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童貫便不再對蔡京客氣,直接告訴蔡京,現在他自請離職還能留個臉面,要是不自覺,雖然小命沒有問題,但可要小心自己的家族。

  自知失去帝心、無可奈何的蔡太師蔡元長再也沒有了弄權的機會,只能以年老為由上書,請求至仕。他還真是好命,現在離職,正好躲開了金兵南下。雖然因罪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卻算得上是得以善終。

  不過,這個時候的蔡京還根本不清楚自己有多幸運,正在怨恨難平的時候,為了報復,他安排仍然留在任上的爪牙們興風弄雨,把整個朝廷攪的是天翻地覆、不得安寧。

  就在這樣的朝廷內鬥中,終於迎來了宣和六年,燕雲回歸後的第一個正月。汴京的大小街巷又是一番熱鬧之極的景象,燈籠早早的掛了起來,各種手制的絹花爭奇鬥豔、美不勝收,鞭炮、鑼鼓響成一片。

  對大宋君臣來說,每年的正月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從正月開始的前三天,朝廷就要安排祭祀和年結之禮,也就是為上一年度作總結,向天祈禱下一年度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新年初始,也就是除夕和正月初一相交的時刻,大宋宗廟和各家寺院、道觀的鐘聲齊鳴,宣告新年的來臨。當然,大宋宗廟的鐘聲是由當今天子親手敲響的。

  直到正月十五開始的上元燈會結束,大宋的城鎮鄉村才會恢復正常的生活。這段時間裡,除了必須維持朝廷運轉的官吏,維護治安的衙役,還有各地正等著掙大錢的商家,其餘人眾全部休息,在家過年。

  整個大宋可以說是官民同樂,全國老少離家外出,各個城池城門大開,城中各處張燈結彩,大概除了汴京的禁宮和各地的官衙、軍營以外,大眾都可以隨意遊玩。

  第二節

  虞允文父女在汴京並沒有什麼親人,除了馬林和趙良嗣叔侄、李綱他們以外,平素虞允文都很少和別人來往。

  這也是因為大宋臣民對燕雲漢人的歧視並沒有什麼好轉,連虞允文身為朝廷的正五品官員,在自己的官衙里也常常受到同事們的排斥。如果不是李綱大人在士林中的名望很高,又明顯表現出對虞允文的照顧和愛護,他的日子會更難過,當然更不用說與其他官員正常交往。

  再加上虞允文不喜張揚的個性,平素除了對著知交好友和親人,基本上都是沉默少語,也很少主動和人打交道,反正他這個中書舍人也不過是個干吃俸祿的閒官。

  今年新年,本來李綱大人和馬林叔侄都曾來邀請過虞允文父女到自己家去過年,但虞允文都沒有答應。因為他覺得無論自己去誰家,都不太合適,畢竟涉及到了兩黨之爭,自己又何必讓大家為難呢。乾脆,他帶著水靈來到了神霄宮,陪清義道長過年。

  大宋承平曰久,雖然如今苛捐雜稅甚多,但大宋商業發達、外貿昌盛,百姓的收入仍然為各國之冠,生活優裕。

  汴京城裡的中產之家甚多,手裡閒錢並不少,喜好遊玩和娛樂。百姓們一過完正月前三天,就忍不住扶老攜幼紛紛出動,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販夫走卒,都穿上自己最好的服飾。甚至連汴京城周圍數百里內的百姓們,也都齊聚京城,歡慶佳節。

  汴京城內和周圍的各個名勝之地,如神霄宮、大相國寺、開寶寺、仁王寺、玉津園、玉仙觀、劍客廟,鐵佛寺、獨樂岡等等都聚滿了來此遊玩的人。

  寺廟、道觀便是製作各種小點心布施給台下和寺門前的信眾,謂之“散緣”,為了求得來年的福氣,香客們都爭先恐後的爭搶,人越多、就標誌著寺院來年的香火越紅火。

  各大酒樓和各個食品店也擺開擂台,製作精美的食物供遊客們品嘗、賞析,而且也有不少廚師互相競爭、比賽,整個汴京城裡就象是開了流水席,足夠從街頭吃到街尾的。

  所以,汴京城內有十五之前不動火的風俗,不僅是因為年前準備的食物甚多,也是因為眾多寺院和道觀的布施,還有各大酒樓舉行的品食活動,京城中人吃到正月十五還有的多。

  各家寺院和道觀還有一個勝事,都於此時舉行傳道的法會,往往聘請眾多高僧、名道上台說法,甚至還會安排各個流派的僧家、道士互相辯論,講述各自的理論、見解,比比道行的高深,還給觀眾們提問的機會。台下聽得入耳,便喝彩連連,得勝者不僅能夠得到名望,還可以晉升名位;聽眾認為說的不好,甚至會把台上布道之人給哄下去,失意者不僅會失去臉面,甚至有可能從此被打入另冊,再也沒有出頭之日。

  正月十五日夜,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正式開始,整個汴京城之後會連續數日燈火通明、亮如白晝,苑如天上宮闕一般金碧輝煌。

  以虞允文小小的五品中書舍人,在京官之中只能算是未等,根本沒有資格與皇帝和重臣們高居觀燈台之上。本來,趙良嗣、李綱、清義道長他們都邀請虞允文到自己的座位上一起看燈,但虞允文不想引人注目,於是他便抱上水靈,和百姓們一直擠到汴京河對岸,等著看燈亮的盛景。

  馬林現在的官位還不及虞允文高,雖然可以與叔父同坐,但他反正也不願意和那些高官們應酬。而且從任官以來,兩個好朋友相聚的機會反而少了許多,只能在清義道長那裡才能碰面,乾脆也和虞允文擠在一起。

  李節這段時間經過與他們的相處,認識到了自己的狹隘,與他們已經成為了好友,現在正陪著他們,給還不熟悉汴京的他倆指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