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殿下,您現在是大宋的諸君,也是臣民們的依靠。”看趙惇堅持要冒險會見迪古乃,眾位臣子都著了急:“萬萬不可冒險啊。”

  孟忠世孟慶勝身為楚州軍方的主帥,可不敢讓這位皇太子幹這種嚇人的勾當,這可比他跑到汴京去還要危險。要是萬一皇太子出了事,楚州的官員、將領可都得賠葬了。

  想到這裡,孟忠世也馬上開口阻攔:"殿下,自從您成為皇太子以來,不僅精明能幹,而且能體諒百姓的苦處。在我大宋臣民心中,早已將您視作大宋未來的希望。如果您出了事,讓我等如何向天下人交待?您要再讓百姓們失望嗎?“

  “本宮知道諸位的意思,也明白身上所擔負的責任,不會拿自己的命來開玩笑的。”趙惇見大家都反對自己的主意,當然知道他們擔心的是什麼,心內一時又是酸又是熱:“只要本宮能安然離開金人軍營,這場兩國交鋒就是大宋全勝,迪古乃費了半天勁兒,也不過是收穫了一個丟臉的結果。至於如何保證本宮的安全,本宮自有辦法。”

  “殿下,求您千萬不要冒險。”臣子們真急了,全都起立下跪,苦苦哀求:“讓您用這樣的方法去保住現今的局面,我等會被天下臣民給罵死。”

  剛才被自己二哥給嚇傻了的魏郡王趙立,也跟著眾臣跪了下來,伸手抱住二哥的腿:“惇哥,您可千萬別干傻事。您要是出了事,我們怎麼去向父皇交待,我也沒臉回去見兩位母妃了。”

  “大家不要如此,快請起來。本宮並不是胡來,是有了把握才敢這樣做的。”趙惇看臣子們拚命的攔阻,既感動於他們的至誠,也有些無奈,喉頭梗哽。

  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趙惇伸手把趙立先拉了起來:“迪古乃根本沒想到他的計劃早已被大宋探知,更不知道居然有人敢藉機在暗中害他,在猛然得知真相的時候,無法決斷也是有可能的。再說,他可不是本宮這種習慣了惹事的麻煩精,跟本宮玩兒這種走刀鋒的遊戲,他還不是本宮的對手。”

  “殿下,您決定了?難道就沒有任何改變的可能?”任欣德抬頭,盯著趙惇的眼睛問道。

  趙惇也反過來盯住任欣德的眼睛,斬釘截鐵的回答:“沒有!”

  “諸位請起來吧,太子殿下已經決定的事,你們就算真的跪死在這裡,這個倔種也不會聽。”任欣德從地上站了起來,拍拍自己的膝蓋,然後轉頭看向趙惇:“要我們做什麼?”

  “本宮自然會有事先的安排,任欣德!”趙惇斷然喝令:“本宮離開楚州期間,授予你全權,這裡的所有事務由你主持,不得有半點失誤。”

  “請殿下放心,任欣德自然會完成您的託付。”任欣德向皇太子彎腰行了個大禮,立起身來,平靜的答應,可接下來說的話卻讓旁邊的人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從當初在揚州初隨殿下之時,姓任的一條命就早已賣給殿下了。要是您回不來,任某自當回京向陛下和肅郡王請罪,然後為殿下賠葬。”

  “放心,本宮沒興趣要人賠葬,更不要說是你這個喜歡罵我的傢伙。”趙惇一笑,輕鬆的回答:“就衝著不想讓你追到地下大罵特罵,本宮也不會自找麻煩,一定會安然返回的。”

  第九節

  大宋隆興二十二年十一月三日,楚州城頭上升起了代表皇太子親臨的杏黃色大旗,各個城門卻兀自緊閉。

  北門外立著數十人馬,當中一人騎著一匹極搶眼的銀白色駿馬,長衣飄然、形容俊美,正是大宋當朝太子趙惇。

  只見金軍的大量精銳騎兵從正面壓迫而來,猶如黑色的洪流,蹄聲隆隆的奔上前,震得大地一直在不住地顫抖。金兵奔至在前方百米之地,便分散開向兩側包圍而去。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金兵軍紀嚴整,除了馬蹄踏步、鐵甲撞擊和旗幟飄動之聲外,並無半點人聲喧譁。

  金軍的陣式好似一個張開鉗子的巨大螃蟹,與楚州城遙遙相對,隱隱從北面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向兩側綿延數十里,一眼望去旌旗招展。大批軍隊沿著淮河和大運河河堤展開,將楚州城包在了軍陣之中。

  看到金兵列陣已畢,趙惇提馬前行,提起內力朗聲喝道:“大宋皇太子趙惇在此,請金主迪古乃相見。”

  趙惇聲音清朗,聽著並不是很高,但卻瞬間傳遍了楚州城上下、金軍戰陣。

  金軍將士之中多有明白之人,頓時變色,軍陣突然略略有些躁動,好似有一陣無形的輕風拂過水麵一般,原本巍然不動的陣形,頓時有些輕微的散亂。

  城頭上的宋軍將士卻都面露喜色,笑鬧著向著城下的金軍指指點點。

  此時,另一個清朗的聲音在陣後響了起來,瞬時壓住了雙方將士的騷動:“大宋皇太子殿下此來,是打算敘舊,還是準備投降?朕念著舊情,自當相見。”

  金軍後陣之中鼓角之聲大作,代表皇帝的金黃色大旗升起在半空,大金君主親臨陣前,頓時千軍萬馬同聲高呼、響徹雲霄:“萬歲,萬歲,萬萬歲!”

  金軍中間軍陣向兩側退開,軍隊行進間如同一人,不虧號稱精銳之師。

  身著淡黃色軍服的金主親軍——龍翔軍在各色旗幟的指引下,一隊隊疾奔而來,按各自位置排列在兩側,盔甲鮮明、刀槍林立、戰旗飄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