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明知是在犯傻,那虞允文還拚命的抗擊我大金軍隊何為?"跟在後面的兀朮聽到這話一呆,實在是想不明白,忍不住插進來問道。

  "虞大人早就說過原因了,是你們太過狠毒!若讓你們占了天下,五代十國時漢人的悲劇就會重現。若不是如此,你們也早就奪了天下。"何雨此時已經帶著他們來到了村子的後面,他抬手向前方一指:"這就是虞大人最後的安身之所。"

  看著眼前那和後面的山脈已經連在一起的高大山崗和上面生長的十分茂盛的樹木,不要說是虞水靈了,就是韋太后、兀朮和哈迷蚩他們、還有隨行人員全都是張口結舌。

  "這不是一個山坡嗎?我父親的墳頭怎麼會變得如此高大?"水靈驚訝的追問。

  "'公道自在人心'!這句老話一點也不假。我留在這裡為大人守墓,也就在這個小山村定居了下來。後來,戰亂結束,這附近的人們能逃得性命的相繼回來。當然會有人向我問起,這墓中之人是誰?我只能簡單回答是抗金的志士。從那以後,就常常有周圍的百姓自覺的來為大人掃墓,來的人都會給墳頭上培培土。土堆漸漸的大了,怕被雨水沖塌,又有人在周圍和上面種上了樹木。就這樣十數年下來,大人的墓最終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是啊,公道自在人心!這就是公道、就是人心。"韋太后也不免感慨萬千,連連點頭:"如果人的一生能象虞允文虞大人這樣渡過,才不算是枉活。"

  看著眼前這座不是故意壘成,卻又是靠無數百姓才最終建成的大墓,越國王兀朮的心裡實在不是個滋味。從此時開始,他才真正的意識到虞允文當年對他們所說的"民心",究竟是指什麼!

  水靈和景兒祭奠過自己的父親之後,韋太后和隨行的大宋臣民也上前向大墓行禮,最後上前的是以越國王兀朮為首的金人。

  兀朮行禮過後,對虞水靈說道:"我當上奏我家狼主,為虞允文虞大人在此處設立祭台和護衛,以使他永受後人香火、祭祀不絕。"

  "王爺還是饒過我父親吧,你們給他上祭,是想再氣死他一回、還是想讓人看看你們金人的大度?"虞水靈搖搖頭,拒絕了兀朮的好意,然後抬頭看著他:"如果王爺真的是在乎我父親的話,那有時間就來看看他,這裡還是保持原樣的好。"

  "何叔,你們一家跟我回大宋吧。"虞水靈看金人也已經祭拜完畢,轉過頭對何雨說道:"這麼多年要您在這裡守靈,太勞煩您了。"

  "不了,水靈,我還是留在這裡的好。"何雨淡淡的一笑,向村子看了一眼:"我在這裡已經成家立業,這裡的人們也離不開我的醫術,虞大人的墳墓也還需要人看守,我還是留下。"

  虞水靈見他的意志堅決,也不再相勸,而是轉身對兀朮懇求:"王爺,我想請您幫忙照顧一下何叔一家,他還是想留下來陪伴我父親,不要讓人欺負他們。"

  "這點你可以放心,我會照顧好他們的。"

  虞水靈和虞景兒陪著韋太后渡過淮河返回大宋,太子也從原太子行在駐地廬州趕到了徐州迎候韋太后。從宋金雙方和議達成,廬州的太子行在也只是處理一些遺留事務,不再是大宋軍國要事的核心。

  依禮見過韋太后,請安過後,只說了些閒話,太子便告辭而去。

  太后看著太子的背影,覺得這個孫子很是溫文而雅:"難得他身為太子,說話還如此的和氣。"

  "太子就是太過和氣,有的時候,甚至是好脾氣的有些懦弱了。"水靈才不會給太子留面子,不客氣的評論道。

  "你還在為上次他礙於物議沒能保護你生氣?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太后已經聽水靈大概介紹了前些日子太子行在的爭執,當然水靈也只是提到了有人以自己是女子為由,要求免去自己掌軍之權的事,以為水靈還在生太子的氣,好心的勸解。

  "不是,那件事我不怪他,我是說另一件事。秦相手下的那個羅汝楫,在和談的時候為我的副手,他在和談的過程中對太子甚是無禮。我也斥責過羅汝楫無君臣之禮,可他卻說自己是欽差,地位高過太子。太子對羅汝楫無禮的行為反而沒什麼反應,這事就這麼輕易的過去了。"水靈撇了撇嘴,一臉的不屑:"說起來,我倒不是在背後批評秦相,這羅汝楫是他的心腹,他多年主掌朝政,也應小心一點,哪能讓自己的手下無人臣之禮。"

  "這話說的有道理,人臣終究是臣子,怎能傲視自己的君主。"韋太后想起在大名府的遭遇,雖然之後水靈也多方勸解,但要她完全不介意又怎麼可能呢?深以為然的點頭:"看來,哀家回宮之後,要提醒官家注意一下秦相的手下,要秦相訓戒他們一、二。"

  "皇祖母,您可千萬別這麼做。"水靈立刻阻攔。

  "為何?"

  "太子一直主戰,這也不能怪太子,在前面那段時間,不戰大宋就得滅亡。"水靈解釋道,看韋太后點點頭,贊成了自己的意見,便繼續說道:"就因為太子主戰,以秦相為首的一幫主和大臣就把太子視作了眼中釘,想廢掉太子,另立皇子趙琢。皇祖母一回宮,就對當今提及秦相手下之事,難保無人不用這件事做文章。皇祖母自然不會有事,可那些大臣就會把仇恨記在太子身上,豈不是給國家製造動亂。現在,大宋要的是休生養息,亂不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