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頁
敘利亞騎軍與呼羅珊本部人馬的裝備雖則大抵相同,但在士氣和戰力上卻差了呼羅珊本部人馬許多。所以,大唐西征將士在西域的最後一戰,進行得十分的順利!距離敲定以郊獵式戰法圍殲敘利亞騎軍的十日後,已是大唐西征大軍聚殲敘利亞騎軍的四日之後了。隨我西征的一眾將士正在史國及鏈沙國之間拔奴干城休整,而我大唐西征的三次戰役的戰果,已漸傳世宇、震動天下!凡西域甚至地接西域的國族城民無不懾服於大唐所彰顯的強大戰力之下,諸多城國之主紛紛親至拔奴干城,向我表示臣服。
親自領教了大唐軍隊秋風掃落葉般的強悍攻擊力之後,吐火羅地區中的原大食十大屬國也完全放棄了對大唐軍隊的抵抗,紛紛謝罪、請降。在它們的認知中,大唐早已成為絕世無匹的強國,即使是曾經同樣擊敗過大食軍隊的法蘭克帝國也大是有及,一滅敵十餘萬,自折不到三萬人的戰績,可謂傲世之極!而我此時則正在接見及安撫西域之中吐火羅地區的城主國王們。
“自即日起,朕封行軍司馬員俶為吐火羅總督,統領大唐鐵壁軍和神機軍,專門代表朕暑理協調吐火羅地區二十餘國的事務,還請諸位城主、國王多多大力協助支持!”在我的臨時行宮內,我用目光一掃吐火羅地區的二十餘城國之主,和顏悅色地徐徐說道。
我直接不用人翻譯地使用漢語交談,是有原因、有想法的:在我的前世中,為什麼英語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外語?那還不是因為在十五、六世紀時,英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之一,號稱日不落帝國!這個以接臨海洋的國家,藉助遼闊的大海洋,開始了波及世界的侵略活動。所到之處,除了大量的掠奪財產和原材料外,更藉助自己的文化認同感來統治和鞏固殖民地,受奴役的人雖時有反抗,但終躲不了在語言上被英化。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藉助這個盛唐之勢,先行漢化所能接觸的地域國族呢?!
要知道,在玄宗皇帝之前,大唐就曾在西域廣布都督府,特別是在“南北千餘里,東西三千餘里,東厄蔥嶺,西接波刺斯(波斯),南大雪山(興都庫什山),北據鐵門”的吐火羅地區,就一共設有十六個都督府!它們分別是:吐火羅國設月氏都督府、噠國設大汗都督府、訶達羅支國設條支都督府、解蘇國設天馬都督府、骨咄施國(即骨咄)設高附都督府、罽賓國設修鮮都督府、帆延國設寫鳳都督府、石汗那國設悅般州都督府、護時犍國設奇沙州都督府、怛沒國設姑墨州都督府、烏拉喝國設旅獒州都督府、多勒建國設昆墟州都督府、俱蜜國設至拔州都督府、護密國設鳥飛州都督府、久越得犍國設王庭州都督府、波斯國設波斯都督府等。
因此在整個西域,即便是極西的吐火羅地區,只要自認具有王公貴族血脈以及與其有關係的人,都必須對於大唐的漢語略通一二。所以,我在此場合直接以漢語與之交流,既可以推動整個西域地區學習漢語的熱潮,也不必擔心面前的這些吐火羅地區的城主國王們領會不到我的意思。
而我之所以如此任命員俶,更是大有深意:只因吐火羅故地是居於絲綢之路的南道要衝,隨著大食的東進和吐蕃的北上,吐火羅故地也成為雙方勢力交匯的地方,雖經大唐歷任安西及朔方等軍鎮的努力,吐蕃在吐火羅地區的勢力漸漸消退,但吐火羅地區的二十餘國也已分化為大唐、大食兩大屬國陣營,大唐所曾設立的吐火羅地區十六個都督府,也已完全名存實亡。
由我前世的記憶可知,西域的國家或城邦範圍,其實包括了我前世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薩克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家或地區的全部或一部分!而吐火羅地區正是目前壓制大食的最佳戰略要地,如今,我想挾著大勝後的赫赫軍威,趁著西征大軍末退之際,把員俶委任為凌駕於各個都督府之上的總督,權以兩萬雄師做為一步進則可攻、退則能守的棋子,名正言順地安插在吐火羅這塊微妙之地上,進而達到最起碼保住這些地域歸屬於大唐帝國的戰略目的!
