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麥克,你真……”賈志偉的話剛開了個頭,就給麥克打斷了,他不願意聽誇獎的話。麥克問道:“剛才你們聽見孢子的聲音了嗎?”

  “聽見啦。”伊莉莎白和米勒雖然沒有到火箭發射現場,但通過麥克身上那枚象紐扣大的超微型傳聲器,聽到了那些孢子在進入宇宙飛船時發出的聲音。

  “難道地球真是那樣醜惡嗎? 使它們寧願受折磨和痛苦,非要離開地球不可?”伊莉莎白問道。

  “它們一點也不痛苦。”麥克說。

  “那它們為什麼要痛苦地喊叫呢?”米勒問。

  “那不是痛苦的喊叫,相反,那是它們快樂的歡呼聲。”

  麥克解釋說。

  “快樂? ”伊朗莎白感到迷惑不解。

  “是的。你想,當一個人馬上就要回到自己失去的家園,該是多麼快樂啊? ”麥克一邊說,一邊走進了海洋研究中心的客廳。

  “對啦,咱們快把那太空探測儀送回太空總署吧!”麥克的話一下子使賈志偉想起了使他吃盡了苦頭的太空探測儀。

  他對伊莉莎白說;“來,咱們說干就干吧,快把它送走。要不然,我可有要大難臨頭了!”

  賈志偉一個箭步走到秘書彭美拉面前。

  “彭美拉,快把實驗室打開,把太空探測儀拿到小轎車上去,我親自給將軍送去。”

  伊莉莎白、米勒和麥克,你看我,我看你,禁不住都笑了。

  第十四部 第一章 序言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從表面的地理環境來看,與其說是個地球,倒不如說是個水球更確切些。眾所周知,海洋面積占全球面積的70.78%,可是,人類對於海洋的知識卻十分淺薄,對難於趨及的深海更是茫然。

  攀登世界屋脊的頂尖—一珠穆朗瑪峰,雖說其難如上青天,然而人類的驕子早已涉足其間,領略過那裡的無限風光。

  海洋卻不然,水深每增加十米,壓力就大約增加一個大氣壓。

  一萬米深的海底,壓力就要高達一千零一個大氣壓,也就是說,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要承受一千公斤的壓力。因此,人類窺視萬米深海,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得以實現。

  勇敢的札克·皮卡爾和華什花了五個鐘頭的時間衝破了死神的法網,到達了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這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了!他們雖然只在那逗留了二十分鐘,可是他們卻為後人闖開了深海禁區的門戶;同時他們發現,這裡的一切完全出乎人們所料,在這墨黑如漆、無一絲光明的深海,並非唯死神所獨霸,而是一個生氣勃勃的生命世界。

  從此以後,神秘有趣的深海成為科學家們從事科學研究的新天地。

  第二章 快樂的新夥伴

  海軍部的“大同一號”探測船,就是向深海進軍隊伍中的一員。不過連續在瑪里亞納海溝這樣的深海里進行科學考察,世界上也屬這次為首創。他們已經在水下連續緊張工作了三天。船上的人雖然不多,但是考察的項目卻不少。

  “檢查溫度。”大衛注視著眼前的儀表,連頭也不抬。

  “華氏三十八度半。”奧因利回答道。他坐在帶扶手的軟墊靠背椅上,半側著身子,把臉轉向嘉保羅。

  “一個鐘頭之內,溫度就上升了一度。”嘉保羅十分驚訝。

  “好,通知總部。其個的奧妙讓他們去傷腦筋吧。”大衛問,“溶岩分析怎麼樣?”

  “分光器工作正常。”奧圖利胸有成竹,眼睛盯著萬花筒似地閃爍著的數字顯示器。

  他們那是經過海軍部精心挑選的、穩重而熟練的中年科學家。不苟言笑,談話總是力求簡明而準確,絕無廢話。他們專心致志地各司其職。

  “咳,咳! 各位,你們好!”一個矮胖的老頭嘻皮笑臉、奶聲奶氣地向他們問好。不知何時他人不知鬼不覺地,從底艙的扶梯上爬了上來。他走路一頓一頓的,活象穿著一雙彈簧鞋。他的出現立即把大家驚呆了,沒有特殊保護,誰能進入萬米深海呢?

  “你是誰? ”奧圖利打量著這個大嘴巴、黃眼睛、禿腦門、留著兩撇小鬍子的小老頭,警惕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大衛、嘉保羅也被眼前的事實驚奇得茫然不知所措,象兩個衣架子似地木然站立著。

  小老頭則不然,他象個五六歲的淘氣娃娃,看到實驗艙里有那麼多發出紅光、綠光、黃光、白光的小泡泡,興奮得手舞足蹈,他伸手就要去摸:“噢,真好玩,我對以玩玩這個嗎?”

  “不行,快走!那是……”

  嘉保羅正要抓住他的手,小老頭立即把手轉成握手的姿勢,握住嘉保羅的手,並自我介紹:“保羅,保羅!”嘉保羅回答著,情緒和聲調立即興奮得象個孩子似的。

  馬利更是樂得兩撇小鬍子直往上翹,咧著一張嘴,把手伸向奧圖利:“噢,哈哈!你好!”

  奧圖利不知如何是好,正要把手伸過去,大衛立即吩咐:“快通知本部!”

  “他是馬利!”看到大衛和奧圖利不友好的態度,嘉保羅在一旁急了。

  奧圖利按了一下電鈕,向著對講器呼叫:“這裡是‘大同一號’!‘大同一號’叫總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