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虞水靈和虞景兒身份變更後的首次軍事會議,在太子行在召開。除在四川和阿里補打的你死我活的張俊,還有在江北抗戰的韓世忠外,能來的將領都基本到齊。

  前面虞水靈和岳飛的爭鬥大家早已聽聞,對他們之間搞成現在這個樣子,也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自朝廷的封賞旨意下達後,大家都意識到在雙方的爭鬥中虞水靈一方勝出。但這場爭鬥,到底會給今後的抗金作戰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卻是無法確定的.這也是趕來參加此次會議的將領們所希望了解的,總不能懸著一顆心打仗吧?!

  考慮到下面眾將一定會對今後的指揮充滿了疑慮,在眾人行完拜見之禮後,與太子並坐首位的虞水靈搶先開了口:“在場的諸位大都和我打過交道,不過那時你們以為是在和我父親交往。現在,水靈以女子之身,奉朝廷之命監軍,也是為了保住大宋。我把話說在前面,過去無論發生過什麼,一概不再提起,大家從今往後要一體同心,為保衛大宋江山而戰。如果有在戰事中怡誤戰機、不服從命令的,依律處置,決不寬待!下面,還是請太子行在的諸位,說說下一步的打算。”

  金宋之間烽火重燃,九月,宋吳磷軍於秦州附近剡家灣擊敗入陝金軍;婁室所率東路軍從淮河一線南下,結果在拓皋之戰中被岳氏父子率領的宋軍擊敗。

  越國王兀朮親率十萬精銳騎兵,突破大宋太子行在所在地廬州正面的淮河防線,直接威脅廬州的安危。金軍隨後調集精兵強將,準備打破宋軍的攔截,攻下廬州這個如今大宋的抗金中心。

  隨即,金軍猛攻安豐軍駐地,以奪取廬州外圍的最後一個屏障。

  負責守衛安豐軍軍堡的是原張俊部下的王德,他是已經過世的八字軍王彥的長子,也是抗金名將。

  前鋒金軍先是大舉圍城,王德令部下大開城門,學了一回空城計。不少部將擔心此計傳遍天下,會不會給金軍識破,但王德卻執意如此做。結果,金軍看到大開的城門,疑懼萬分,不僅不敢進內,反而向後退了十里重新紮營。

  王德立刻命自己的部將出兵衝擊金軍大營,金軍大敗,再次退兵十里。

  等到夜間,天氣變壞,濃雲密布、風雨交加,勇將劉合帶數百名敢死隊襲金營,用強弓勁弩狂射一通,並以火箭焚燒金軍營帳。金軍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無法看見襲擊的宋軍,頓時大亂、自相混戰,不得不大敗再退二十里。

  兀朮正在後面正帶著騎兵清剿騷擾金軍後路的宋軍,聽到前鋒戰敗的軍報,氣的大罵前鋒無能,親率部下晝夜兼程趕來攻城。他手下的決勝軍士兵身披重鎧,用鐵鉤甩上城頭,攀著城牆魚貫而上。

  王德督軍死戰,箭下如雨,金兵的死屍在城下層層堆積,到後來進攻的金軍連下腳之地都沒有了。兀朮又改用老辦法--火攻,用火箭射入城池,被嚴陣以待的宋軍撲滅。

  雙方在城上城下足足打了一天,直到夜半方才各自收兵。

  金軍從遠處趕來後就直接攻城,本已疲敝,人馬又飢又渴又累。宋軍早已在城外水流、池水和草叢撒下了各種毒藥,金軍人馬食用後中毒,很多金兵和馬匹就此了帳。

  金軍給折騰的夠嗆,宋軍卻是以逸待勞、輪番休息。等到第二天中午,金軍正在忙於救治中毒的人馬,宋軍突然出擊,直搗兀朮中軍,把金人大營攪得亂七八糟。

  到了晚上,宋軍再次出動,打算故技重施。

  這回兀朮卻猜到了宋軍的行動,設下圈套將率軍沖營的王德和他的六千多部下一併圍住。兀朮很欣賞王德的勇氣和謀略,要他投降,卻被王德拒絕,寧可戰死、絕不屈膝。

  見王德意志堅定、無法動搖,兀朮正準備下令將所有宋軍射殺的時候,金營的後路卻傳來了震動天地的戰鼓之聲,火光照亮了周圍數十里,金軍大營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黑暗之中,但見身披銀甲的一名青年將領手執一對超大號的鐵錘,後面還跟著一個長相與他極為相似的年青人,手執一桿銀槍,率數百精銳騎兵,直衝入金人大營之中。

  兩將在金軍中間往來衝殺,居然無一合能敵之將。其他宋軍將士也是全力奮戰,金軍倉促之間無法應戰,四散奔逃。

  兀朮眼見黑暗中宋軍源源不斷,整個戰場上無數聲音在高喊“岳家軍來了!岳帥來了!”,金軍士氣已潰,整個大營給沖的一塌糊塗,只得長嘆一聲,下令撤軍。

  被包圍的王德本來已經是閉目等死,卻突然聽得金軍大亂,身邊的人大叫:“將軍,援軍到了,我們有救了。”

  他睜眼一看,對面一員青年將領正沖將進來,手中長槍揮舞,沿途金兵可以說是碰著就骨斷經折,要不就是一個血窟隆。

  到得跟前,那名青年將領大喝:“王將軍,快跟我衝出去。”

  王德帶兵隨著那名將領衝出金營,看金軍亂成一團,那名將領對他一笑:“將軍請回城,我再回去衝殺一次,告辭了。”

  一反身,那名青年又沖回了金營。

  此時的金營已經是火光沖天,不知道有多少宋軍在裡面橫衝直撞,王德看金軍已經抗不住了,正在忙著逃跑,心中一熱,也率軍再次衝進了金營。

  一夜混戰,金軍被宋軍趕著後撤數十里,方才停住了腳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