對於真切地見識到大唐帝國強大軍威的吐火羅地區城主國王們來說,我的這番話並沒有在他們心中留下多大的猜疑和反感,這並不是說他們已然全身心地降服於大唐,更不單純是因為他們的心膽已懾,才噤若寒蟬般地不做一點反對的表示。
首先,大唐所曾設立的吐火羅地區十六個都督府,雖則每個都督府的首腦官員都是吐火羅地區當地的城國之主兼任,但吐火羅地區原本就隸屬於大唐的行政節制之下的事實,實在讓這些吐火羅地區的城主國王們無法出言反對我的這項任命;
其次,吐火羅地區風俗迥異於大唐,距離大唐中間雖不是隔著千山萬水,但卻也隔有十餘個國族,據昔朝舊例而言,大唐絕不會對這等窮山惡水的蠻荒之地有多大的興趣!而在這弱肉強食的年代,做為夾在大食與大唐之間的吐火羅地區的國族首領們,他們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誰的武力強橫,誰真正打到自己的家門口,他們就得獻上自己的一些珠寶、糧食,甚至自己的妻女,以求得自己國族的平安和自己地位的穩固。大唐在吐火羅地區設立總督府,並駐軍二萬,在他們看來,只是針對多次眈眈東視的大食,對於自己來說,只能是多了一層安全穩定的保障而已;
親自領教了大唐軍隊秋風掃落葉般的強悍攻擊力之後,吐火羅地區中的原大食十大屬國也完全放棄了對大唐軍隊的抵抗,紛紛謝罪、請降。在它們的認知中,大唐早已成為絕世無匹的強國,即使是曾經同樣擊敗過大食軍隊的法蘭克帝國也大是有及,一滅敵十餘萬,自折不到三萬人的戰績,可謂傲世之極!而我此時則正在接見及安撫西域之中吐火羅地區的城主國王們。
“自即日起,朕封行軍司馬員俶為吐火羅總督,統領大唐鐵壁軍和神機軍,專門代表朕暑理協調吐火羅地區二十餘國的事務,還請諸位城主、國王多多大力協助支持!”在我的臨時行宮內,我用目光一掃吐火羅地區的二十餘城國之主,和顏悅色地徐徐說道。
我直接不用人翻譯地使用漢語交談,是有原因、有想法的:在我的前世中,為什麼英語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外語?那還不是因為在十五、六世紀時,英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之一,號稱日不落帝國!這個以接臨海洋的國家,藉助遼闊的大海洋,開始了波及世界的侵略活動。所到之處,除了大量的掠奪財產和原材料外,更藉助自己的文化認同感來統治和鞏固殖民地,受奴役的人雖時有反抗,但終躲不了在語言上被英化。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藉助這個盛唐之勢,先行漢化所能接觸的地域國族呢?!
要知道,在玄宗皇帝之前,大唐就曾在西域廣布都督府,特別是在“南北千餘里,東西三千餘里,東厄蔥嶺,西接波刺斯(波斯),南大雪山(興都庫什山),北據鐵門”的吐火羅地區,就一共設有十六個都督府!它們分別是:吐火羅國設月氏都督府、噠國設大汗都督府、訶達羅支國設條支都督府、解蘇國設天馬都督府、骨咄施國(即骨咄)設高附都督府、罽賓國設修鮮都督府、帆延國設寫鳳都督府、石汗那國設悅般州都督府、護時犍國設奇沙州都督府、怛沒國設姑墨州都督府、烏拉喝國設旅獒州都督府、多勒建國設昆墟州都督府、俱蜜國設至拔州都督府、護密國設鳥飛州都督府、久越得犍國設王庭州都督府、波斯國設波斯都督府等。
因此在整個西域,即便是極西的吐火羅地區,只要自認具有王公貴族血脈以及與其有關係的人,都必須對於大唐的漢語略通一二。所以,我在此場合直接以漢語與之交流,既可以推動整個西域地區學習漢語的熱潮,也不必擔心面前的這些吐火羅地區的城主國王們領會不到我的意思。
而我之所以如此任命員俶,更是大有深意:只因吐火羅故地是居於絲綢之路的南道要衝,隨著大食的東進和吐蕃的北上,吐火羅故地也成為雙方勢力交匯的地方,雖經大唐歷任安西及朔方等軍鎮的努力,吐蕃在吐火羅地區的勢力漸漸消退,但吐火羅地區的二十餘國也已分化為大唐、大食兩大屬國陣營,大唐所曾設立的吐火羅地區十六個都督府,也已完全名存實亡。
由我前世的記憶可知,西域的國家或城邦範圍,其實包括了我前世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薩克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家或地區的全部或一部分!而吐火羅地區正是目前壓制大食的最佳戰略要地,如今,我想挾著大勝後的赫赫軍威,趁著西征大軍末退之際,把員俶委任為凌駕於各個都督府之上的總督,權以兩萬雄師做為一步進則可攻、退則能守的棋子,名正言順地安插在吐火羅這塊微妙之地上,進而達到最起碼保住這些地域歸屬於大唐帝國的戰略目的!
對於真切地見識到大唐帝國強大軍威的吐火羅地區城主國王們來說,我的這番話並沒有在他們心中留下多大的猜疑和反感,這並不是說他們已然全身心地降服於大唐,更不單純是因為他們的心膽已懾,才噤若寒蟬般地不做一點反對的表示。
首先,大唐所曾設立的吐火羅地區十六個都督府,雖則每個都督府的首腦官員都是吐火羅地區當地的城國之主兼任,但吐火羅地區原本就隸屬於大唐的行政節制之下的事實,實在讓這些吐火羅地區的城主國王們無法出言反對我的這項任命;
其次,吐火羅地區風俗迥異於大唐,距離大唐中間雖不是隔著千山萬水,但卻也隔有十餘個國族,據昔朝舊例而言,大唐絕不會對這等窮山惡水的蠻荒之地有多大的興趣!而在這弱肉強食的年代,做為夾在大食與大唐之間的吐火羅地區的國族首領們,他們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誰的武力強橫,誰真正打到自己的家門口,他們就得獻上自己的一些珠寶、糧食,甚至自己的妻女,以求得自己國族的平安和自己地位的穩固。大唐在吐火羅地區設立總督府,並駐軍二萬,在他們看來,只是針對多次眈眈東視的大食,對於自己來說,只能是多了一層安全穩定的保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