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惇平心靜氣,緩緩解說道:“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大部分出身是武將,或是擁有兵權的割據諸侯。我趙氏開國,不也是因為手上有軍權,才能夠奪了柴氏的基業嘛!”

  “原來你也明白祖宗家法如此安排的原由,朕還以為……”

  “就算孫兒再笨,可從小也是身受皇室的嚴格教育,總不至於什麼也都不知道。”趙惇倒是沒有自己父皇的悲憤,但心中卻不知是痛、是怨,還是佩服,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孫兒倒是想起了民間的一個故事,不知皇祖父想不想聽?”

  太上皇長嘆一聲,點了點頭:“你說吧。”

  “一個富商,家裡有很多金銀珠寶,為了保護自己的家產,請了很多家丁。後來,家丁中有一個勾結外人,偷走了不少金錢。富商氣急,將所有家丁給趕走。結果,強盜知道了他家有錢,又沒什麼人可以看家護院,便打上門來。富商面對著強盜的刀槍,只得把所有的錢財交了出來,以求活命,可強盜怕他報官,還是把他給殺了。”

  “你是在說,皇祖父和歷代先祖就是那個愚蠢的富商,而金人就是強盜。不整頓軍事,國家倒是不會亡於臣子,卻會亡於外敵!”太上皇已經有些混亂的頭腦中閃過一道靈光,苦笑了一下:“在你們眼中,盡全國之民心民力勵精圖治,以求北伐中原,收復山河才是正理,至於這家天下,不過是過眼雲煙,當得何用!但你們可想到過,若是失去皇權,趙氏子孫又有多少可以存活?歷代多少皇室,在亡國之後都是滅種的結局。”

  “自從漢武崇信儒家,就將集權發揮到了極致,歷朝歷代有哪個不是拚命的加強皇權、排除威脅,本朝開國以來更甚。可在如此危局之下,只為保住一家一姓之尊榮,卻要付出我漢家子孫滅種之危機!就算保住了大宋一時的天下,將來在這煌煌史冊上,趙氏會留下什麼?也許皇祖父您真的不怕身後罵名,但孫兒怕。”

  趙惇面色平靜,可心海中早已是濤天巨浪,無數念頭不斷在頭腦中翻滾,讓他快速的說了下去:“如果為了保住趙氏皇權,就要放棄保家衛國,拜倒在仇敵的腳下,用屈辱的和議來換取偏安一方,孫兒決不會如此為之。外祖父、還有那麼多的仁人志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並不僅僅是為了保住我趙氏一門的榮華富貴。”

  “大宋百姓素來柔弱,遠不及金人悍勇。雖然有不少能人勇士,但歷來大戰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金人最多是再敗個一次,但大宋稍不小心就有國破家亡之慮。”

  太上皇此時已經十分的疲備,只覺得力氣在一點一滴的離身而去,說話也是艱難之極,但心中有太多的話不吐不快:“為君者,不可只是想著自己的功業和虛名,必須時時刻刻記住以'仁'治天下,大宋只要與民養息、頒行仁政,讓漢人能夠休養生息,再過些年,就可以使得天下文化鼎盛,更加富庶、更加強大,到時候不戰而屈人之兵,總好過兵凶戰危、生靈塗炭。”

  “正是為了‘休養生息’這四個字,母后當年才頂著罵名,一力支持和談。但和談是以錢帛和土地來換取時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終成就復興大業;而不是甘為胡人下臣,任其欺壓、索取!皇祖父被金人嚇破了膽,口口聲聲要父皇在你百年之後才能考慮動兵之事。今日,皇祖父已是油盡燈枯、即將永離人世,還怕什麼刀兵之災?不如讓子孫們走自己的路罷。”

  趙惇見太上皇到了如今,還是對金人恐懼至極,深怕後人開啟戰端,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絲厭惡,說話的態度轉而有些生硬,到了最後還忍不住譏諷了一句:“希望皇祖父到了九泉,能夠有臉面去見我外祖父和母后。只是,我怕皇祖父沒法見的到在老百姓心中已經成神,早就升入天庭的外祖父和母后。”

  太上皇趙構原本心中焦急,可聽到這裡,卻猛然間省悟過來:“是啊,我已經是將死之人,今後的天下是他們父子的,我還能管多少?既然終究免不了歸去九泉,又何必再理睬身後之事?就是真的國破家亡,我也看不到了。”

  雖然心中明白,但還是無法真的釋然,真的放開自己的擔心,太上皇還是開口問道:“惇兒,我知道你志向遠大,做事素來也是謀算在前,就不再勸說於你了。只是,兩國戰事不是兒戲,你有多大的獲勝把握?”

  “必勝之策根本不可能有,今後孫兒也不過是改革敝政、育將強兵、積糧備戰而已。天下大勢,再也逃不出‘政通人和’這四個字。不過,請皇祖父放心,孫兒不會過於心急,總要準備妥當,至少有了一定的把握方可開戰。”趙惇淡然一笑,胸有成竹的昂然說道:“孫兒沒別的本事,但在這政務、軍略上卻還不弱於一般人,至少能夠任用賢才,以求復興。”

  第五節

  “惇兒,你真的打算重用武人,放棄祖宗的既定之策?你就真的不怕家國傾復?”太上皇聽完趙惇的打算,只覺得眼前一團團金星直冒,腦中鑼鼓金鈸亂七八糟的響成了一片,但心事無論如何也放它不下,還是支撐著病體問道。

  “不錯,制約武將的國策我的確打算放棄,但現在的體制卻並不是徹底推翻。三院兩府之制雖然造成了冗兵,也造成了‘兵無常兵、將無常將’,但歷經了多年戰事,它分權制橫的優點也很明顯,我仍然打算保留,只是要好好的改革一番,為我所用。”趙惇看著太上皇臉上的驚駭之色,知道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決心,便索性將自己所思和盤托出,一字一頓的說道:“昔日王安石變法之時,曾言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孫兒今後之為,也可概括成:‘祖法為今用、上天從吾意、大勢順民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