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現在朝廷根本不可能聽取虞允文的意見,他也只能謂嘆而已。

  和議達成之後,正如清義道長猜測的那樣,朝廷以虞允文“擅行軍事,不聽朝旨。”為由將他免職;但又以“於國尚算有功”,擢情處置,貶雲南為一小小的縣丞,並由當地官府編管,即刻上路、不得遲緩。

  第五節

  汴京城外十里坡,諸太學學子們在此地等著,昨天朝旨一下,他們就約好了要來送虞允文虞大人。張行華等蹺首盼望,一直從清晨等到半晌午也不見人影,但從汴京城南門通往這裡的官道上聚集的人卻越來越多。

  費行雲開始有些耐不住性子,皺起眉頭:“怎麼回事?難道虞大人已經離開了?”

  “應該不可能,朝廷貶官總要給被貶官員與家屬話別的機會,不會直接押走的。再說,昨天虞大人還在大牢里,我們今天從一大早就在這裡等著了,怎麼可能錯過了。”張行華回答了他的問話,然後勸道:“費兄不要著急,耐住點性子,只怕是送的人太多,虞大人不可能來的很快。”

  正在此時,遠處一人一馬向這個方向急馳而來,許浩搭起手棚仔細辯認,臉上出現了喜色:“那不是李兄嗎?他趕過來,就證明虞大人還沒有出城。”

  李節到了跟前,從馬上跳了下來,張行華上前問道:“孝節兄,虞大人什麼時候能過來?”

  “還要不短的時間,汴京城百姓從大理寺大牢的門口一直排到了城外,現在虞叔已經是寸步難行。”李節喘了口氣,這才回答了張行華的問話,然後四處看了一下,說道:“我叔父他們一會兒就到,你們幫忙空塊大點兒的地方出來,幾位大人要在這裡和虞叔話別。”

  “行,我們馬上辦。”

  直到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被戀戀不捨的百姓們簇擁著的虞允文和虞水靈才終於來到了十里坡,幾位屬於主戰派的大臣已經在這裡等了好半天。

  看到虞允文父女到達,李綱他們迎了上去:“彬甫,你受苦了。”

  “受苦倒沒怎麼受,就當是休息了。倒是清義道長跟著當了這麼久的囚徒,不知修行出了什麼?!”虞允文向幾位大人拱拱手,笑著回答。

  跟在他身後,牽著虞水靈的清義道長稍稍撇了撇嘴角:“修行?當然是修行出了‘囚’之道,困於囚室而思天下,還能有什麼!”

  清義道長已經帶上了自己的兩名最得意的弟子,準備陪虞允文一起前往雲南,照老道的說法,哪裡不是修行?反正他是陪同到底了。清義道長這麼做,也是擔心那些奸佞之徒派人去暗殺虞允文,這種事情他們可是幹過不少,根本不值得信任。

  “我怎麼聽這‘囚之道’不象是道長修行的結果?”李綱有些奇怪的問道。

  清義道長向虞允文一指:“是他坐了這麼長時間的牢,坐出來的結果,你問他吧。”

  李綱請他們入席之後,同知樞密院事張叔夜心中焦急,立刻追問:“彬甫,對現在這種情況,你有沒有什麼要說的?”

  在黃河一戰中,就是張叔夜抗住了投降派的壓力,以自己同知樞密院事的身份給虞允文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糧草,保證了虞允文手下軍隊的後勤供應。現在,宋金雖然和議,但有識之士面對狠毒、狡詐的金人,根本就無法安心。

  虞允文並沒有立即說話,而是沉默了一小會兒,這才問道:“我確實很擔心現在的情況,金人一定會再次南下,但太原三鎮落到了金人手中,汴京失掉了外圍最堅固的防護之地,金人可以直接打到黃河岸邊。稍有不慎,就是兵臨城下的局面,到那個時候,汴京城能堅持的了嗎?”

  “我們擔心的也正是這點!可官家堅持要與金和議,連條約的內容我們事先都不知道,想阻攔都沒辦法。”李綱嘆息著,然後向虞允文正色說道:“彬甫,不管怎麼說,也不管局勢到了多嚴重的地步,我們都會盡全力保住自己的國家和百姓。你對女真人更加了解,請你幫忙分析一下,他們什麼時候會南下進攻大宋?”

  “現在大金內鬥的情況如何?有沒有確切的消息?”

  “據傳來的消息稱,金主吳乞買已經被迫下旨封原女真族老祭祀兀室為‘神王’,並在金上京為其修建宮室。”

  “斡離不、兀朮兄弟在幹什麼?還有粘罕,他們又在何處?”

  “斡離不還是被囚禁在燕山府,據說被關在原遼朝的城北行宮裡,金主親領的龍翔軍看著,外人無法接近。粘罕去接受太原了,當初他就是在這裡被擋住的,一定要親自去接收。至於兀朮,他的行蹤不定,好象在月前因為應對不能稱金主吳乞買之意,被趕回女真老營去思過了,現在沒有他新的消息。”張叔夜把宋朝從金人那裡搜集來的情報介紹了一遍。

  “只怕,兀朮出現之時,就是金主吳乞買反擊兀室等人之日!”虞允文聽了大金現在的情況,倒是很佩服吳乞買的心胸,以他身為大金名將、而後登上皇帝那至高無上地位的經歷,居然能忍辱負重,向逼宮之人低頭,實在是不容易。

  看來,這位大金皇帝還真不是個好對付的角色,大宋有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