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被文官利用來控制軍隊的樞密院和太尉府,現在只能給皇帝提提意見,皇帝可以將軍權直接授予他選中的將領,戰事結束後再交回皇帝手中。

  在此基礎上,為了保護現在得之不易的局面,天子趙昚登基後,對全國的軍事力量進行了調整:一,加強西部、西北部邊境上的防禦,防止金人、西夏和吐蕃諸部的入侵;二、建全從淮東直到長江的江淮防禦體系,以多層防禦的設置,阻止金軍從中部可能的進攻;三、以荊襄為基地,虎視河朔、河南,威脅大金以保證雙方共存的戰略。

  第九節

  新帝登基後連續出台的措施,讓百姓們看到了希望,開始盼著能過上平安、穩定的生活。雖然朝廷現在還只是局部的調整,卻已經侵犯了大宋最有實力的士大夫集團的利益,讓他們難以接受。

  裁減冗官、減少吏員,都減輕了朝廷和百姓的負擔;而加強軍事、提高武將的地位,則又使得一直被文人輕視的武將漸漸的進入朝廷,並開始掌握部分實權。這些措施,都使得一班的文人進入朝廷為官的渠道變窄,也使得士大夫階層高高在上的地位受到了影響。

  守舊一派文官們因為支持帝後改革的大臣,有不少都是士林中宗師一級的人物,在天下人心中地位極高,明顯壓過了他們,暫時無法反對天子趙昚的舉措,只能在外戚不得專權的傳統上做文章,逼迫岳帥交出軍權。

  為了保護水靈和自己的家人,岳帥主動要求退役,放棄了軍權,不再領兵。世子岳雲也被迫離開指揮的位置,接手軍隊訓練之事,不再直接在軍中任職。

  連岳帥的其他幾位小公子,也被迫從此放棄了從軍的打算,呆在家中幫助父兄整理有關戰爭記敘。只有岳帥次子岳雷,因為文武雙全之故,按朝廷規據以軍功轉任文官,擔任了地方上的文職官員。

  甚至,為了不讓那些守舊的文臣再有向天子和皇后發難的機會,中興名將還在世的另兩位韓世忠和張義也放棄了手中的兵權,正式退出軍隊。天子趙昚下旨,封他們為郡王,享受朝廷禮遇。

  好在,金宋兩國現在再無戰事,武將們也大都忙於邊境上的守衛和訓練,岳帥他們被迫離開軍隊,才沒有嚴重影響到宋軍的實力。

  為了給大宋培養軍事人才,也是為了大宋朝野對軍人根深柢固的不信任,加強軍人對國家的認同和忠誠之心。

  在重臣們的支持下,天子趙昚下令以《孫子兵法》、《武經總要》等兵書為基礎,改革武將升職的制度。從低級、中級再到高級將領,中間設了三個階段,從下一個階段升到上一階段,必須經過武功和兵書、戰策的綜合考試。以前因軍功升上來的軍官不算,從天子趙昚登基之年開始,所有武將必須通過全部測試,方能升職。

  同時,天子還下令在臨安城東郊設武校,宗旨是“忠君愛國”,岳帥被任命為第一任學政,在這四個字上,的確也沒人能跟岳帥爭。

  武校分成戰事、後勤、謀略等數個分院,其他已經回朝不再擔任實際軍職的高級將領,如韓世忠、張義等人都進入武校擔任分院的學政。

  各級將領按朝廷的要求,都要把自己多年征戰的經驗寫下來,不能寫的由朝廷派去的書辦幫忙,連皇后虞水靈也抽時間完成了《臨安防守策略》一書。以上實際經驗通過原太子行在的參謀官員們整理,綜合成了一本教材《大宋武經》,與《孫子兵法》、《武經總要》等兵書一起成為了臨安武校的教學用書。

  所有中級以上可以直接領兵的將官,每三年都必須在入朝朝見皇帝的時候,來武校參加一個月培訓,然後由朝廷安排他們的去向。這樣,就算沒有實戰,也能夠保證武將們有一定的作戰能力,同時可以給武將們灌輸一些忠君、愛國、愛護百姓的思想,同時也防止了武將擁兵自重,守衛各地的駐軍不再如以前一樣頻繁調動,基本留駐原地。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臨安武校的成立也打破了文人對國家級別教育的壟斷,使得武將們也有了接受專業教育的資格。臨安武校和負責培訓士林子弟的太學和國子監,都同為國家級別的大學,自然也成為文官和守舊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

  隨著時光流逝,在短短的十數年中,一批支持天子趙昚和皇后虞水靈整頓軍政的老臣們相繼離世,先是李若水,然後是趙鼎、張所、史浩等人。

  這些朝廷的重臣都是靖康前的老臣,有的還是士林宗師,在吏民百姓中的威望極高。在大宋這個輕視武將的國家,岳帥等將領威望再高,也無法和這些在士林中有著巨大影響力的老臣相提並論。他們的故世,使得支持帝後進行改革的勢力受到了沉重打擊,也使得帝後身邊輔佐無人。

  這個期間,韓世忠將軍也因年事已高離開了人世,其他將領中也有部分因傷病和年事已高而離世。這些將領的離世,再加上岳帥他們被迫離開軍隊,更使得帝後在軍隊中的控制力有所減弱。

  更為不幸的是,兩宮皇太后也相繼過世,使得皇后虞水靈又少了一道遮風擋雨的屏障。她們平時雖然不干預朝政,卻以自己身為太上皇生母、定策太后的地位,隱然影響著朝廷的施政,就是太上皇在位的時候,也不能完全無視她們的意見。

  兩宮皇太后都喜歡、信重水靈,認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宋江山和黎民百姓,也知道她以一個女子、一個皇后,在大宋這個重視儒家學說,講究禮法、規據的國家,參與朝政的艱難。所以,兩宮太后在平時十分注意保護虞水靈,平衡朝廷各個勢力,不讓那些守舊的臣子欺負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