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真滿萬不可敵”的神話,在前期金人橫掃幽雲之戰中被發揮到了極致。如果不能激起宋軍必勝的信心,戰鬥力會大打折扣,就更沒有勝利的希望了。

  當他發現金兵已經打算渡河之後,乾脆命令放棄渡口,讓他們渡過河來,還故意讓人宣揚王權逃跑的事,並留下六隻大船和一些小船、還奉送船工給金人。

  這樣,知道守將已經逃掉的金人根本沒把宋軍的一萬多人放在眼裡,開始大搖大擺的渡河。渡過來的金人也是大大咧咧的,沒帶馬匹,只在山丘附近搜索了一下,沒發現宋軍蹤跡,就以為宋人已經逃遠了,連探子都沒有多派幾個,光在忙著找船。

  等南岸的金人已經有了五千多人,虞允文立刻下令宋軍行動,但不是讓宋兵直接衝上去,而是用悄悄搬上山丘頂端和沙堤的百多具神臂弩先招待他們。

  擅長馬上作戰的金兵沒有了馬就如同沒有了雙腳,本來戰鬥力就大打折扣,又不會游水,再加上孟津渡口獨特的口袋地形,給神臂弩在那樣狹小的地方兩面夾擊、一通狂射,躲都沒辦法躲,大部分倒在了血泊中。

  宋軍再衝上去一通狂砍,金兵全部了帳。

  送給金人的船早已被船工們做了手腳,船底都鑿了洞,只是用塞子封住。等岸上一打響,船工們把塞子一扯,船迅速下沉,河上的近兩千金兵也都餵了魚蝦。船工們卻從水裡游到遠處,再回到到南岸來。

  金軍還沒回過神兒來,就已經吃了虞允文一個大虧,損失了七千多人,還都是金人本族的鐵騎。

  這可是自金人起兵以來,在一場戰鬥之中最大的損失,心疼的金營將領直跳腳。

  這一戰打掉了七千多金兵,打疼了金人、也打出了宋軍的勇氣,這下大宋軍民士氣大振。

  這裡已經是大宋的本土,當地百姓知道宋軍在黃河岸邊抵抗金軍入侵,全都趕來參戰,為宋軍指路,幫忙運送給養和武器,有不少青壯年直接參加了對金人的襲擊。

  黃河兩岸靠近幽雲,多年來民間習武風氣使然,老百姓里的武功好手也不在少數。雖不至於是全民皆兵,但搞不好一個看上去不起眼的普通百姓,摸出刀子甚至是農具,上來就是一下。

  金人是防不勝防,這下他們也體會到了人民戰爭的厲害。

  虞允文感慨百姓們抗金的熱情,奮筆疾書《過黃河》,以紀念英勇的百姓:"山河今尚在,峰火人煙無。壯哉黃河守,冤哉幽雲屠。蒼天如可問,非是赤子孤。百姓誠依舊,忠心休嘆無。"

  宋軍利用自己一方對黃河兩岸的熟悉,一到了晚上,一會兒過來摸掉金人的崗哨、一會兒又在馬食里下毒,再不給金人放上一把火。

  金兵出來追擊的人多,宋軍就四散逃跑,反正溝渠甚多,利用晚上往裡面一躲,保證金人找不到;人少了,宋軍就把他們消滅掉,攪的金人不得安生。

  斡離不氣的半死,自己從隨同父皇阿骨打起兵以來,還是第一次打這種窩囊仗。敵人的主將是誰都不知道,卻被對方玩弄於股掌之中,實在是可惱!!!

  可金人最要命的,就是不熟悉周圍的地理環境,半夜裡路都不認識,想追擊對方都沒辦法。

  金人的後勤糧草是從燕京一帶送來,現在完全陷入了大宋軍民的包圍之中,常常不是被人把糧食給搶了、就是給毀了,金人是頭痛無比,卻又拿這些人沒辦法想。

  最後,斡離不下了決心,用重兵護送糧草,不再試探渡河。等天冷下來了,黃河結冰之後一舉突破,看到時候宋人拿什麼來阻擋我大金鐵騎!

  此時,大宋朝廷里已經吵成了一塌糊塗,對於虞允文擅自領兵之事,跳的最高的是原蔡黨那一窩子還沒有去職的爪牙。他們又是上書彈劾、又是在外放言,上串下跳,堅決要求立刻將虞允文捉拿、嚴懲,拚命的顯示他們是多麼的忠心。

  實際上,這些奸佞之臣如此指斥、打擊虞允文,不過是想借這個由頭奪回被主戰派大臣掌握的大權。

  至於李綱這些當政的主戰派,在得到劉文全的回報之後,立刻明白保住虞允文指揮權對大宋安危的重要性,看到蔡黨要拿虞允文開刀,抱成一團拚命的保奏。

  趙小官家趙桓被臣子們給吵昏了頭,他不是個明白人,又膽小怕事,素來懦弱無用,遇上這等軍國大事就犯糊塗。

  趙恆的皇后朱氏卻能夠明辯事理,知道必須支持主戰派大臣們抵抗金人入侵。可大宋規定後宮不得干政,皇后不能直接向皇帝進言。恰好,身為國舅的朱義因自己的姐姐欠安寧而入內請安,皇后便以此事相托。

  朱義很清楚,如果這個時候把虞允文換下來,黃河防線只怕會很快崩潰,也很贊同姐姐的意見。而且,他事先已經受了李綱等主戰派的托請,要他進言皇帝,相機保住虞允文,知道民心向背的朱義自然會出手相助。

  但朱義也不想公開得罪蔡黨,於是,便在進見天子趙桓的時候出了個主意:放任不管,等仗打完了再說。

  缺乏判斷力和決斷能力的趙小官家覺得朱義這個“拖”的主意著實不錯,也就採納了。

  等到孟津渡口大捷的消息傳到汴京,百姓歡騰、慶賀,朝廷也安了不少心。

  小皇帝當然更是一個字“拖”!保也罷、處分也罷,反正天天的哼哼哈哈,就是不做決定,既不封賞、也不追究虞允文的罪名,更不會去管臣子們在下面折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