家仇,這裡是大宋的希望,罪人不敢有所損害”的話,在場的人全都沉默了下來!

  良久,太上皇才重重的出了一口氣,看向馬憶靈:“皇后,你是故意複述喬月山之言,在幫著皇帝說話吧?”

  聽太上皇稱呼自己的名號,馬憶靈重新走到前面跪了下來:“父皇,媳婦是個婦道人家,可也知道‘君無戲言’這四個字的份量!也知道,‘律法為重’的真正含義。如果,韓節因為他是韓老王爺唯一的孫子就可以免罪,是不是所有功勳子弟殺人都可以不償命?將來朝廷還如何管束他們?又如何面對全天下的臣民?請父皇三思!”

  “君無戲言!”太上皇苦滯的重複了一遍這四個字,喃喃自語:“直到今天,朕才知道,平時說的最多的這四個字,重如泰山。”

  馬憶靈又轉向呆立在一邊的岳王,輕聲問道:“外祖父,孫媳也聽人多次提起,你在軍中的時候,從來都是以軍法為重,不循私情!岳帥剛正之名天下皆知,難道,為了一個滅絕人倫的韓節,您就要放棄自己得來不易的名聲,晚節不保?甚至不惜違背君臣之禮,與惇哥作對?”

  “我……”岳王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自然知道趙惇並沒有錯。

  可不堅持己見,韓節必死無疑,自己將來如何去見良臣兄?堅持己見,一旦此事為外界所知,一生清名葬送!只怕,今後也無顏再見這天下百姓。雖然他以當初秦檜一案堵外孫的嘴,但當年的他又何嘗服氣,只不過是君命難違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