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肅郡王趙適告辭出宮,天子趙昚看了看趙惇:“為何現在拒絕繼位,還要讓你皇兄接著參與朝政?你的話還沒有說完吧。”

  “父皇明鑑,兒臣也就不隱藏了。既然決定開始整頓,所需時間不是一天、兩天,就必須考慮萬一在這其中,兒臣出現了什麼意外該怎麼辦。"趙惇淡淡的回答:"適哥本性雖然過於良善,但卻明辨是非、重情重義,只要他認為做的是對的,就一定會堅持下去。讓他一直參與朝政,如果兒臣有了萬一,有適哥在,就算是為了父皇、母后和兒臣未了的心愿,適哥也絕不會讓這改革停下來,大宋的未來就有了保障。”

  “惇兒,你……”

  看自己父皇難過的表情,趙惇卻反而笑了起來:“您別這樣啊,兒臣這也是預防萬一,所以才不在適哥面前提起,否則他又要不安心了。事前有備,真有了事也不怕。再說了,兒臣喜歡到處跑,有適哥幫忙撐著,兒臣就可以溜號了,一舉數得。”

  “這孩子!”天子趙昚除了這幾個字,也說不出其它的話來。

  第七節

  太上皇趙構過世三個月後,恢復健康的天子趙昚追冊諡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廟號“高宗”;隨即,天子以身體不適為由,退居安樂宮,將大權全部交於皇太子趙惇,命太子監國。

  此時,清查之舉已經告一段落,皇太子趙惇命自己的原太子宮屬臣分成各個小組,開始和六部原來的帳目進行核對。正是因為這些由母后精選班底的存在,趙惇當初才敢下令清查家底。

  清查家底的這一年,也是趙惇和這些懂得實務、忠心不二的近臣們磨合的時期,君臣共同利用下面報上來的數字對大宋的現狀進行清理和辨識。大家都很清楚,這次報上來的還是有水分,需要分析和審核,但總比沒有的好。

  再加上趙惇在大宋境內行走時從民間得來的認識,也使得他對未來的朝政有了更深一步的見解和更深一步的領悟。

  朝中的空氣驟然緊張起來,白痴都知道下面報上來的數字和六部原先的數字絕對會有差別。雖然皇太子已經承諾不再追究過去之事,但萬一皇太子反悔、或是採用其它什麼手段,只怕又是一場風波。如今太上皇帝趙構已經亡故,天子趙昚對皇太子是百依百順,根本不會約束於他,這讓很多臣子都是脊背里直冒冷汗。

  讓人忐忑不安的四個多月終於過去,太子宮屬臣的核對總算是結束了。但皇太子趙惇並沒有就結果多說什麼,而是下令,將各部自己該管的項目作成對應的帳目,全丟給各部自己去核對,然後讓各部就核對的結果上個奏摺,把不足和改進方式說清楚。

  等六部的奏摺全部送到皇太子趙惇的面前,他又下了一道旨,讓如今的中樞省三位宰相把所有的奏摺看上一遍,然後再向他上奏摺承述對此事的見解。

  等拿到了三相的奏摺,皇太子趙惇把它和六部的奏摺一起複製了數百份,除去了一些敏感的數據和內容,然後分發給在京的各級官員,讓他們來評價一下。

  這下可好,公開了的清查結果頓時惹起了一場風波。原先上報的各種情況明顯要好於此次清查的結果,而且,有不少都是對國家非常重要的,比如每年收入、糧食的儲存、軍隊的訓練和軍需等等。如果按此次清查的結果,大宋現在整個國家的狀況不比當初"中興"之時好多少。

  此時的朝廷中,還是以當年太上皇信重的守舊、主和的文臣為多。雖然到現在太上皇已經退位十九年,也去世了一年多,天子趙昚前後親政已經二十年。但天子趙昚為人太過善良,正如秦檜當年所預計的,太上皇退位之後還是利用自己信用的臣子干涉朝政,他在朝中的影響並沒有減弱多少。

  武將對朝廷政務的參與雖然比起過去有了很大提高,但還是沒有對軍隊和戰事的指揮權,仍然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原來在隆興年間進行的調整,不過是初步的整頓,根本未能深入。再加上朝中守舊勢力和主和投降一派一直控制著主要的權力,又有太上皇趙構在背後給他們撐腰,就連孝賢皇后虞水靈也沒能把全部的軍事指揮權從文官手中拿回來。

  至於大宋朝廷總也免不了的政爭,現在也並沒有完全根絕。這也和立國以來“異論相攪”的祖宗家法有關,大宋天子所用的宰臣之間經常存在不同的政見,讓臣子們不能團結,爭鬥不休、互相牽制,便於天子控制朝政。

  雖然當今天子趙昚還算是明君,但他從小也受著大宋皇室的教育,也稟承了大宋君主的從政習慣。這點,連當年孝賢皇后虞水靈還在世的時候,也從無例外,皇后總得平息朝廷中的政爭,這也是導致皇后過度勞累的原因之一。

  現在的大宋朝廷,除了比較大的主和、主戰之爭外,還有控制著朝廷的主和派本身的爭鬥。朝堂上以崇尚空談的文臣為主,參知政事龔茂良為一派,主和但不支持理學;後起的左相,就是左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留正為一派,支持理學成為治國的根本,相互爭執不息。

  也是因為天子趙昚個性好的過頭,再加上素來優柔寡斷,臣子們在朝堂之上自然是大吵小吵不斷,給大宋的中興大業帶來了極其嚴重的負面效應:大家全忙著政爭,還有什麼心思去振興國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