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大家都陷入了深思,水靈把桌上的書冊翻了一下,等著他們想通。

  第五節

  “我等都是通讀詩書五經,自以為深明大義,卻還不及你們父女看的清楚。”史浩大人第一個回過神兒來,不由的感慨道:“一直礙於君臣名份束手束腳,卻連陛下的心思也沒能搞明白,實在是慚愧。”

  “史大人不必如此,也是因為我從小生活在幽雲,比起你們來,在這‘忠君’的上面自然就比諸位要差一些,不為尊者諱,就能看的清楚一些。”虞水靈看大家從沉思中清醒過來,總算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這才繼續說道:“李伯父很清楚,我和靖康陛下相識,關係還算可以。但我倒覺得當今天子不贊成二帝返回,算是深謀遠慮,為的不僅僅是自己,也是為了大宋著想。”

  虞水靈這話一出,大家全都怪怪的看著她。

  當今天子趙構在民間的名聲並不好,這大家都很清楚,而且在場的諸位對天子為了自己的帝位偏安、甚至殺害良臣的行為也非常不滿。只不過是因為天子趙構是父親、是大宋的君主,出於父子的感情和忠君的思想,才不會對天子在表面上有什麼不好的評價。

  水靈對天子的做法一直也非常的反感,這大家也都很清楚,但現在她居然會稱讚當今,這還真的是很奇怪。

  “我知道大家會奇怪我為何會夸陛下,我這不過是就事論事,陛下在二帝還朝的事上,還真的是不能算他全做錯了。為人子者當盡孝道,為人臣者當盡忠義,那為人君者又該以何事為重?我父親偷走宗譜,一個是擔心大宋沒有了可以繼承的血脈,另一個原因也是為了制止內亂,防止有人利用戰爭冒充宗室搗蛋。”

  水靈看到大家訝然的臉色,平靜的把自己的意思解釋給眾人聽:“在大宋已經十分危險的情況下,一個君主正好,再來幾個必成內亂,會導致國家徹底崩潰的。陛下只怕有著這方面的考慮,才一直堅持要和談,和談中卻又從不提起二帝還朝之事,這還不清楚嗎?為了大宋的安定,二帝還是‘梓宮’歸葬好一些。當然,如果國家將來穩定了,也不是不可以考慮將他們迎接回來,但必需保證他們不能再插手政局。”

  “那下一步我們該如何做?”徹底明白了虞水靈的擔心和考慮,太子也終於接受的她的想法,這才開口追問。

  “你們還是依原樣的好,免得那些奸臣起了疑心。”虞水靈看大家都接受了自己的意見,便考慮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太子殿下,現在你反而是我們中間最危險的一個,和議一成,你就得回京交還大權。在秦檜他們的眼中,你就是主戰派的領袖,而且又是將來的君主,他們一定會用盡各種手段將你廢掉,以保住他們的權勢,還有對金妥協、偏安江南的局面。這是你死我活、沒有任何迴環餘地的生死效量,就是你打算退讓也不會有所改變。”

  “我們拚全力也要保住太子,不能讓那些奸臣得逞。”性急的李若水又搶過了話頭。

  “要保住太子,和談大權就必須在我們手中,才能將所有的一切控制住。”虞水靈淡然的一笑:“諸位叔伯長輩,不要忘記你們還在演戲,別穿幫。”

  爭爭吵吵了近三個月的虞水靈事件終於有了結果,皇帝趙構下旨,褒獎虞允文、虞水靈這對忠肝義膽的父女。

  虞允文被追封為忠義郡王,皇帝特令在臨安宗廟邊給他起了一座忠義王廟,以資紀念。

  負責設計忠義王廟的是原大宋御用畫師何廣義、於節一和劉思義,他們三人和林虹在天子趙構南下之時,也跟著到了臨安。原本為了權勢和地位可以犧牲他人的於節一,自從當年與虞允文在萬春閣一會之後,也有了不少的改變,至少不再故意陷害他人。何廣義他們也明白這是因為虞允文大人影響了於節一,也原諒了他過去的行為。

  至於兩位一直陪伴、保護虞氏父女的大宋御醫,劉適之犧牲的消息大宋早已知道,已經有過封賞;守墓的何雨,因為不敢讓金人知道虞允文的安葬地點,只能含糊的對其進行了封賞,等以後再明令褒獎。

  同時朝廷特地下旨,稱讚虞水靈一介弱女,為了國家而不惜自身,理應獎勵,故策封她為定國郡主。

  鑑於當前戰事緊張,而且虞水靈一直參與指揮和謀劃,經秦相上奏,命令虞水靈以定國郡主的身份任監軍,依然與太子共同負責指揮此次大戰。

  對於張俊和虞水靈二人的欺君之罪,聖旨裡面提都沒有提,混過去了。

  這段時間裡,金人發動了多次進攻,有的被死守的宋軍給打了回去,在有的地方金軍也取得了一些進展。

  在四川的張俊與阿里補連番大戰,雙方都是精疲力竭,誰也沒能占到什麼便宜。

  第六節

  沒多久,又是万俟卨前來太子行在傳旨,以當今天子的名義,封虞水靈為定國郡主併兼任監軍,還帶來了隆佑皇太后賜給她的十幾名內侍和宮女;另外,還有秦檜派來的十幾名官吏,以組建監軍行轅,方便水靈行事。

  等傳旨已畢,万俟卨笑著向虞水靈深施一禮:“下官見過定國郡主,恭喜了,以後還要請郡主多多幫襯。”

  “萬大人客氣了,水靈能有今日之封,萬大人和秦相都居功甚偉,水靈感激於心,日後自當有報。”水靈微笑著起身,向万俟卨深深還了一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