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使見到迪古乃之後,迪古乃居然對谷關南說他將南巡汴京,極欲一見大宋當今天子趙昚父子,請他們也前往宋金邊界。

  當然,為了不引起大宋的懷疑和不安,迪古乃還畫蛇添足的解釋了一番:“我大金以武立國,仍然保持了皇帝巡獵的故例。朕前往南方,只是想看看汴京現在的情形。把朕的話傳達給你們皇帝,不必疑惑、猜忌。順便,朕也想和大宋的侄皇帝父子見個面,敘敘兩家的舊誼。大金歷代皇帝的陵寢和宗廟都還在上京,朕不可能丟下不管,南巡時間不會很長,兩位大宋的君主還是到邊界與朕會盟,見個面、敘敘舊的好。”

  迪古乃的閒情逸緻倒是真不小,可宋使卻被他給嚇的冷汗直冒。大金的皇帝帶兵到兩國交界之處去打獵,還要求面見大宋君主父子,如果說這樣的行為還不是打算開戰,只怕沒人會相信!

  谷關南返宋之後再次向朝廷提出了“戰爭已經迫在眉睫”的警告!如今已經是七月,按北方南侵的慣例,都是在秋高氣爽、馬匹肥壯之後進行,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今,兩國即將交戰的信息都已經是明確無誤,迪古乃好象還怕宋人無法發現一般,一道詔令以“私越邊境、夾帶違禁”為由,廢除宋金兩國之間的絕大部分榷場,只保留了泗洲榷場,同時規定私自越境一律處決。

  “榷場”是根據宋金協議,在相鄰的城市邊境裡開設政府指定交易的邊貿市場,邊境上已經有了十多個,為兩國百姓互通有無、民間交往提供了便利,也給兩國創造了大量的商稅收入。

  按照雙方約定,金、宋駐場的貿易官員各自管理自己人,分別抽稅、互不相礙。而且,兩國對在榷場之外走私歷來都是嚴懲不怡。但此次金朝廢掉榷場的理由實在牽強,不過是戰爭前期的準備而已。

  金人背信棄義的行為激怒了大宋朝野,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宋也加強了對邊境地區的管理,主政的肅郡王趙適下令全國戒備,全面備戰。

  宋金雙方可以說是都在磨刀霍霍,等著看誰的刀快……

  第二節

  事急矣!

  可大宋皇太子趙惇又跑到何處去了?按官方的說法,他還在巡視金宋邊境,督促邊軍備戰。實際上,現在的趙惇正和麻衣老者呂正,悠然的坐在汴京城外的一座宅里,等著和冷峰,也就是原大遼宗室、現大金遼王耶律尚會面。

  原來,趙惇順大運河北上,剛剛抵達距離宋金邊境不遠的楚州城,就接到了傾天網傳出的消息,耶律尚有緊急情況通報大宋,請派主事人員相見。

  趕到楚州的呂正通報了皇太子趙惇,據說是耶律尚被迫按迪古乃的要求,從耶律氏中調取一萬青壯參軍南征。可迪古乃還不放過他,居然強行命令其正妻烏林答氏作為人質,被強迫著送到了迪古乃的身邊。

  誰都知道,迪古乃是個色中餓鬼,烏林答氏被人譽為耶律第一美人兒,不要說是清白,只怕最後連性命都保不了。憤怒之下的耶律尚決意起兵反金,故此,借返回汴京冷府選擇青壯之機,要求與大宋得力之人會面,以求得支持。

  聽到這個消息,皇太子趙惇決定親自到汴京看看情況,並和耶律尚會面,以確定宋金之戰是不是勢在必行。在隨行人員苦勸無效的情況下,呂正也只好親自陪著趙惇出發,當然趙平是被丟在了楚州,萬一出事,總不能兩位皇子都被人家給包圓了吧。

  這汴京城原為大宋國都,本是大宋統治的中心故地。金朝奪占之後,在此地設與上京相同的一套官制,稱為行台尚書省,以統治原屬於大宋的地區,與大金朝廷中的尚書省職權類似,屬於尚書省的外派衙門,只是官位比之上京要低上一等。當初,迪古乃被貶斥的“領行台尚書省事”就是指擔任這裡的主管。

  此地居民原本都是漢人,後因為女真人不斷的遷居南下,其他故遼契丹人、渤海人、奚人也相繼而來,漸漸的各個民族雜居。時至今日,漢人多居於外城,被稱作“漢城”;只有部分漢人豪富、官員和其他各族人大都居於內城,號為“金城”。

  此地自然也有傾天網的暗樁,此處負責的“樁頭”林飛原為幽雲漢人,投金後因為才幹卓著,在金朝地位不低,現在是汴京城的守備將軍,相當於汴京的副城守。但他念念不忘恢復幽雲、報仇雪恨,故被傾天網所招攬,他家便成了傾天網的秘密據點。

  林飛在汴京任職多年,城外也有一處莊院,是林家人平日休閒之地,取名為"山隱莊"。雖然不是富麗堂皇,但院牆高大,四周都修有角樓,防禦體系完備。占地面積也及廣,還附帶有一個小型的牧場,平日可以放牧馬匹,也可供林家之人練武。

  由於受女真人好武風氣的影響,金朝中無論武將、文臣俱有私兵。林飛身為武將,自然也少不了養上千餘甚是精悍的軍士,平時除他隨身的親衛,大都留在這別莊中訓練。

  山隱莊中的私兵、僕人、侍女全是傾天網的情報人員或外圍成員,安全無慮,呂正陪著趙惇就是往這座莊院而來,準備在此處等著與耶律尚會面的時間。

  雙方原先約定的會見之期是三日之後,這也是因為傾天網的幾位頭領並不完全信任耶律氏,不打算讓他們知道傾天網在上京的實力。呂正他們與耶律氏接觸的時候,也只是以南方貴人手下為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