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海風戲弄著比佳柔軟的長髮,不時地把帶著幽香的長髮吹拂到麥克的臉上。

  “我是從大海來的,將來希望仍舊回到大海去!但是,現在看來沒有這個可能!”

  “為什麼? ”

  “生活!現實的生活改變了我的想法。“麥克轉身深情地凝視著比佳。他感到今天的比佳特別美!淺蘭色的眸子閃著動人的光輝,似乎在期待著幸福的來臨!他不由自主地輕聲說:“比佳,我愛你!”他低下頭去,笨拙地吻著比佳。比佳幸福地伸出雙臂,緊緊地摟住麥克的脖子。……

  “啊哈! 比佳小姐,還捨不得和我們的小伙子分別?”賈志偉從一艘快艇上跳上岸來。

  “……”麥克輕輕地推開比佳。不好意思地紅著臉。

  “麥克,你真的要離開我嗎? ”憂鬱的心情又一次驅散了她期待著的幸福。

  “賈志偉先生在等著我!”

  “麥克! 我們還會相見的!”

  “我不會忘記你的!”

  “讓我們說:‘再見吧!’”

  “再見!”

  麥克轉身跳上快艇,賈志偉有禮貌地微笑著向比佳鞠了一躬,隨即上了快艇。

  快艇掉轉船頭向大海遠處疾駛而去,比佳望著快艇在海面上激起的白色浪花,她的心也似乎隨著麥克駛向了大海遠處……

  第十三部 第一章 海洋迷

  在“海鯨號”潛艇的化驗室里,伊莉莎白·瑪莉博士和米勒博士正在對一種新發現的海洋植物進行觀察。

  伊莉莎白博士在實驗室中央的大桌子上,把這種植物的組織切成薄片,進行染色。

  米勒博士在靠窗的一台電子顯微鏡面前,全神貫注地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他左手緩慢地轉動著顯微鏡的旋鈕,右手不時地用多功能電子筆在一本米黃色記錄本上做著記錄。

  這種多功能電子筆,大小和普通鋼筆一樣。但是,它有許多獨特的功能。比如,它不用灌墨水,當它的筆尖同塗著—種特殊原料的米黃色紙張接觸時,就能書寫出深藍色的字。這種筆還是一個具有計時( 年、月、日、星期、時、分、秒、上午、下午) 和演算8 位數功能的電子計算機。它的電源由一種象紙一樣落的超薄型太陽能電池供給。別看這張紙型電他只有綠豆那麼大小,它卻可以連續使用八千八百個小時。這就是說,這種電子筆可以一分鐘也不停地書寫整整一年。電用完後,只要把電池放在陽光下照射一小時就可以繼續使用一年。如果你打開照明開關,透明的筆尖部位就發出柔和的白光,可以在黑暗中做紀錄。

  “米勒,休息一下吧!”伊莉莎白看了一下實驗桌左角上的液晶數字顯示電子表。表面上顯示的數字是: 3-40-45 。這就是說,她和米勒已經連續工作了三小時四十分零四十五秒了。

  可是米勒博土仍然聚精會神地伏在顯微鏡上,對於伊莉莎白的提醒,他根本沒聽見。

  伊莉莎白打心眼裡欽佩米勒這種專心致志的工作精神,她不願意打斷他的工作。但是,賈志偉主任已經不止一次向她交代,一定要在生活上關心這位保持著詩人一樣浪漫色彩的海洋生物學博士。千萬不能把他累壞了,因為這位博士一工作起來就會把吃飯、睡說和休息忘得一乾二淨。

  據說有一次,米勒博士把自己鎖在實驗室里做一項實驗,四個小時、八個小時、十二個小時……他不停頓地工作,任憑別人怎麼叫他,他不但不開門,而且連理都不理。

  就這樣,他一連三天三夜沒有離開實驗室,這一下可把他的上級給急壞了。主任命令幾個小伙子,硬把實驗室的門撬開,不管二七二十一,像綁架一樣,強迫這位不要命的博士回宿舍睡覺。打那以後,人們就緒他起了個外號——“不要命的海洋迷!”

  要說米勒博士是個海洋迷,那可一點不假。

  生在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米勒,從小就被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海迷住了。每逢星期日或學校放假時,他總是先把作業做完,然後一個人跑到海邊的岩石上,兩隻小手托著腮幫子,凝神注視著波濤翻騰的大海。在他幼小購心靈上,大海是美麗而又神秘的。他常常向父親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大海有多大? ”、“大海有多深?”、“人能夠在海底生活嗎?”……米勒的父親為兒子的好學和善于思考,感到高興。

  他經常從書店給小米勒買來許多有關海洋的書刊。這樣一來,米勒腦子裡的海洋如識越來越豐富,米勒對海洋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學校老師喜愛地管小米勒叫“小海洋”。

  米勒十五歲那年,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美國青少年科學人才選拔賽。他的應試題是:“到海洋去生活”。他認為,占地球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資源,人類應該,而且可以搬到海洋去生活。他的大膽設想和科學論據,博得了選拔賽委員會的許多教授的高度讚賞,他贏得了選拔塞的一等獎。同—年,米勒還贏得了被稱為“中學生諾貝爾獎金”的威斯汀豪斯獎學金一等獎。

  一年後,才十六歲的米勒,以超群的學習成績,提前一年中學畢業。三年後,米勒又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獲得了大學文憑。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就獲得了博士學位,這時候,他才二十歲!




章節目錄